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大明从此由盛转衰了吗?

纵横百科 136 0

首先要纠正题主的说法,夺门之变不是朱祁镇发动的,应该是在石亨和曹吉祥的发动下,在徐有贞的策划下,他们把朱祁镇从南宫里请出来登基。在整个过程里,朱祁镇都是被动接受的,没有主动谋划过。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大明从此由盛转衰了吗?

朱祁镇和朱祁钰谁是良币谁是劣币?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从结果推导原因。如果一个皇帝被认为是明君,人们就会从他的生平中找出许多符合明君的例子,反之亦然。这样做的结果有失公允,亡国的不一定就是昏君,同样所谓的明君就不做坏事。

说到朱祁镇,因为宠信王振,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大败,皇帝本人也被俘,所以人们认为他一无是处,是个昏君。其实仔细梳理会发现,在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太祖朱棣时期的明军了,战斗力低下,例如,成国公朱勇率4万人(其中有3万骑兵)在鹞儿岭阻击瓦剌军队时,也先也只有骑兵2万,此战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朱勇带领的4万人全军覆灭。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大明从此由盛转衰了吗?

鹞儿岭战败至少反映出2个问题,一、明军将领的指挥才能不足,二是战斗力下降的厉害。这也应该是土木堡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朱祁镇不信任大臣武将的原因,不在他本人而是文臣武将自己造成的。举两个例子:

1.朱祁镇刚即位时候,正统元年(1436)十二月,9岁的英宗主动要求向久经沙场的张辅学习打仗的本领,张辅却抗命不遵,不予理会。反映出张辅对英宗治国才能培养的漠视。可以说张辅此时的不作为,埋下了英宗不信任他的种子,成为土木堡之变时的祸根之一。试想,如果张辅认真教导英宗军事,一可以增长英宗的见识,不会犯后来土木堡之战中的错误,二可以赢得英宗的信任,在土木堡之战时,就不会沦为随从,能参与到军事指挥上,有可能避免英宗被俘的发生。从这一点看,张辅也要为土木堡之变担上一份责任。

2.正统元年(1436)十二月,英宗命代理兵部尚书王骥汇报西北军情,结果王骥置之不理。年幼的英宗十分恼火,当面召见王骥,责问他:

"边情紧急如此,尔等何故迟延不议?欺联年幼邪?"

——《明英宗实录》意思是说,军情这么紧急,你们为什么拖延不商议汇报,欺负我年幼吗?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英宗虽小,却也心系国家,然而没有人把他当回事。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大明从此由盛转衰了吗?

从文武大臣对待英宗的表现看,他们在土木堡的责任也不少。

再说说景帝朱祁钰。人们对他的评价高源于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其实此战的最大功劳应该归功于于谦。

朱祁钰在位不长的时间就暴露出他的贪权的心态。他多方阻挠从瓦剌迎回太上皇。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也先表达了送英宗回京的意思,愿意与明朝讲和。朱祁钰派使者李实出使瓦剌,带去的敕书里却没有迎回太上皇的只言片语。李实只能探望了一下朱祁镇就回去了。

经过近一年的扯皮,英宗才回到了北京。他回到北京的待遇是被圈禁在南宫,不仅不能出门半步,连平常的开销都要靠钱皇后做针线活补贴。在瓦剌时,也先除了按时送牛羊之外,还经常送他野味,甚至要将女儿嫁给他。朱祁钰的表现不如一个外人。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大明从此由盛转衰了吗?

此外,朱祁钰改立太子的做法,也使他失去了臣民之心。

所以说,景帝朱祁钰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再次登基为帝,无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谈不上,只能说是由明朝初期向中期的转折点。

标签: 万历三大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