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释

纵横百科 165 0

  文心雕龙译释

  编述 陆立生

  作者生平及所处时代

  梁书 刘勰传(定搞)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侨置京口)。祖父刘灵真,是南朝宋国司空刘秀之的从弟。父亲刘尚是统领禁卫军的越骑校尉。刘勰早年成为孤儿,笃志好学。因家贫没有结婚,依附和尚僧祐,同他住在一起,共有十余年,于是精通了佛家经论;并且把这些佛家著作加以分类,按照次序记录下来。现在定林寺的经藏,是刘勰编定的。

  梁武帝天蓝初年,刘勰以奉朝请这个宫廷官职起家。中军临川王萧宏举荐刘勰兼做王府记室,后迁任车骑仓曹参军。外放任太末县令,颇有清明的政绩。后转任仁威南康王的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当时皇庙祭祀已用果蔬做祭品,而二郊祭天地,农社祭社稷神,仍用牺牲(牛、猪、羊),于是刘勰上表,奏请二郊与皇家七庙改为同样祭品(都用果蔬)。皇上昭示尚书省议决,尚书省依照刘勰的建议办了。刘勰迁任步兵校尉,兼做 舍人如故。东宫昭明太子爱好文学,很喜欢接纳刘勰这样的文学之士。

  当初(据专家考证,其时刘勰三十三四岁)刘勰撰写了《文心雕龙》五十篇,评论古今文体,作了序言并按顺序排列,其序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成文后,没有被当时的世俗们所称许,刘勰想让文坛领袖沈约确认,但沈约名位显贵,刘勰无法让沈约接见自己,于是便背着他的书等候沈约出门,在车前求见,他的样子,像是卖东西的。沈约便命人把书取来阅读,一读便爱不释手。沈约很看重这本书,认为它深得文理,常常放在书案上随时翻阅。然而,刘勰更擅长撰写佛理方面的文章,京城的寺塔及著名僧人的碑志,必请刘勰撰文。后皇上又命他与慧震和尚一起在定林寺再次编集佛家经典。功德圆满之后,便自求出家,先烧掉了自己的头发,以明志向。皇上准许了他的要求。于是刘勰就在定林寺里换上僧服,改名慧地。不满一年病故。其文集流传于世。

  作者生活在南朝齐梁时期。齐梁两朝虽然仅有78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辉煌时期。历来论南北朝文化,往往以齐梁代指整个两朝。在萧氏皇室成员的推崇倡导下,齐梁文化取得了全方位的发达和兴盛,有着突出的表现。齐梁时代产生了两部杰出著作:《文心雕龙》和《诗品》。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南朝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全书共50篇,包括总论(1-5)、文体论(6-25)、创作论(26-44,46)、批评论(45-49,46除外)四个部分,体例宏大,内容精深,论述了文学创作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书中指出了文学和时代的关系,阐述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分析了各种文体的特点、流变,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原则方法。作者总结了前人的创作成就,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颇多精辟创见,既卓立于当时,又影响于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本书内容结构

  一.总论

  原道第一

  【说明】 《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文心雕龙》的“枢纽”,即总论部分。

  《原道》的“原”,意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所谓“自然之道”,刘勰用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所谓有道之文,大多源于万物的文采。这样,刘勰就主张文章应该有动人的文采,强调艺术技巧;但又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因为这样违反了“自然之道”。这就是刘勰论文要首标“原道”的主要原因。

  正文

  文章,这个概念的内涵极为丰富,其功能也极为宏大,它与天地共生。何以见得?你看,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悬挂在天空[编者评点1.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铺在大地上--这些都是大自然形成的文章啊![2.自然景象不能称为文章,文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产物。]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万物中只有人才能与天、地相匹配,他们身上孕育天地的灵性。而天、地、人谓之“三才”。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出现,语言出现了,文章才能作的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推及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大自然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着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胜过工匠手艺的神奇。这些难道都是外界强加修饰的吗?不,是它们本身自然形成的。至于风吹山林发出的声响,谐和的有如吹竽鼓瑟的乐调;泉水拍击岩石的韵律,犹若扣磬鸣钟的和声。而形体确立,声韵激发,文章就出现了。无知的自然之物还都富有丰富的文章,有心智的人难道还会没有文章吗?

  第一段:讲“文”和“自然之道”的关系。刘勰从天地自然之道,说到人必然有“文”;万物所有的文采都不是人为的、外加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人类文章的开端,起源于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元气,深刻地说明这个神理的,要算《易经》的卦象最早。那时伏羲画了八卦的图象,孔子最后加上辅助性的解说《十翼》。而其中的《乾》《坤》两卦,孔子特地用《文言》加以解释。可见语言要很有文采,才算是顺乎天地自然的心灵吧!至于黄河里有龙献图,伏羲氏效法《河图》画出了八卦,洛水里有龟献书,夏禹根据《洛书》,酝酿出包含九类治国的大法,还有玉石书版的金字内容,绿色简牒上丹红文字的文采,这些又是谁在主宰着呢?是神灵的启示罢了[3.河图、洛书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待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绝不是什么神灵的启示]。

  自从仓颉造出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文字的作用开始彰显。炎帝神农氏和太皞伏羲氏的事迹,记载在《三坟》这部古书上,可是由于年代太久远,事迹渺茫,文章文采也已无从追寻。唐尧和虞舜时代的文章,文采才开始焕发并丰富起来。天子大舜开始唱和的歌词,已经发出了吟咏的情志;伯益和后稷陈进的计谋,也传下了敷陈进奏的风气。夏后氏大禹兴起,事业崇高而功绩巨大,各项工作都有秩序,勋德日益丰富,而受到歌颂。到了商朝和周朝,文章的文采胜过了前代的质朴。《雅》诗和《颂》诗,影响所及,使文章辞采显得愈发新颖。周文王被殷纣王拘押在羑里受难时作《周易》,卜辞光彩照耀,像宝玉的文采一样,内容含蓄丰富,义理精微深刻。继之周公旦多才多艺,发扬周文王美善事业,制作诗歌,辑录《周颂》,润饰各种文辞。到了孔子承继了以前的圣人,并超过前哲。他编订“六经”,像作乐时始击钟终扣磬一般,始终有条理地集经典之大成;他陶冶性情,组织辞令;这些经典就同施政教时所用的木舌铜铃一样,只要一开启振动,千里响应,又像儒者讲席上的珍宝一般流传下来,真可以说是发扬了天地的光辉,启发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啊!

  第二段;、讲“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从人类之文的起源,讲到孔子的集人类文化之大成。

  从伏羲到孔子,远古圣人伏羲开创经典,享有素王之称的孔子加以阐述发挥,没有不根据天道的精神来进行制作的,也没有不钻研精深的天理来设置教化的。他们效法《河图》《洛书》,用蓍草和龟壳来求定数,占卜未来的吉凶,观察天象以穷究各种变化,学习典籍来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天下,制订出永久不变的根本大法,发挥光大圣人的事业,从而使文辞义理发挥最大的作用。由此得知天道是依靠圣人而表现于文章著作里面的,圣人也通过文章著作才得以阐明天道,触类旁通无所阻碍,天天可以运用也不会觉得匮乏。《周易·系辞上》里说:“能够鼓动天下的东西,存在在于文辞。”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是因为它符合天道的缘故。第三段:讲“自然之道”和“圣”的关系。刘勰认为,古代的圣人是根据“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来著述的,“自然之道”是通过古代圣贤的文章来得到阐明的。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起到教化天下的作用。

  总而言之:那天道之心好比神理,精深微妙,穷究这神理并用它来设教。它既使远古的圣人发出光芒,又使仁义忠孝的道德得以宣扬。黄河里龙马负图献出八卦的形体,洛水中神龟负书呈上九畴的相貌。观察天地自然的文采的同时,也应习人文来完成教育。

  【编后札记】本篇的主旨是说,文章与天地同生,它蕴含着天道,而圣人的文章则是阐释天道的,我们写文章必须文以载道,而不能违背天道。我同意这个观点,文以载道,现在也应如此,当然道的具体内容不同。周振甫先生认为,刘勰始创原道这一命题,其意义有三:1,要推求文的根本在明道,从而纠正当时创作上偏重形式的流弊;2,要说明创作本于自然,反对矫揉造作;3,要替自己的文学主张建立理论根据,主张创作出一种明道而富有文采的作品。

  刘勰说文章与天地同生是不对的,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那是客观景物,并不是文章。文章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况且,这里所说的天地已经存在几十亿年了,而人类只有十几万年,而能写文章只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吧,怎能说文章与天地同生呢!

  河图、洛书绝不是自然景观,更不是神灵的启示。但刘勰深信不疑,这是时代的局限。因而。不能把刘勰的自然之道看作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标签: 虞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