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纵横百科 110 0

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作者: 许砚竑作品编号:035【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周率的历史》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2~13页的内容。在学生通过多种探索活动认识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引出圆周率之后提供的数学阅读课。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经历了圆的周长公式探究过程,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的数,也就是圆周率。通过课前调查得知,学生基本都听说过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成就,个别学生知道刘徽,但是对圆周率的熟悉程度只停留在公式计算,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领略在对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方法。

2.教学难点

渗透极限思想,认识圆周率精确位数的现代价值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了解圆周率历史上相关知识以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

2.了解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渗透极限思想,认识圆周率精确位数的现代价值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培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交流体验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课堂实录】

一、激趣引入——节日

课件展示:(10月1日)

师:看到这个日子,你想到什么?

:10月1日是国庆节。

:每年的国庆节都会放七天假!(全班笑)

师:10月1日的确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全世界学数学的人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节日(课件展示:3月14日),谁知道这个节日是庆祝什么的?

生3:和圆周率有关吗?

师:猜得不错!3月14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诞辰,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逝世的日子。而全球各地的大学数学系在这一天下午1时59分或者3时9分甚至精确到26秒,举行派对(课件随之展示圆周率接下来几位数)庆祝圆周率π。庆祝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吃派,喝一种名字中含有“pi”的鸡尾酒,玩和“pi”发音相近的彩罐游戏,观看电影与π有关的电影(《死亡密码π》1998年讲述一个偏执数学家故事的电影)等等。π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圆周率的历史。

二、阅读分享

1.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同桌交流:

(1)谈收获;

(2)谈困惑(有困难、难理解的内容)。

2.班级展示交流的内容,教师适时进行课件演示,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周三而径一”什么意思?这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板书:测量)

:许多实际困难限制了测量的精确度,人类又想到了什么办法?(板书:几何)

:什么叫“约率”?什么叫“密率”?

:用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边数越多计算量就越大,怎么办?(板书:其他)

三、收集整理

师:课前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人类圆及圆周率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分小组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一个圆周率时间表。

班级展示。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π的今生

师:人类探究圆周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圆周率的小数位数每前进一位,都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到今天仍未结束。比方说在计算机领域,人们把圆周率用作检验计算机性能的标杆,每当人们要对比计算机性能时,只要通过计算圆周率就可以得出结论!此外,在密码学领域,圆周率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鼻祖,事实证明,利用圆周率的数字来加密,其安全系数是非常高的!对π的情结,不仅仅是理工男的专属,文学家也抵挡不住π的诱惑,一不小心就独创了一个新的文体——“π体”。比如迈克·基斯(Mike Keith)所写的诗《Cadaeic Cadenza》,开头就是:One/A poem/A raven,每个单词的字母数就是3、1、4、1、5,刚好与π的近似值3.1415符合,全诗近4000个单词,都是这样的形式写的。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Song from π》,愿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时感受到数学的美好(播放音乐)。

【板书设计】

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课后反思】

学生之前虽然已经学习了的圆周率的相关知识,但仅仅停留在把圆周率简单地当作计算工具,缺乏对圆周率更深层的含义理解。本课努力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领略在对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窥视数学文化发展史的窗户。同时结合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研究圆周率取得的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上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平时的数学阅读不多,阅读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专家评析】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少有的阅读课,很多一线教师这节课都一带而过,难得该教师认真研读,不仅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还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示阅读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究古人在研究圆周率时使用的方法。这样既总结出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把冰冷的数学公式改写成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最后把圆周率与优美的诗句和动听的音乐联结在一起,将数学的艺术性很好地展现了出来。与此同时,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圆周率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师抓住了这一契机有效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到实处。

相关链接>>相聚于网络,相知因数学,相交为征文——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通知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评委简介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第一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文章集锦已发文章>>001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伏羲卦图002 美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 读《数学的美与理》有感003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读后思考004 数学与文化并重 知识与兴趣同行 ——“算筹记数”教学思考005 数学是多维度的艺术——读《数学家的眼光》有感006 从掷骰子到阿尔法狗:趣谈概率007 中学数学中分类思想的教学与拓展008 守门的秘密009 探数学文化,启数学之美——以高中数学《割圆术》为例010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011 我是怎样读《几何原本》的012 相映成趣的两座数学桥013 HPM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014 极限定义新讲:动态定义与静态定义015 把握思想方法,自主提升数学素养 ——读《让知识自然生长》有感016 读北大张顺燕教授《数学的源与流》的几点收获017 中国古代数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018 数学阅读锦上添花,实践成果领航数坛新征程019 提高概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020 温故建构新知 论证生成巧思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究

021 读《学好数学并不难》有感

022 体验经典证法 渗透数学文化 ——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023 数学文化 文化数学 ——融合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的品析与启示

024 善用数学文化 灵动数学课堂 优化育人途径

025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026 数学中的美—— 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027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028 海伦公式029 《镜花缘》中的数学“缘”030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理解教学 ——读《数学教学心理学》所思所行031 做一位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所感032 向下扎根,追寻成长033 运用读思达进行中考文化类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以2021福建、北京中考试题为例034 2021年中考中的传统文化试题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标签: 数学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