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虽然秦穆公帮助晋文公上位,我认为晋文公并没有夺取秦穆公的霸主地位,因为那时的霸主其实是楚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得先了解当时天下的格局。
一、齐、宋轮流VS楚成王
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前679年的“甄地会盟”让齐桓公称霸诸侯。刚开始几年也算是风平浪静,直到野心勃勃的楚成王(前671-公元前626年在位)上位。
楚成王也算楚国历史难得一见的枭雄了,有勇有谋。他刚即位时,假惺惺与诸侯修好结盟,拍周天子的马屁,周天子一收礼就心软,说:“南边都有你搞定,不要来侵犯中原各国就行了。”楚成王才确认过眼神,马上就把疆土扩展到千里之外。
话说郑国处于中原的腹地,打郑庄公过世后,就一蹶不振,从头到尾就是两头挨打的角色。楚成王一心想问鼎中原,那就必须先把郑国拿下。于是连续几年对其发动猛烈地进攻。终于,霸主齐桓公坐不住了,为了阻止楚北进,在前656年,率诸侯联军大兵压境,结果两人吵了半天、又秀了半天肌肉,以签订“召陵盟约”而结束。
接下来的五年里,楚成王学乖了,不与齐桓公正面杠了,而是继续东略。再后来管仲死去、齐桓公年老力竭,齐国开始走下坡路,楚成王终于伸出了他的熊掌,一举灭了黄、江、英、徐,将其版图推进到淮河中游一带。郑国一看不行了,前来归附。齐楚争霸十余年,终以楚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告终。
齐桓公于前643年死,自不量力的宋襄公(前650-前637年在位)脑洞大开,居然想继承他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后于前638年,宋襄公率其仁义之师,与楚泓水开战,结果整了个国败身死。
二、清官难断家务事,剪不断、理还乱的“秦晋之好”
秦穆公(约659年-前621年在位)即位没多久,就娶了晋献公(前677年—前651年在位)的女儿,“秦晋之好”由此而来。后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好女婿秦穆公出手就把二舅子夷吾扶上位,是为晋惠公(前651年―前637年在位)。可他哪里知道晋惠公是个白眼狼,回去就背信弃义,再也不提当初答应的割地。好吧,秦穆公忍了。
过了几年,晋国闹饥荒,厚着脸皮向秦借粮食,蹇叔、百里奚只三言两语,秦穆公就既往不咎,慷慨借粮,那运粮的船可是绵延数百里,络绎不绝。第二年,秦国闹饥荒,按理说晋惠公该赶紧还礼啊。结果晋惠公君臣一商量,竟认为是天赐灭秦的机会,趁人饿要人命。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啊,秦穆公终于怒了,双方于韩原生死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秦穆公心里才舒坦点,可惜刚一进家们,夫人穆姬一哭二闹三自焚,吓得穆公只能把晋惠公放回,最后,晋把太子圉质押在秦才停息这场风波。后太子圉又逃回,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秦穆公忍无可忍,思前想后,想起了流浪在外的晋文公重耳(前636年 -前628年在位),虽然文公即位对自己的威胁大,但是人品比那两个白眼狼好多了。于是一口气赏给了文公五个老婆,先结成亲家,再把他送回晋国。也许秦穆公心想:一则,晋文公都60多了,再能耐还能折腾几年;二则,现在可是南征北战的楚成王说了算,风头正劲呢,反正我比他们都小,等他俩都挂了再上阵也不迟。
三、晋文公KO 楚成王,称霸实至名归。
可令秦穆公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如楚成王所说,晋文公手下个个都是将相之才,短短几年间,狐偃一开口,晋文公送周天子回国,诸侯来附;先轸一开打,围曹、卫救宋,城濮之战重创楚。
你想,那时候谁敢去招惹楚国,可事儿就这么怪,这次是楚成王不敢打,先轸想着法子刺激楚令尹子玉,那个好胜心强的子玉终于上了当,令楚成王颜面尽失。要不然晋文公退避三舍后,双方开个会、握个手、再订个条约也就完事了。这一天,齐桓公的耻辱得雪,中原诸侯们终于扬眉吐气。他们打心里感激文公,周天子也感激文公,所以践土之盟可谓是水到渠成,晋文公一战而称霸(前632年)。
四、秦穆公终于称霸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秦穆公压根没想到,但后来还是多了个心眼,于是乎有了烛之武一张嘴,秦穆公就临阵撤军。晋文公尸骨未寒,秦穆公就去偷袭郑,结果偷鸡未成折了本,被晋襄公包了饺子,全军葬身于崤山。从此心灰意冷,掉头进攻西戎,终于在有生之年成为西伯。
哈哈,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秦穆公等到了齐桓公死,杀出个楚成王;等到楚成王败了,跑出个晋文公;等到晋文公死,又跑出个晋襄公。中原称霸终无望,只能掉头征西戎。秦穆公称霸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满眼辛酸泪啊!
标签: 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