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岁时节俗(转载)

纵横百科 102 0

正月初一:旧时天津人这天不出去拜年,而家居自娱。

    初二:敬财神,给小儿压岁钱,开始互相拜年,挑水人给用户送水送柴,取“进财进水”口采。

    初三:烙羊肉馅合子,天津有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于往家转(赚)”。

    初五:俗称“破五”,家家吃饺子,俗称“捏小人”。

    十五:商号悬灯结彩,各家皆吃元宵

    十六:妇女皆往亲戚家串门,俗称“走百病”。

    正月二十五:在屋内或院中画囤形,中放一包米或钱,称为“填仓”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家家吃烙饼,煎闷子,炒鸡蛋、绿豆菜,妇女不动针线,怕刺伤龙眼。

    清明节:前十天后十天扫墓添坟。

    二月二十三:天后生日,市民和四乡农民赴天后宫进香,出皇会。

    四月初八;城隍庙演戏,晚间出“鬼会”,市民到西门外白骨塔处行祭“赦孤”。

    端午节:门旁插艾枝,小儿穿黄衣裤,身挂老虎坠,家家吃江米小枣粽子。

    七月十五:鬼节,为亡灵焚化纸钱。

    八月十五:中秋节,旧时妇女焚香拜月,亲友互赠月饼。

    九月初九:重阳节,黎明时登高远望,食品多为糕类。如切糕、年糕等,取“高”音。

    九月十七:财神生日,商号皆以香烛供奉之,并张灯结彩,大肆庆祝。

    立冬:开始“数九”,并记“九九消寒图”。此日食馄饨。

    腊月初八:用各种米豆,小枣,栗子熬“腊八粥”,包素饺子,并开始用醋泡大蒜,称“腊八醋”,以备春节时食用。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俗谓本日灶王上天述职,故将旧神象烧化,等到除夕夜再换新神像,祭品为糖瓜,粘糕等。

    腊月三十:扫除,贴对联吊钱,全家团圆,吃团圆饺子,守岁,午夜燃放鞭炮。

   汉沽版画

    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新手法、采用木刻、纸版、综合版、丝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现形式,注重版画语言方面的探索,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汉沽版画创作队伍主要由工人、教师、美术干部组成。这个群体创作的版画作品已达700余件,其中有3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展览馆及国际友人收藏,数百件件品在国内及国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发表获奖。

  津门曲艺--单弦

    单弦,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早期单弦演员来自北京。建国前,三大流派的创始人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常年活跃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

  闻名遐迩的“皇会”

    古文化街的“皇会”,也是一个闻名遐迩的传统活动。“皇会”最初叫“娘娘会”。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宫”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间,有人倡仪,在海神娘娘诞辰之前出会4天,即农历三月十六日送驾:将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孙、斑疹、送生娘娘的头像,送到闽粤会馆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驾:将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着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游行,接受人们的香火。这就是最初“娘娘会”的活动。每逢此时,民间的法鼓会、大乐会、鹤龄会、重阁会、中幡会、高跷会等,沿街表演各种技艺,呈现一番盛况。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过天津,一时高兴,提出要看“娘娘会”。当时,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会从船前经过,尽力表演,各显其能,精彩纷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其中,乡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赏给4名鼓手各一件黄马褂;鹤龄会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赏给4名鹤童各1个金项圈。乾隆皇帝还“娘娘会”的组织安排大加称赞,赏给2面龙旗。从此以后“娘娘会”身价倍增,易名为“皇会”。

    乾隆、嘉庆年间以来,“皇会”越办越红火,声势越来越大,各会依次出游:净街会,负责将街道打扫干净;门幡会,将“天后宫”海神娘娘的历代封号写在大幡上,组成仪仗队簇拥;太狮会:仿?quot;“天后宫”大殿前两个石狮的样子,做成两个木头狮子,抬着保驾;挎鼓会,由十三、四岁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还有花鼓、高跷、身歌、捷兽(狮子舞)、重阁、中幡、萃韵音乐等歌舞、杂技表演。最后,才是载着5位娘娘木像的宝辇;每个宝辇前面都有法鼓会,后面有8个人骑着8匹大马、打着8杆大黄旗,进行护驾。每逢出“皇会”,沿街人山人海,人声喧闹,人情激奋,盛况空前。

    在后来的岁月里,“皇会”不再是年年都举办。最后的几次“皇会”,分别在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国4年(公元1915年)、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差不多是10年左右1次。

    古文化街修复以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复了“皇会”。在这一天,以龙灯、高跷、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狮子舞和武术等表演为主,街头熙熙攘攘,热闹异常,成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盛举。这个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又出现了一片生机。

  泥人张彩塑

    位于南开区古文化街宫北97号的泥人张工艺品经营部,以经营泥人张彩塑出名。

    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天津泥人便已有很大的声誉;而使得天津泥塑大放异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泥人张"的开创者为张明山,他自幼跟父亲学艺,把传统的捏泥人技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独特的风格。

    泥人张代代都有新的发展,其第二代传人张玉亭,倾向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丰富了表现技巧,扩展了作品的题材范围。到了第三代的张景祜,第四代的张铭、张钺,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吸取了国画色彩和壁画图案的长处,注意掌握人体比例使之合乎透视原理,从而加强了构图的完整性,创作的题材也更加广泛,使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更加充实和提高。

    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由张铭主持,至今已先后培养了80余名彩塑专业人员,从事"泥人张"艺术的继承、研究和发展工作。

    泥人张的作品享誉国内外,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屡获殊荣。有些国家还将其作品注明"中国之特产"作藏品陈列。中国美术馆收藏泥人张的作品达九件之多,居民间艺术品之首,成为国宝之一。

    现在,泥人张的第五代传人张乃英正继承和发展着"泥人张"的艺术传统,颇受欢迎;而在古文化街的泥人张工艺品店,也总是顾客盈门。

  天津时调

    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 )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 满乡土气息,强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著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 )、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承流传下去。

  魏记风筝

    对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已故风筝艺人魏元泰。他从事风筝制作70余年,先后研制了平拍类、图型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摺叠风筝,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了金牌。

    魏记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在选料上十分讲究,筝面大多用绸绢,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毛竹。

    魏记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逼真,彩绘声绘更加精美、鲜明,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摆放室内桑中供欣赏,成为民间艺术珍品。

   天津妈祖历史

    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系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初建时仅为船夫、商贾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后扩展成百姓求福祈顺、消灾灭疫之所,并以此为中心成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点,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1954年、1982年先后两次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坐西朝东,占地5360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四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

    1985年,天后宫以其天津民俗文化发祥地之地位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天津民俗博物馆除保留天后宫复原陈列外,还陆续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基础内容的陈列展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漕运、婚育、商业、民间生活、民间艺术及民间信仰等习俗内容,兴建了69米的天后碑廊,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个性的地域文化的历史风俗画卷,成为中外人士观光游览的胜地。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山门、牌楼、钟鼓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殿等。正殿内“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殿内两侧还陈列銮驾一套。山门前有两棵幡杆高26米(南杆实高26.2米,北杆实高25.94米),为明清遗存文物,分别绣着:“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裕日济运通航”。

    天后宫最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及聚会娱乐的场所,宫前有广场和戏楼,两侧街道形成商业集市和年货市场。旧时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这里香火旺盛;每逢天妃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还举行“皇会”,表演龙灯、高跷、旱船等,百戏云集,万人空巷。当时天后宫的繁华景象,有诗文记载:“旗?s危培集万艘,碧溟漕运溯元朝,天妃庙貌依稀在,金鼎香烟绕绣袍”。

    现在的天后宫内设有天津民俗博物馆,在庙内两侧厢房陈列,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杨柳青年画

    中国北方流传于民间的木版年画。因在天津市西南杨柳青镇生产而得名。杨柳青年画(木刻年画)创始于明朝崇祯年间,盛于清朝雍正、乾隆至光绪初年。最早开业的画铺为崇祯年代(1628----1644)的戴家(戴廉增)、齐健隆两家,后又有惠隆、美丽、宪章等字号。初期年画保存下的很少,现在多见的是明末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优秀作品。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约公元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例如《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明白。其中较为显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後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於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於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新中国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古老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搜集和研究传统作品,而且鼓励创新。许多有志于杨柳青年画事业的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传统,积极深入生活,努力艺术实践,创作出不少反映时代面貌和现实生活题材的新作品,通过出版和展览,同样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

  西城板

    西城板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种,其吐自发音完全是天津话,不论说与唱都极富乡土气息。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壮激昂,唱法和曲调接近语言,内容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众喜爱。当年在茶楼 演出时,常座无虚席。民国初年,天津城北门脸有宝和轩茶社和海锐茶社,是专演西城板的地方。现在这个曲种已基本无人会唱,近于失传,殊为可惜。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产生于17世纪初叶的天津西郊杨柳青镇,故得名。

    杨柳青年画采取木版刻印和人工彩喷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即先用木版印出线纹,后用彩笔填色而成,形成一种既有滟劲功力的木版韵味,又有民族绘画风貌的独特格调。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各种手法,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纩、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

标签: 端午节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