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无怨不成父子,无仇不成弟兄”这句话?

纵横百科 273 0

“无怨不成父子 无仇不成弟兄”——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上,不少兄弟父子争夺皇位相残相杀的事,让人不觉得后背发凉,十分血腥。

一、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内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射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的六个儿子,除一人早亡之外,其余五个全被李世民诛杀;齐王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无一幸免,而且其妃子杨氏还被李世民霸占,并与之生下十四子李明。

如何理解“无怨不成父子,无仇不成弟兄”这句话?

二、烛影斧声。烛影斧声是指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赵光义知晓后未召进宫)。两人在议事之时,有人在窗外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趋避之状,又听见宋太祖赵匡胤拿着玉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次日,宋太祖赵匡胤暴毙身亡,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有人说赵光义谋害哥哥篡位,又有说赵光义是以“金匮之盟”(约定兄终弟及的协议)合理合法继位。可是,从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对待三弟以及侄子们的表现来看,他确有杀害哥哥篡位的嫌疑。三弟赵廷美本来受封魏王,可在宋太宗一朝屡受打压,被贬为涪陵县公,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被训斥自杀身亡,一个莫名其妙而死。这些潜在的皇位继承人死光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如何理解“无怨不成父子,无仇不成弟兄”这句话?

三、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皇族内部的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侄子建文帝的统治,自己登上了皇位,史称明成祖。朱棣称帝之后,将侄子统治的四年划归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之内,也就出现了历史上奇葩的,皇帝死了四年,年号仍在用的情况。

建文帝在城破之际,和长子朱文奎不知所踪。据部分专家说,是死在了大火之中,朱棣为了避免落下弑杀皇帝(侄子)的罪名,谎称其不知所踪。也有人说是出家为僧,可是要想逃出去谈何容易。建文帝的另一个儿子,被朱棣囚禁了50多年,释放之后牛马不识,成了一个废人,不久之后也死了。

如何理解“无怨不成父子,无仇不成弟兄”这句话?

四、夺门之变。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明朝代宗朱祁钰时期,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钰的异母兄,当皇帝时期被瓦剌人俘虏)复位的政变。据史籍记载,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朱祁钰正在宫中梳洗,准备上朝,突然听到有撞钟擂鼓的声音,立即问下人:“莫非是于谦不成?”意思是问是不是于谦帮助明英宗复辟了。当时下人惊愕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久就有宦官跑进来说是太上皇(明英宗)复位,朱祁钰连说:“哥哥当皇帝了,很好,很好。”然后喘了几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面朝着墙壁睡下,不久就暴毙而亡。关于朱祁钰的死,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被宦官勒死的,甚至有人说是是被毒死的。

如何理解“无怨不成父子,无仇不成弟兄”这句话?

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背后,都是森森白骨、血泪成溪!而身处王室的人总是为这皇位自相残杀。抛却了手足之情甚至连孩子父子都利用,都是被权位蒙蔽了内心的人!

标签: 南宫复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