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纵横百科 140 0

翻开《左传》,我们会看到,文中对诸侯的称呼大部分时候分为两种,一种是郑伯、秦伯、齐侯、楚子、陈公等,另一种是郑庄公、秦穆公、齐桓公等。这两种称呼都存在,如果认真区别这两种称呼的话,也比较简单。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这里拿秦穆公来说,秦穆公生前,是被称作秦伯的;等秦穆公去世后,世人多半会称呼他为秦穆公。春秋时期的诸侯,去世后基本都是称作某某公,当然楚国是例外,楚国最早称王,所以楚国的国君去世之后,是被称为楚某王的。

最能体现这两种称谓的是《左传·隐公八年》中的这个记载: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意思是,鲁隐公八年的七月,宋公、齐侯和卫侯在瓦屋会盟,到了八月,蔡宣公要下葬。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段话中,会出现两种称呼呢?这两种称呼又代表了什么呢?

其实前面说的宋公、齐侯和卫侯就是他们生前的称谓,即宋国的国君被叫做宋公,齐国的国君被叫做齐侯,而卫国的国君被叫做卫侯,之所以有公、侯之分,这就和当时的诸侯国爵位有关系。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而后面提到的蔡宣公,则是因为蔡国的国君去世之后,就有了自己的谥号,然后就不能再被称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这个称谓的格式一般就是:诸侯国国名+谥号+尊称,“公”是当时对诸侯国国君的尊称。这里就大体说一下当时的爵位和谥号。

当初周武王建国后,“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将周王室子弟、功勋之臣、古国后裔都分封出去,共同护卫周王室的安全。而在封建过程中,诸侯国的爵位也分了好几档,大体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档。像陈国、宋国等古国后裔建立的诸侯国一般是公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陈公、宋公等。

而齐国、卫国、蔡国等诸侯国都是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齐侯、卫侯、蔡侯等;郑国、秦国等诸侯国则是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郑伯、秦伯等;楚国在西周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所以国君被称为楚子。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在所有的诸侯国中,楚国和秦国比较特殊,楚国在周成王时期才勉强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仅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阳一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最终发展成后来的大国,而因为地处蛮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诸夏归为异类,后来楚人果断以蛮夷自居,并自己称王。

所以我们会看到,早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去世之后就被称为楚某王,而不是楚某公。而秦国特殊在它一直处在周王室的最西边,和西戎争夺土地,在周宣王时期才终于成为西垂大夫。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秦襄公领兵救援周王朝,才终于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当时周平王还许下承诺:“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抢回来的土地就是你的。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国才正式成为伯爵诸侯国,从此以后,秦国的国君被正式称为秦伯。接下来再说一下谥号。古代历史上的谥号出现在西周初期,最开始是专门为周公旦和太公望准备的,因为他们对周王朝的功劳很大,因此在死后获得了谥号,从此之后就出现了谥号。

谥号一般用于天子、诸侯、大臣以及一些有功之人,在他们死后,会被加上谥号。有了谥号,就不能再用原来的称谓来称呼他们,而要用到谥号,以及特定的尊称。比如周天子死后的称谓就是:周+谥号+王,比如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等等,中间的那个字就是他们死后获得的谥号。

而诸侯的话,则是:国名+谥号+公,比如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等,也有一些人的谥号有两个字,比如赵武灵王,谥号就是武和灵。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天子或者诸侯的谥号一般就是死后,新任天子或者诸侯给他们上谥号,大部分是子为父取谥号,大臣的一般就是朝廷给定下的谥号,谥号就是用一个或者两个字来概括这个人的一生,一般来说,谥号都比较符合这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可能会有不太符合。

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度废除了谥号制度,但后世又开始用谥号。不过后世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到了清朝时期就是一长串,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这长度完全记不住啊,就算是要背,也得背好一会才可能记得吧,所以谥号也逐渐不再成为称呼,大约从唐朝开始,皇帝们的死后的称呼开始用庙号来表示,比如李隆基,其庙号是玄宗,所以一般被称为唐玄宗,而他的谥号则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标签: 秦穆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