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的习俗据说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到清明,人们都要到祖先坟上添土,以补上一年间风吹雨打逝去的表土;然后在坟头顶处压上几张烧纸,剩下的就地烧掉,说是给死者送些钱,以免手头太紧。同时,把水果、点心和烧酒摆在坟前,并跪下给祖先磕头。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尊重。
应该说,扫墓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习俗逐步恢复。每到清明时节,亲戚朋友和家人一起来到先人墓前,擦去碑上的尘土,摆上糕点水果和烧酒,献上鲜花,给先人鞠个躬表达一下思念之情,文明、庄重、高雅应该提倡。而一些人每每到十字路口处大量燃烧冥币造成的环境污染,甚至火灾值得商榷。这些烧纸者,一年中三大鬼节除清明烧纸,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烧纸,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烧纸外,春节前还要烧纸。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这将烧掉多少纸,造成的污染触目惊心。不但如此,烧纸还会点燃上面的干草,还时常未烧透的冥币,一阵风袭来刮得火星四溅,留下极大的隐患。且引起周边群众的强烈不满。
在我的记忆里,初中时代,每到清明前,学校就找来大轿车拉学生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扫墓,有时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扫墓。同学们站在一起向墓碑鞠躬、向先烈致敬……。老师给学生们讲先烈的英雄故事,学生在革命烈士墓前举手宣誓。那些学习成绩差、上课纪律不好的同学,每次扫墓前后都下决心改掉坏毛病,总会好好表现几天。近几年,我发现扫墓者50岁以上年纪的居多,很少见中小学生或年轻人跟家长一同去扫墓,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2014年,几场雾霾尽管对人们震动很大。如今,政府本着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负责的精神,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重对污染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一个是对拒不改正者“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今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人们形成新的思维,全方位地实施环境保护,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就扫墓而言: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扫墓不是烧几张冥币的问题,而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以及行孝的一种活动。我们说,这一活动应该大力支持。但相信人死之后到另一个世界,非要为逝者友烧纸送冥币大可不必。因为,爱是下行的!先人就像今天的父母为了子女不惜牺牲一切那样。我相信,如果老祖宗真有在天之灵的话,看到今天子孙们社会在雾霾天气,一定非常担忧而痛苦;相反,一旦看到子孙后代有一个绿色的生存空间,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一定时时露出幸福的微笑——这才是他们最满意、最欣慰、最放心、最渴望看到的一幕。
标签: 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