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还有个好听的词,会“诈”的叫做懂韬略。这词就是在说作战时尽可能的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比喻善于用计谋迷惑对方,不仅仅是战争,和平时期在国际交往、平时做生意时都需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这词最早来源于《韩非子.难一》,上面说:“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韩非子是法家代表,讲究的是实用、高效,君子那套礼数对他而言并不看得太重。这句话是他书里记载的别人的话,估计能充分体现他的思想,便留下了这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和楚国都挺强大,都在争夺战略缓冲地带的一堆附庸国,比如陈、蔡、宋、曹、卫等中原小国,期望取得盟主地位,号令天下。晋文公重耳曾经在楚国避难,也因为楚王的帮助,才能够重返晋国,争权成功,成为一代霸主,这里还有个经典故事叫“一鸣惊人”,说的就是重耳。
当然,重耳知恩图报,曾经许诺楚王,两国要交好,真要打仗,那晋国也必须退避三舍,也就是主动撤退九十里地(一舍三十里)。这次楚王要收拾不听话的宋国,宋国就赶紧求助晋国,而晋国权衡利弊,就真的出兵去救援了。楚国非常恼火,干脆不打宋了,来跟晋国进行决战,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
晋文公面对强敌,向谋士智囊们求教,先问舅犯:“我准备和楚军作战,敌众我寡,怎么办?”舅犯就说出了上面那句话:“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不嫌忠信多;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嫌欺诈多.您还是使用谋略欺骗对方取胜吧.”文公又召来雍季问同样的问题,雍季回答说:“焚烧树林来打猎,能暂且多猎取些野兽,以后必定再猎不到野兽;用欺诈的手段对待民众,暂且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以后民众就不会再上当了.”
两个人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听起来好像都有些道理。晋文公是个有主见的人,他用舅犯的谋略和楚军作战,成功大败楚军,取得了大胜。但回来论功行赏时,却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大家奇怪,问其中的原因,晋文公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舅犯的主张是权宜之计,雍季的主张才是符合长远利益的.”据说孔子听后,对晋文公赞许有加。
当然,今天我们已经不把谋略和君子的诚信作为矛盾体了,当然,谋略也不是靠阴谋诡计,所以兵家的理论,在当时挺不上士大夫的台面,但今天已经很受重视。
另一个故事出自《后汉书·虞诩传》,里边提到名臣虞诩平定羌乱时的一次有名战例,这场战事中,虞诩充分发挥谋略的作用,虚虚实实,成功击败羌人。虞诩曾对部下说:“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那么,他使出的计谋究竟是啥呢?
虞诩是汉安帝时的名臣,人家可不是行伍出身,读书人建立军功的典范,甚至小时候还是神童,现在的话说,那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但虞诩外交上比较强势,绝不向蛮族低头,主张强势维持汉朝在西域的存在,因此才有了他领兵打仗的机会。另一个总是文人打仗的朝代是宋,那时仗打的不咋样,比起汉朝差得远。
当时西北边境还很不太平,羌族部落势力很大,并进犯武都郡,形势危急。汉安帝赶紧派虞诩领兵解救。
虞诩率领大军日夜奔驰,到达陈仓崤谷一带时,前方出现了大批羌军。那时羌兵都是骑兵,来去迅速,汉朝跟匈奴打仗就没少吃亏。虞诩看到这情况赶紧让军队停止前进,改为智取,打破羌人的围堵。
他对外造势,说朝廷大批援军随后就到,准备夹击羌人,将其一网打尽。羌人迟疑起来,分兵几路抢夺汉军粮草,虞诩趁羌军分散,冲破羌军阻拦,继续向武都郡前进。
虞诩一边命令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一边命令各队士兵沿途增灶,也就是说每一天挖的灶坑要比前一天的多一倍,有熟悉兵法的就质疑说,孙膑曾经使过减灶的计谋,咱们天天加灶是个啥意思?
解释说,打仗的谋略要跟实际情况来定,现在羌军人多,硬拼不行,必须要用计谋迷惑他们。要快速到达武都郡,那就需要避开敌人锋芒,加紧行军。增灶是让他们认为我们有援军,装强大才能吓住那些羌人。孙膑是为了装弱小,才去减灶,实际上核心意思没有变,都是迷惑敌人,实现我们的目的。
果然,羌军中计,真以为汉军援军已经赶到,也就不敢再急追不舍了。虞诩的大军才可以安全到达武都郡。再后来,虞诩又率领大军击败了羌军,武都郡之围也成功地解除了。
兵不厌诈的核心是对敌我双方实力的正确认知,也是对敌方各种情报和特点的准备把握,同样的计谋,有的能成,有的还会被识破并被反制,关键还是看带兵的人。当然,一次战斗胜利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要取得长期战争胜利,更多的还是靠国力,这一点上,也许晋文公有些做法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