下西洋

纵横百科 161 0

  西洋”的概念和范围。根据史书的记载,“西洋”的概念起源于宋、元时期,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东洋”一词。然而,宋元时期的文字记载并没有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地域范围。到了明朝时期,“西洋”与“东洋”之间有了较清晰的分界线。《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记述道,苏门答剌国注4乃西洋之总头路。

  明万历四十五年张燮所著的《东西洋考》记载:“文莱国即婆罗国,此东洋最尽头,西洋所自起处也,故以婆罗终焉。”可见,明朝时期的“西洋”以现今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为起点,向西囊括印度洋、阿拉伯海、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终截止于文莱。“东洋”包括现今的南海、东海和日本海。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平衡和对称,可是明朝时期“西洋”的范围为什么这么大,“东洋”的范围却相对这么小呢?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对东、西洋界线的划分与海洋洋流、风向和针路(即航行路线)有密切关系,由于开往西洋的船舶以朝西航向为主,故命名为“西洋航路”,由此到达的地区概称为“西洋”;而驶向东洋的船舶以朝东航向为主,故命名为“东洋航路”,由此到达的地区概称为“东洋”;同时由于季候风的作用,东西洋船舶均不能逾越的文莱则成为东西洋的分界点注5。

  一千多年以来海洋洋流几乎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从现今的海洋洋流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观点的依据。

  《天下诸番识贡图》中有关“西洋”的标识也符合明朝时期“西洋”的概念。图中印度洋海域被标明为“小西海”注6,北大西洋海域被称之为“西海”,而“西洋”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它包括“小西海”和“西海”海域注7。

  图中太平洋海域并未有“西洋”标识,但此海域中有关正使太监马三宝下西洋的红圈注释表明,太平洋海域也在“西洋”范围之内。

  既然“西洋”的范围如此之大,几乎环绕整个地球,那么史书中所说的郑和下西洋是指环球航行吗?对此问题,《天下诸番识贡图》中的如下注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

  图中北美洲靠近阿拉斯加地带有一红笔圈注:“此地人种亦如契丹、蒙古,以鱼为食”,这是有关爱斯基摩人的描述;

  美国西部地域有红圈注释“此地土人肤色黑红,头腰皆披鸟羽,亦有食人之习也”,这是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描述;

  南美洲有两个红笔圈注:“有城市皆用巨石而建,故曰其石城也”,“此地之民信教曰巴拉卡,以人祭之,以火拜之”,前一个注释与印加帝国有关。

  印加帝国时期的许多城市建筑以巨石作为建材,且城市大多建在山顶或高原地区。印加帝国起源于十三世纪左右,十五世纪中期达到全盛,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亡于西班牙人的刀枪之下。后一个注释与中古时期秘鲁一带的印第安人有关,中古时期这一地带的文化之一被当地人称为“帕拉卡斯(Paracas)”;

  澳大利亚陆地上的红笔圈中注有“土人肤亦黑色,皆不着衣,腰坠骨器,皆有食人之习也”,这是有关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注释;

  非洲南部红圈中的注释为“此地人种肤色如黑漆,齿白,唇红,发卷”,此注释所描述的是非洲黑人;

  亚洲西亚地域中红圈内注明“自东向西出嘉裕关,凡有城市其民皆信回教,奉莫哈莫德,其庙皆用土石相砌,凡壁皆用宝石相嵌,进入庙堂皆需更衣沐浴也,吾中土亦有,甚笑也”;

  在亚洲和欧洲交界处有红圈注释,“此地人种深目、圆眼,头缠长布,宽衣长裤,女子出门皆裹面而行,违者治罪也”,在东欧部分有红圈注释:“此地人多奉上帝,教名曰景也”。

《天下诸番识贡图》中的这些注释为我们揭开了一个近六百年历史的秘密: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不仅局限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南亚一带,他们曾周游过整个世界。

明代不同时期"西洋"地理范围所指不同.郑和下西洋时,"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