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祁见佑--从明朝皇帝的名字谈起(包你长见识)(转载)

纵横百科 78 0

解流丹的朋友知道我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但可能不知道我在南师大毕业时拿的是历史学系文凭。那主要是因为我工作的时候中学历史还是副科,无论是学校社会家长都不重视,所以,我就自学英语,一直教到现在!所以,我对历史的喜爱程度很深还是可想而知的。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关于大明王朝的电视连续剧和关于大明的书籍。如:《大明王朝1566》46集;《大明王朝惊变录》40集;当年明月著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有一本《锦衣卫秘史》等等。从而逐渐的不仅对明朝的大事件产生了兴趣,而且对皇帝的名字也产生了兴趣。本着对明史原有的知识,再在资料上查阅了一些关于明朝皇帝名字的事,还真的越陷越深了,也越发的激起我的兴趣来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十三位葬在北京明十三陵,外加明景帝、葬在南京的朱元璋以及不知所终的建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来投靠反元的起义军,起名元璋取“诛杀元朝的锋利玉器”之意。(璋:玉器)从朱元璋改的这个名字起,我就感觉到他对名字是很讲究的。“元璋”这个名字,我认为改的是很有水平的,当然这不一定是他自己改的,他手下的御用文人太多了。我相信:他对于后代子孙的起名一定也会很有讲究。经过一番探索,果然如此!而且,我认为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王朝中,可能明王朝对名字是最为重视也是最为讲究的!

   让我们先看一下明朝历代皇帝姓名和年份,如下: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 在位 31年

  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 在位 5 年

  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乐 在位 23年

  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 在位 1 年

  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 在位 31年

  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 在位 23年

  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 在位 9 年(也称明景帝)

  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 在位 23年

  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 在位 24年

  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 在位 19年

  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在位 17年

  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 在位 46年

  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隆庆 在位 7 年

  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 在位 48年

  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 在位 1 月

  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启 在位 8 年

  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崇祯 在位 17年

   从上可以看出,除了朱元璋儿子辈的名字是一个字外,从孙辈开始全是三个字。且名字的前一个字一般兄弟相同,在后一个字中都带有五行偏旁,如朱棣的四个儿子分别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再如崇祯兄弟名字分别为朱由校、朱由检。

   我再把这十六个皇帝按辈分排列,整个大明王朝共经历十二代,如下,:

  第一代:明太祖朱元璋1

  第二代:太子朱标, 明成祖朱棣3(从3-16帝都属于燕王谱系)

  第三代:建文帝朱允炆2, 明仁宗朱高炽4、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

  第四代: 明宣宗朱瞻基5

  第五代: 明英宗朱祁镇6,明代宗朱祁钰7

  第六代: 明宪宗朱见深8,朱见济

  第七代: 明孝宗朱佑樘9

  第八代: 明武宗朱厚照10,明世宗朱厚熜11

  第九代: 明穆宗朱载垕12

  第十代: 明神宗朱翊钧13

  第十一代: 明光宗朱常洛14,朱常洵

  第十二代: 明熹宗朱由校15(无后),明思宗朱由检16

   由上可以看出:

   (一)朱元璋的子孙名字中都以五行为偏旁,而且按“木、火、木、金、水”为序。这里一个问题,为何不用“金木水火土”的顺序呢?以周易来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为火父,火为父。符合父子辈份与五行的相生。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四点水是火字的异写。煦从火,昫声;照从火,昭声,字亦作炤。另如:煎,烹,煮等字皆如此。

   (二)巧合的是名字中含有“木”字旁的皇帝帝位一般都不能由其本人或后人传下去,都会被旁系的兄弟或后人所取代,尽管取代的原因各不相同。在明朝的皇帝中共有四个“木”字旁皇帝(分别是永乐朱棣、弘治朱佑樘、天启朱由校、崇祯朱由检,其中天启与崇祯是兄弟)。首先是朱棣夺了朱标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位,这次算是木克火;接着弘治朱佑樘传位给他的儿子正德朱厚照,由于正德无后,弘治只有这一个儿子,因而正德死后皇位传给了弘治弟弟朱佑杬的儿子嘉靖朱厚熜,这可以算作火克木;最后是天启朱由校无后,他死后皇位传给了弟弟崇祯朱由检;而崇祯由于农民起义以及清兵入关,也没能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纵观明朝的历史,帝位落入旁系手中也仅有这三次,尽管这之间也发生了景泰朱祁钰取代英宗朱祁镇的插曲,但由于是“金”字旁,英宗最终还是能有惊无险地把皇位夺回来。看来明代“木”字旁的皇帝真是苦命呀。

   (三)还有如果朱由校(熹宗)有后,则朱由检不能登基,下一代皇帝名字中将有“火”而不是“木”。其二,崇祯皇帝被逼吊死在歪脖树下,树,“木”也,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是吊死的呢?而崇祯既不服毒,也不自刎,偏偏在树下上吊。岂不是讽刺?

   后来又看到一些相关资料,说的是关于朱元璋给后代起名字的事:

   朱元璋在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的时候全部用木旁,古人给同一个辈分的人起名字用同一个偏旁其实很正常,不过因为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意识他自己的子孙中肯定有重名的~就给26个儿子每个人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比如燕王朱棣的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里面又规定,每五个字的命名,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因此明朝的皇帝从名字上一看就知道是朱元璋的第几代后人,也知道他们之间的辈份关系。

   同样,其他的王府也有这些规定,比如太子朱标,本来他的名下的辈分表应该是帝系,但是他的儿子被他的叔叔夺了位,所以只传到他的孙子。朱标的20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我们知道的人只有建文帝叫朱允炆,他的儿子叫朱文圭.分别是火和土旁,符合那起名规律。

   所以明朝的皇室有很严格的起名字的规则,有些字就有些怪异,不过这样是有好处的,因为皇帝的名字要避讳,取名字取生僻字有利于把避讳的影响缩到最小,后来在明朝灭亡了后,也许逃避清政府的追杀,可能很多皇族的人放弃了这些起名字的传统,但是的确有很多人保留着的。

   因为明朝从第三代朱棣侵占了侄儿帝位,因此明朝帝系均是朱棣之后,因此之后的帝名全是来自燕王谱名的名字。可惜只传到由字辈江山就姓了爱新觉罗。

   朱元璋的26个儿子子孙起名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根据《明史·诸王世表一》:“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东宫拟名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秦府曰:尚志公。。。。”

   我据此先清楚地归纳一下他的儿子们的谱名如下: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家: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去过桂林的朋友一定知道桂林市中心有座很有名的靖江王府。靖江王府位于桂林市中心著名的越秀峰下,(现又称桂林王城)墙高门深、气势森然,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筑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

   南明时,绍宗朱聿键、鲁王朱以海、靖江王朱亨嘉、唐王朱聿粤、韩王朱亶塉等称帝或监国,均非成祖朱棣后裔。

   写到此,我脑袋中突然冒出一个名字,那就是最受人尊敬的前国家总理。我想起朱镕基,是因为他是我最热爱最敬佩的共产党官员之一,到今天我仍然清楚记得他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朱镕基刚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时说的让全国人民感动的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上文可以明显发现朱镕基的名字很符合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后代的谱名,而且是岷王的第十八代孙,朱镕基前后几代谱名是"宽镕喜贲从",基字正好是土字旁。我试想一下:如果按每代平均按30年算,19代共540年左右,岷王是十八子,应该是太祖中晚年生的,太祖年限(1328——1398),加上540年,应该符合朱镕基出生的20世纪初的年龄。

   由此,我在百度中查阅了朱镕基总理的身世经历,果然如此。我根据百度上记载内容总结一些相关知识如下:出湖南省城长沙,沿107国道东行32公里,就到了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朱镕基总理故乡。一条水泥小路,蜿蜒入山,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朱氏祖屋“恬园”就曾坐落在此。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朱镕垂),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关于岷藩家族,刘佑平先生的《中华姓氏通书·朱姓》中有如下记载:岷藩开基始于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八年(1399年)朝廷实行削藩政策,岷王朱*因被西平侯汰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远徙福建漳州。朱棣称帝后,他恢复爵位,回到云南,但此后又在永乐六年(1408年)被削除护卫、官属。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令朱*自云南北迁至湖南武冈。1450年朱*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岷藩后裔在武冈生息100多年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的一支逃到了长沙棠坡,朱天池(即镕垂)老人曾到云南、武冈等地调查过这段历史。

   另:朱镕基的父亲名宽澍,字希圣。1927年末娶朱镕基的母亲张氏,1928年10月1日朱镕基出生。朱镕基伯父(朱天池父)名朱宽浚。朱镕基有个在美国的大哥朱镕坚。从这几个名字来看,完全符合朱元璋所定的起名原则。只是朱镕基下一辈的名字应是“宽镕喜贲从”中的“喜”,而朱镕基的女儿朱燕来、儿子朱云来没能按这个排,不知是这二人是否还有别的名字,我还不得而知!

   如果有哪个朋友知道,请在评论贴中告知,我先感谢了!

标签: 494位皇帝名字列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