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发起的“夺门之变”为什么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纵横百科 181 0

夺门之变是明朝一次宫廷政变:这场政变肇始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土木堡之败。土木堡战败后蒙古瓦剌部的也先挟持明英宗朱祁镇作为人质攻打明朝,以于谦(不是说相声那位)为首的内阁大臣们处于保护明朝江山社稷的考量而选择另立朱祁镇之弟朱祁钰为景泰帝。也先见朱祁镇已失去利用价值,索性将其放回明朝。这时已然在位的朱祁钰开始忌惮自己这位哥哥是否有反攻倒算、图谋复辟之心,于是将其软禁在南宫。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在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拥戴下发动政变,成功复辟。

为什么说这场政变是没必要的呢?其实这是针对朱祁镇而言的,因为在这场政变中他实际上一无所获,真正的受益者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有人可能觉得匪夷所思:朱祁镇夺回了自己的皇位,怎能说一无所获?那么我们不妨好好分析分析在当时的局面下谁最有可能继承景泰帝的帝位呢?也许有人觉得答案很简单——景泰帝自己的儿子呗。这个答案完全正确,可惜办不到,因为景泰帝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早已夭折,那么接下来还能由谁继承帝位呢?按明太祖朱元璋确立的皇位传承顺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若无子,兄终弟及。这样就比较明确了:在景泰帝自己无子继承帝位的情况下皇位应当由他的兄弟(也就是他和朱祁镇的父皇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们)继承。那么朱瞻基的儿子此时还健在的有谁呢?很遗憾就剩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俩了,而朱祁钰此时又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那么您说谁会继承皇位呢?当然无论是朱祁钰本人或是他的班底都不希望朱祁镇复位,因为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将对他们进行清洗以报七年的囚禁之仇。那么此时他们是否还有其他选项呢?

其实也是有的:他们可以通过迎外地藩王入京继位而避免皇位重回朱祁镇手中,但这样的操作难以获得满朝文武的认同——毕竟此时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们还没死绝,即使儿子死绝了,只要还有孙子帝位世系就该按朱元璋制定的祖制在朱瞻基一系传承。而朱祁钰自己也难以将江山拱手送给血缘疏远的地方藩王而将帝位传承从父皇一系更改。如果不能如此操作,还有一条路是可走的——因为朱元璋制定的皇位传承顺序规定的是帝若无子,兄终弟及。而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俩的特殊性在于:弟弟走在了哥哥前边,而由兄长继承弟弟的皇位自古以来这样的事例都极为罕见,朱祁钰的班底能以此为由否定朱祁镇继位的法统。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朱祁镇不能继位,而皇位又必须在朱瞻基一系传承,那就只能在朱瞻基的孙子辈中选择继承人了。这样一来皇位将回到朱祁镇的嫡长子朱见深手中,这样一来朱祁镇就由一个名为太上皇的囚徒摇身一变成为大明皇朝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请问他还需要通过发动一场政变来夺取皇位吗?如果政变成功他能得到的东西其实本就属于他;可如果政变失败,朱祁钰的班底就会以他阴谋作乱为由彻底封杀他这一系的皇位继承权,届时迎立地方藩王将成为名正言顺之事,甚至朱祁镇一脉的身家性命如何处置也是未知之数。

那么既然这场政变对朱祁镇而言:风险如此大,而所得并不多,他为什么还要冒险发动这样一场政变呢?这是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明确知道后来的历史走向,可对被囚禁七年的朱祁镇而言:他无法明确知道朱祁钰的病情究竟有多重,他时时刻刻如履薄冰,随时随地都担心悬在自己头顶的利剑会斩下来。这时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鼓动在他眼中就成为了绝望之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而言:他们是明确知道朝廷的格局的,所以他们也明确知道未来实际掌握大明政权的人最大可能性还是朱祁镇。那么如果就这么放任朱祁镇继位对他们而言:自己在新朝仍不过是一介普通臣子,可如果自己趁此时机弄出一番动作来不就成了拥立有功之臣吗?被囚禁七年的朱祁镇此时太想摆脱自己身处的困境了,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尽全力去争取。朱祁镇复辟后石亨等人又编织罗织罪名处死了于谦等忠臣以强化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后来主张为于谦平反的大臣向朱祁镇进言时朱祁镇回答道:“我知道于谦的忠诚,然而不杀他的话夺门之事难以正名。”大臣回答:“夺门何功之有?若事成则帝位本属陛下;事若不成呢?”朱祁镇这才猛然醒悟,从这一刻起他就下定了铲除石亨等人的决心。

标签: 南宫复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