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诗人薛涛诗吟简州
徐正唯
唐女诗人薛涛(约公元785-832年)为蜀中名妓,能诗善书,历事蜀中十一镇节度使,诗名满天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多与之唱和、冶游。《薛涛诗》中,咏及简州的诗,今存数首,这里介绍三首。
《酬郭简州寄柑子》诗云:
霜规不让黄金色,圆质仍含御史香。何处同声情最异,临川太守谢家郞。
正如明代竟陵派作家钟惺在《名媛诗归》中所说,这是一首“趁笔酬谢”的粗率之作。但且不论诗人文笔,透过这首诗,我们今天至少可以知道两点:一是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简州就已经出产柑子;二是当时有位姓郭的简州剌史,曾经将简州出产的柑子赠送给在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并得到女诗人回赠这首诗。诗中称赞简州柑子的颜色“不让黄金”,而且柑子的香味如同唐贾忠言《御史本草》中所称道的“御史香”一样,经久不散。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简阳市生产柑橘的历史的确悠久,并且名声远播。
《江月楼》诗云:
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薛涛这首诗,写唐代简州江月楼秋天的风光“仿佛”吴江(江南)一样清冷有致,赞誉“使君”(简州剌史或者阳安太守)善于治理,百姓小儿齐声拍手称赞笑道:真象是把江南美景变幻到我们这儿来了!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评论这首诗说:“‘垂虹’二句,风物流利,即叠字亦不虚下。”这首诗,的确是薛涛诗中较上乘之作。看来,女诗人是在一个清秋时节,也许是应简州剌史或者阳安太守(是否即郭简州?)之邀,或者是陪伴当时驻镇成都的西川节度使出巡赴简?在夕阳西下时分,登临江月楼眺望雁(沱江)、赤(绛溪)二水,实地领略了一番简州秋来清冷爽朗的风光,方才能吟咏出这首“风物流利”的诗篇来。这首诗比起《酬郭简州》来,笔力更为强劲。
这首诗值得注意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唐代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这段时间,简州州治或者阳安郡治,治所所在地的大体地理方位。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简州为阳安郡,郡治原州治;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阳安郡复为简州,治地和录属同前。据《太平寰宇记》、《蜀中名胜记》等记载,直到明代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以前,无论简州州治、阳安县治,都在绛溪河北岸。《蜀中名胜记》说:“阳安县南七十步,有赤水如绛。”“雁(沱江)、赤(绛溪)二水之间,有江月楼。”民国《简阳县志》说:“江月楼在旧城(指明正德八年迁县治到绛溪河南岸今简城镇之前的旧治)折柳亭朝天门外,下临赤、雁二水,壮丽甲于西州,圯废已久。”可知,唐代能够同时眺望赤、雁二水的江月楼,其大致地理方位,当在今天人民公园鱼嘴一带地方。也只有这一带的水面,才能有薛涛诗中“仿佛吴江”的江南景象。
《西岩》诗云:
凭栏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
明曹学亻全《蜀中名胜记》说,“西岩”是“简州四岩”之一。“西岩”在县治西五里,地名涌泉镇,有石刻大悲佛像,并且很灵验,“光相屡现”。岩有洞,深三丈五尺,宽三丈五尺,洞门上刻“西岩”二字。看来,西岩应在今天简城镇大胡村绛溪河西岸大佛岩一带地方,而“西岩洞”是否即今夜月洞?!“涌泉镇”则无考矣。玩味诗意,女诗人薛涛当年大约是登临西岩,凭栏临风,尽兴畅游而归。读此诗,遥想一千二百余年前的简州阳安城四野风光,旖旎迷人,颇引得蜀中墨客骚人纷至沓来游赏。这种景象,从今天胡芦坝农家乐的兴盛景况,人们仍可以领略得到。简州“西岩”亦即今天胡芦坝一带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早在一千余年前,就被当时的简州阳安人开发利用了!顺带说一句,有人以为薛涛《西岩》诗是写的万州(今万县市)“西岩”。但据我考证,薛涛一生从未去过东川节度使辖区的万州。“西岩”只能是简州西岩。
以上三首唐女诗人薛涛吟咏简州风光的诗,第一首写的是秋末冬初景,第二首写秋景,第三首又是夏景。可以想见,并非一次所作。也可以想象,女诗人不止一次游赏过简州阳安郡风光。当年的简州阳安,的确是西蜀一处绝佳的游赏胜地。
标签: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