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人家李景隆在洪武年间是实打实地凭自己的功劳升的官。
《英雄记》曰:
初(孙)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馀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轸字文才,性急,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诸将闻而恶之。军到广成,去阳人城数十里。日暮,士马疲极,当止宿,又本受卓节度宿广成,秣马饮食,以夜进兵,投晓攻城。诸将恶惮轸,欲贼败其事,布等宣言“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便夜进军。城中守备甚设,不可掩袭。於是吏士饥渴,人马甚疲,且夜至,又无堑垒。释甲休息,而布又宣言相惊,云“城中贼出来”。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行十馀里,定无贼,会天明,便还,拾取兵器,欲进攻城。城守已固,穿堑已深,轸等不能攻而还。这吕布还不是孙坚的内奸呢,一旦有心捣乱,都能把没遇到敌人的董卓军弄得一团糟。如果李景隆是内奸,且不说带兵投敌了,像吕布一样捣乱总可以吧。李景隆带的是互不熟悉的五十万大军乌合之众,后勤不力缺衣少食,想煽动兵变何其容易,但他竟然一路推进到敌方老巢还形成围攻,甚至还一度攻了进去。后来朱棣还曾经攻打李景隆中军不入。瞿能攻进城那次,因为官军没有合练过,其他军队和瞿能不熟,若是其他军队争功不配合,瞿能也只能提前领盒饭。
主要还是朱允炆的领导责任。
当初朱允炆对皇爷爷提出过自己担心藩王造反,朱元璋问你打算怎么办,他说先礼后兵,朱元璋觉得这么做就没问题了。但事实上朱允炆削藩都是直接兵,从没按自己之前说的那样先德化。
前期坐失良机,有机会扣押朱棣儿子,有机会提早动手,就是不动,动了其他人,等于提醒朱棣:只要还想活命,就赶紧造反。
然后又所托非人,张信倒戈,还没开打就送了张昺谢贵葛诚等人头。 等慢慢的朱棣人多了还得到外挂朵颜三卫,急于擒杀朱棣求富贵的人就少了,观望和倒戈的人就多了。朝廷和燕军相持时间一长,量变引起质变,朱允炆就不再有全国敌一隅的碾压优势了。朱元璋的儿子辈兔死狐悲心向朱棣很正常(参考刘彧刘子勋之争),孙子辈里寄予厚望的晋王全程不在线。
耿炳文的善守不善攻让朱允炆难以满意,有战绩的徐辉祖又因为是朱棣的妻兄而不被信任,换成了李景隆。
虽然方孝孺等人曾以七国之乱失败给朱允炆打气,但就他那套君臣班子,就算天上掉下十个周亚夫而且全在他这边,也都被那几位文官弹劾死了。讽刺的是,方孝孺以前还写过一篇讽刺自以为知兵者的故事。更讽刺的是,徐辉祖得不到信任,徐增寿却顺当地做着内奸。
对了,还有那句著名的“别让我有杀叔之名”。流传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的确不忍杀叔。我觉得也未必说不通,因为已经逼死了一个湘王了,虽然湘王的谥号是戾,不像朱允炆有愧疚的样子。一种是暗示在战场上杀死朱棣,别让朱允炆活捉了他从而不得官宣判叔叔死刑。但如果是这种情况,还不如不说呢,人家梁元帝想杀侄子萧誉、侄孙萧栋、弟弟萧纪的时候,都对手下交代得很清楚,不要活的,手下也没会错意,梁元帝根本不需要挥泪审谁斩谁。近一点,他皇爷爷朱元璋本身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当初以一副“他有大罪,我不忍也不想杀但不得不杀”的姿态杀了红巾军老将邵荣,彻底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朱棣杀奔南京以前,山东的城池往往即使被燕军攻占也很快被收复,但事实上,朱棣已经主宰了战局,盛庸、铁铉已经陷入被动。等朱棣渡江,梅殷不知道在干什么,陈瑄率水师倒戈,朱允炆终于发现了徐增寿是内奸,然后……审也不审,问也不问,直接杀了。
用网友的话说,朱允炆这个皇帝也是当得相当的不容易,遍地都是生路,他硬是自己开发出了一条死路,然后走完了。
标签: 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