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李鸿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非功过,自有定论,早前的李鸿章,在一定程度上对清政府的“自强”与“实业救国”,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洋务运动的开明昌导者,率先创立江南制造总局,制造枪炮子弹,增强清朝实力,为了实现“自强”,采用西方军事训练,创办轮船招商局,组建北洋水师,“实业救国”创办开平矿务局,为了战时需要,在大沽炮台与天津架设电报线等,这些行动也足以表现李鸿章对清朝“实业救国”的热情和支持,真是倾尽了心血,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也不为过。
然而在甲午海战及后期的表现,却象换了大脑似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把从前的“自强"和“实业救国"抛在脑后,李鸿章也和力主抗战日本的光绪帝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虽然清政府最后被迫对日宣战,但终未能抵,最终失败。
但作为将帅的李鸿章却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为保其实力,不令守军严加防备,造成将士更加换散情绪,采取不抵抗行为,致使阵地落陷。甲午海战后,又令北洋舰队躲进军港,避战保船。从这些说明,给他冠以“胆小怕事,意志脆弱,无能,妥协"之名也无可厚非。
特别《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作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李鸿章,失去往日“洋务运动”的高风亮节和“实力救国”热情,和慈禧一嚊孔出气,更暴露出李鸿章的“求和,妥协,卖国”行为,虽被当时的局势所逼,但被慈禧能认可为全权大臣代表,也足以能表明李鸿章的态度和慈禧一样,那给他后期加“汉奸、卖国贼”也不为过。
总之,甲午战前,功德有颂,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起了很大的奠基和推作用,但甲午战后的种种表现,最终把他的功德湮没在人们的视线之外,更多的评价则重于后者,不过功过是非,个人观点的不同也各不相同,随着详细资料的深入,会有一个更客观的评价。
标签: 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