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瑞士央行货币政策历史(1996至今)以及2015瑞郎事件始末(转载)

纵横百科 123 0

  瑞士央行货币政策历史(1996至今)以及2015瑞郎事件始末【忧郁的对冲独家整理】

  先祭图镇宅——图为瑞士央行1996年至今货币政策简述:

【转载】瑞士央行货币政策历史(1996至今)以及2015瑞郎事件始末(转载)

  简注:

  1.瑞士央行在1996年以前就有着悠久的干预汇率的历史;

  2.图中灰色部分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举措,其中包括六大央行协调降息;

  3.图中淡蓝色部分为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的举措;

  瑞士央行是出了名的土豪央行,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收益都备受市场关注。早在布林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的一段时期,瑞郎就曾因表面上虽然不与黄金挂钩,但广义货币却与瑞士央行的黄金储备十分接近,故此在那段时间就被市场无线追捧。种种原因,也造就了瑞士央行干预汇率的“优秀”传统……

  瑞士没参与一战,也没参与二战,不是北约成员国,妥妥的中立国一枚。我们熟知瑞士的钟表业、银行业都是世界顶尖……

  经济数据就不多做赘述了,只提一句,由于瑞士央行干预汇价的盛名在外,市场重点关注的除了瑞士的通胀,还有外汇储备比重、黄金储备、经常账户、活期余额等。

  闲话少絮,说瑞郎事件。

  起因和前期铺垫其实很简单,欧元区经济初见疲软迹象,又受希腊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大幅走软,且市场预期持续看空欧元。这就导致了瑞郎即期汇价不可抑制的走强走高,也就是EUR/CHF持续走低(2011年8月9日最低曾下探至1.0085)。而作为一个比较依赖出口的国家,汇率突发的不可抑制的走强是瑞士难以接受的,而且受08年金融危机影响此时瑞士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是零利率的水平。瑞士央行2011年8月初开始的连番举措(两次提准,央行间外汇互换等),不可说力度不大,相反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可是市场并不买账。直到瑞士央行宣布限定EUR/CHF下限之前,汇价还徘徊在1.1000附近水平。于是瑞士央行九月初终于祭出了大招,限定欧元/瑞郎下限为1.20,这种方式我称之为单边联系汇率制度(相对于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此招祭出,意味着为了支撑这个1.20的汇价,瑞士央行理论上将无限购买欧元资产,在欧债危机蔓延、欧元预期持续疲软的情况之下,这种做法无疑是很烧钱的。

  不过这种打压本国货币汇率的操作只需向市场注入本币流动性就可以了,对外汇储备不仅没有损耗,反而会有增加,只不过增加的大多是很软的欧元资产。市场对于瑞士央行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早在瑞士央行两次提准之间的8月11日,副行长就曾暗示过可能会采取限制下限的措施,所以尽管很多人意外,但是市场马上乖乖地遵循并进入状态在EUR/CHF接近或触及1.20时做多较为坚挺的高息货币/瑞郎。截止到瑞士央行结束汇率下限之前,EUR/CHF汇价最高1.2655,最低1.1963。除了外汇市场方面的格局以外,大宗商品之王,黄金市场也发生了极大的格局变更,由于欧元的持续疲软和瑞郎挂钩欧元,相当于欧元也更大程度地挂钩上了金价,致使美指与金价走出了持续的偏离,这种偏离的影响持续至今。

  瑞士央行几年间为维系该汇价下限,付出了多少资本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应该没有很多人推测的那么多。之所以这样认为,有几点佐证:1.瑞士央行在这几年里,偶尔还有过收益为正的情况;2.瑞士央行所购买的欧元资产应以债券为主,而细节操作是全封闭(不公开)的,所以当价格较高时,很可能借机有少许减持操作;3.面对标普2012年的一份报告称估计瑞士央行购买了800亿欧元的欧元区主权国家的债务(相当于德国、荷兰、法国、芬兰、奥地利等国2012年全年计划融资额度的一半),瑞士央行对此破天荒地出面解释,声称自己公布的“政府债券”这一名下资产包括瑞士央行本身在外国央行的存款一项。

  总之几年的时间,瑞士央行虽然付出了一些成本,承受了一些舆论上不痛不痒的压力,但结果是很好的,瑞士经济没有受到欧债危机的强烈冲击,金融市场也乐见瑞郎流动性的充分供应。

  然而“TA好我也好”的日子毕竟无法天长地久,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取消EUR/CHF1.20的限定下限。这一消息确实是非常突然的,一个月前的利率决议,瑞士央行刚刚开启负利率;一周前,瑞士央行官员也还跑出来高喊仍会不择手段打压高估的汇价。因此在1月15日之前,市场对瑞士央行坚持打压瑞郎汇价的决心仍然是坚信不疑的。消息一出,EUR/CHF开启暴跌模式,最低下探至0.8696(EUR/CHF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无数投机客瞬间损失惨重,许多对冲基金因此破产。许多人认为瑞士央行此举是因为挂钩欧元成本太高,我不这么认为,首先瑞士央行是很有家底的,其次很多人只看到了对冲基金破产,没有看到盘中低点的瞬间拉升。在顷刻间的崩盘中,在那一瞬间,市场中最稀缺的就是瑞郎的流动性,有足够流动性、足够资本、尤其是足够精确情报的,只有瑞士央行,那么关键时刻为市场注入大量瑞郎流动性,将价格自盘中低点0.8696瞬间拉起的除了瑞士央行还有谁。瑞士股市因瑞郎极速走高,承压下行,缩水约10%,然而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瑞士经济已经妥妥的重新站起来了,尤其是借着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东风,较为依赖欧元区市场的瑞士经济自然而然的无忧。换言之,即便欧央行即将开启QE,欧元有可能进一步承压贬值,挂钩欧元成本确实有可能越来越高。但最重要的不是成本会越来越高,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脱钩欧元是选在了一个足够完美的点上面,这个点就是快速收回成本并且资本扩张的时机。瑞士股市虽然缩水10%左右,瑞郎却升值约30%,央行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又快速收回了成本,同时还从当时公认的无底洞——挂钩疲软的欧元——中解脱出来,何乐而不为?临时的出口压力绝对是可接受的代价。

  当然,根据彭博、路透的数据库信息,早在消息公布前至少一分钟,就开始有买盘开始较为不理性地(宁愿溢价)购买黄金、日元、瑞郎等避险资产。这通常是被认为消息提前外泄,然而外汇市场是一个妥妥的国际市场,这种事情即便确有其事也是比较难以追究的(公布挂钩欧元的时任央行行长希尔德布兰德就因其夫人的交易丑闻而被迫辞职)。有些时候,不知不觉间,就要讲一点类似“阴谋论"的东西,货币真的是一件无上法宝,你看人家瑞郎,支付能力远不及美元、欧元,交易量也早被澳元赶超,屈居世界第六。然而人家瑞士央行玩的是绝对666啊,看似很稳定很被动的瑞郎,被瑞士央行玩出了货币经济的新高度新亮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如果说“瑞郎事件”有什么最值得铭记的经验或者说教训,那就是第一,央行的便宜不能多占,尤其是在该央行有很好的回收成本的机会时;第二,市场格局始终在潜移默化的的改变着,这种改变正在变得越发频繁,想要在这个市场中继续存活下去并且活的精彩惬意,一定不能固步自封。

  自2015年1月15日,瑞郎与欧元脱钩开始,至今,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格局已经初定,虽然各大央行货币政策落差仍然较大,但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无疑最受市场期待(看欧元资产的价格就知道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再来看EUR/CHF,很多人都觉得,在瑞士央行喜闻乐见的的态度和欧央行不急于干预的情况之下,回到1.20水平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关键在于,何时去。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只看EUR/CHF了。我们先看一下美元指数期货。截止到目前位置,月K看,美指的反弹仍然显得十分乏力,后势即便仍有走高的空间,但恐怕也很难是极速的大幅拉升。所以在未来至少几个月内,美元的汇率对于瑞郎无法构成足够的压力,EUR/CHF想要回到1.20基本上只能依靠欧元本身的走强(或许英镑回调之后会有机会较大幅度拉升,对欧元打压瑞郎汇价起到一点帮助)。而就我估计,2018年第二季度之前,欧元本身很难大幅走高,第二季度市场能否对欧元积累足够的信心也还有待观望。所以尽管EUR/CHF暂时看,貌似锚定了1.20的伟大目标,但考虑到相关预期和两者的负利率现状,实在不宜进场。即便明年初欧元有较大幅度的回调,是否入场押注EUR/CHF单边多头头寸也需要慎重考虑。

  这也是我很想分享给大家的一个观点: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外汇市场,尤其是在趋势交易策略中,我们的技术分析会很难将时间节点较为精确的计算进去。所以把套息交易非常看重的“持仓周期”观念,加入到趋势交易的策略中去,帮助过滤可能预见到的震荡行情或不确定行情,将会对提升盈亏比小有助益。

  PS:本博客纯公益、无广告、无推广、不求关注、不求转发;小纸条提问最迟每周回复一次,如果问题有代表性,可能专门发博文赘述。

  2017.12.22 5:50AM

  ————————————————————————全文转自新浪博客

标签: 世界历史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