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没有断绝的原因探析

纵横百科 234 0

  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没有断绝的原因探析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现象,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延续至今没有断绝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还处于贫困落后之时,这个现象还没有怎么引起世人的关注。可当近二三十年来中国逐渐崛起,大有取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力量时,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中国,都想知道她的来历与背景。因此,该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特别关注。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世界历史上,公认的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可是,沧海桑田,历经磨难,其它三个文明古国早已灰飞烟灭。古埃及虽然文明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公元前3100年便建立了国家,但是后来几经外敌入侵,古埃及早已覆灭,现在的埃及人早已不是古埃及人的后裔;古巴比伦也是这样,作为四战之地,几经战乱,古巴比伦人同现在的当地居民已经没有一毛钱关系;还有古印度,虽然历史悠久,却文明断代。它没有什么历史,如果不是唐朝的玄奘给后人留下一部《大唐西域记》的话,今天的印度人连自己当时是这么回事都搞不清楚。相比之下,唯有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虽然几度遭受磨难,却总能逢凶化吉,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至今充满活力。比如,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至今仍然被许多国人津津有味地阅读,其中许多格言被人们视为座右铭。一个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历久弥坚,延续至今,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还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那就是,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强盛的帝国,比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这些强大的帝国虽然显赫一时,但是一旦衰败或者覆没,便再也无法东山再起,就像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形容的那样,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一个个成为历史的过客。相比之下,唯有中国是一个例外,在历史上,先后有强汉、盛唐、明帝国。在经历近代百多年的衰败后,而今,中国再度崛起,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风风雨雨延续至今?为什么唯有中国能够在强盛过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兴崛起?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现象都有其内在原因。让我们透过历史的表像,深入分析探讨一下其内在原因吧。

  其一,统一的汉字发挥了重要作用。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文明的存在与延续,必须有一个载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字。秦始皇在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同时统一了文字。这个很重要。中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要想将这样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庞然大物统一在一起,没有一种统一的文字是不可想象的。可以拿中国与欧洲作比较,在土地面积与人口规模上二者相似。中国万里长城横贯东西,南北相距五千多公里,各地差异很大,可以说,一个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比如广东省,当地人说的粤语对于北方人来说,无异于外语。古代号称吴国、越国的今江浙一带,当地人说的方言大多数北方人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可是有了统一的文字------方块字汉字就不同了,各地尽管语言不同,但是文字相通,可以进行交流。这就是庞大的中国能够凝聚在一起,历经五千年分分合合而不散的奥秘所在。相比之下,欧洲就不同了,尽管罗马帝国很厉害,把大半个欧洲給统一了,还包括北非、西亚等地,可是因为没有统一文字,其境内各地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一个庞杂的联合体,缺少向心力与凝聚力,结果在罗马帝国覆灭后,很快分崩离析,以后再也不能东山再起。尽管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不体恤人民,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并且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限制言论自由,搞得人人自危,使得秦王朝很快走向灭亡。但是,在统一文字这件事情上,秦始皇功不可没。正是凭借统一的汉字这个纽带,将中国广阔的地域与庞大的人口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这个世界上规模超大且历史悠久的强大文明与国家。

  其二,包容性与爱好和平的文化,是古老的中国与华夏文明能够长期延续的基因。这个世界是充满各种矛盾的,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无不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相互体谅,相互包容,互利互惠,和谐共生。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倡导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讲的都是这个意思。正是由于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能够吸取外来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王道与德治,不崇拜暴力与霸权。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中国能够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很少主动发动对外战争。即便是在明朝初期,国力强大,郑和下西洋时,远洋舰队的规模绝对世界第一,可明朝并没有像许多西方国家那样发动对外战争,占领海外殖民地。西方则崇尚暴力,信仰丛林法则,动辙武力相向。西方人信仰的基督教属于一神教,具有明显的排外特征。在历史上,欧洲多次发动宗教战争,也就是针对伊斯兰教的十字军东征,给东方与西欧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得生灵涂炭。在中国则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如同物理学的力学三定律一样,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这样,你强大时,倚强凌弱,别人只能忍气吞声。可是,潮起终有潮落时,你不可能总是在浪头上,终有衰败的时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善恶自有报应。等你衰败时,别人就会对你进行报复。到那时,就有你的好看了。事实证明,搞强权政治,恃强凌弱,以邻为壑,不得人心,不能持久。现在的美国就是这样,美国总统特朗普搞美国优先,动辙对它国进行打压,为了一己之私,甚至对自己的盟友也不放过,结果使美国的形象与地位江河日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唯有心怀善意,办事公平,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且据有强大的力量者,方可使人们心悦诚服,如同众星拱月般被尊崇。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倡导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朋友越来越多,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类社会应该是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发展的,相比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崇尚暴力,零和博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 “中庸” “兼相爱”“交相利”“和而不同”等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符合人性,可以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由于中华文化讲究和谐,以民为本,具有包容性,文明程度高,所以,即便是像蒙古人、满族人那样落后的游牧民族依靠优势的军事力量在灭了中原的汉族人王朝,建立了自己少数民族的政权后,也推崇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正宗,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满族人甚至被汉族人同化。

  其三,有一支心忧天下、具有爱国爱民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队伍,这是贯传中国历史的一根红线,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有一批仁人志士与爱国者,为了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甘愿为民请命,奔走呼号。当外敌入侵,国家陷入危亡之际,为了拯救民族与国家,他们敢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以说是他们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成为民族的脊梁,广为后人赞颂。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范仲淹、张载、岳飞、宗泽、文天祥,明代的于谦、戚继光、郑成功、袁崇焕、史可法,清代的林则徐、左宗棠、严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近代的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秋瑾、陈独秀、李大钊、杨靖宇、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怀,爱国者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可是,放眼世界,像中国这样,一以贯之,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众多仁人志士与爱国者的国家绝无仅有。可以说,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历史现象,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能够历经磨难而不灭,几经沉沦再雄起的奥秘所在。不是么?在历史长河中,有屈原同情人民苦难,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沉吟;有霍去病少年英雄,气贯长虹,面临强敌大声呼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誓言;有李白怀才不遇,身处困境时依然拥有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有杜甫忧国忧民,目睹黑暗的社会现实,低声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叹;有范仲淹心系苍生,悲天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有张载学富五车,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宏伟理想;有岳飞不甘祖国大好河山沦陷,引吭高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气壮山河;有文天祥落入敌手,忠贞不渝,宁死不屈,泰然自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有于谦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国家,在受诬陷时表现出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直勇敢;有林则徐心忧天下,以身许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腔热血;有秋瑾巾帼不让须眉,为救国救民,“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的英武胆气。古道照颜色,自有后来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爱国基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仁人志士与爱国者是受人尊敬的,他们的事迹与留给后人的名言具有撼动人心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与读书人,发自内心地追随他们。古老的中国,正是有了历史上一批批层出不穷的仁人志士与爱国者在关键时刻屡屡挺身而出,才得以使这个国家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循环往复,像一只不死鸟那样一再雄起。

  其四,不向命运低头,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是炎黄子孙能够始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具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甘平庸落后的内生动力。这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出来。在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落后,生存艰难,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同样是神话故事,西方国家的多是求助于上帝,期望上帝保佑,比如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就是如此。而中国则不然,中国的神话故事多是表达人们不屈不挠地同大自然抗争,比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在远古的时候,中国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就顽强地与大自然作斗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格言与警句。比如《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贺诗曰:“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王勃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名言。曹操不服老,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李清照虽为女性,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语,男儿读了后更为励志。还有许多激励人们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格言,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等。这些名言名句在时时刻刻激励着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懈努力,锐意进取。有人说,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奋努力,最锐意进取,最吃苦耐劳的族类。这个说法没有错。看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吧,从1978年的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排名不入流,到2014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超过美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世瞩目,堪称奇迹。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些巨大的成就是中国人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现在的华为公司很有名,在5G领域领先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堪称中国企业的明星。你可知道,华为老总任正非和他的员工们是怎么艰苦创业的吗?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任正非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没白天带黑夜地加班加点。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几乎每个研发人员在办公室都放着一张床垫,凭着这张床垫,累了睡,睡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这就是华为的床垫文化,事实上,华为人就是凭借床垫文化的这种拼搏精神,自1988年一路走过来,获得超常的发展,最后走向世界。像华为任正非这样拼命奋斗的企业家及其员工还有许多,他们是无数中国人为了美好的明天勤奋工作奋力打拼的一个缩影。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人则缺少这样的拼搏精神,他们通常按部就班,一到下班时间,就会停下工作,回到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物质财富是靠人实干出来的,中国人本来就聪明智慧,加上这种举世罕见的拼搏精神,故创造了中国奇迹。

  其五,善于总结,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特质,也是中国与华夏文明潮落复潮起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受各种因素限制,不可能全知全能。睿智的人善于观察总结思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就是荀子说的“君子善假于物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都是在说学习借鉴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善于总结,最善于学习的民族。中国重视自己的历史,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到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每个朝代都有后人编写的历史,合称为二十五史。就对历史的重视程度而言,环顾全球,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国,完全称得上是这个世界具有最完备历史的国家。后代人编撰前朝历史,很重视总结其经验教训,作为后来执政者治国理政的参考。比如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这样。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注意以史为鉴,如秦始皇不体恤人民,实行暴政,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的统治者便吸取教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中国人还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进行改革创新,推进自己的发展。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有赵武灵王学 服骑射的故事,他目睹草原上胡人穿着短小紧身的衣裤,动作麻利地骑着战马飞驰的样子,心生感慨。于是生出改革的念头,遂抛弃中原军队传统的战车战法与士兵身穿的宽大长袖的衣衫,换上胡人的紧身衣裤,建立中原地区第一支骑兵部队,并请胡人加以训练,使赵国军队迅速强大起来。从此,赵国西拒强秦,南抑魏齐,北逐三胡,开疆拓土,赵武灵王因此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英豪。与时俱进,中国历史上发生多次改革与变法,著名的有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这些改革变法革除时弊,采取新政,程度不同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最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因体制僵化,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凋蔽,人民只能维持温饱水平。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学习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利用后发优势,很快赶了上来。在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东西时,我们没有一味地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比如我们在引进西方市场经济的同时,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保留下来,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相结合。在所有制上,坚持国有企业为骨干,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二者同场竞技。这样做的结果,既有民营企业、市场机制的活力,又有国有企业的定力与政府计划的调控与远见,二者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缺少政府干预,经常出现经济危机,耽误了发展,被我们逐渐追了上来。由于我们善于学习创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快速实现了14亿人口规模的工业化,举世震惊。在高科技领域,由于我们善于学习创新,实现了突破,出现了像华为这样在世界上领先的知名企业。这是500年来中国人首次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第一次在高科技领域领先,令国人振奋!

  其六,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华夏一体,休戚与共,造就了延绵五千年不绝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老子主张以“一”为本。古籍《公羊传》第一次提出了“大一统”的概念,唐人颜师古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李斯更是明确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李白赞叹:“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明朝的李贽尊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从古至今,许多圣贤哲人推崇华夏一统,这使得大一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扎下根来。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以来,尽管改朝换代,天下纷争,屡有分裂局面,但是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基调。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远高于像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那样的分裂时期。即便是东晋五胡十六国那样的分裂时期,也发生了像祖逖中流击楫,誓言北伐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分裂不得人心,故有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天下纷扰,战乱不止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在其它分裂时期,都有强有力的统治者出现,最终实现了中国统一。受传统文化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华夏统一是天经地义的,深入人心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就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说法。正是由于大一统的观念占据国人思想的支配地位,所以才有了中国历史上屡次分裂,屡次统一的局面。在当今,台湾还游离在大陆之外,少数台独分子幻想台独。事实上,分裂不得人心,随着大陆的进一步强大,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让台湾回归,从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个规模庞大的富裕强大的统一国家,才能集中资源办大事,造福国民。像现代中国,修建了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八纵八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巨型工程。这放在像新加坡、卢森堡、瑞士那样的富裕小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大一统的意义所在。当前,中国实现了14亿超大规模人口的工业化,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进入第一方队,正在举国上下向科技、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的世界巅峰奋进。可以说中国已经震撼了世界。以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与勤奋努力,加上高效的举国体制,相信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到来!

  2020、2、28

标签: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