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服饰宽大,战国时此国向一外族学习,竟改变中国人的穿着风格

纵横百科 55 0

中国古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要考虑是否合乎礼节,就连穿衣戴帽也不例外。从古人发明的第一枚骨针,用以缝制出最古老的衣裳开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间相互影响,但又保留各自原有的服饰形制。

而这个变迁中,战国乱世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期。

约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号召全国人民改穿胡服,学习骑射。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天,他对楼缓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做事多不方便啊。楼缓把话接过去,说:“还浪费衣料。”

赵武灵王把袖子晃了晃,下摆兜了兜,说:我打算仿照胡人(西北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风俗,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儿的短褂,腰里系叫一根皮带,

赵武灵王说:是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就是有马,也只知道用马拉车,不会骑着马打仗。我打算穿胡人那样的衣服,像胡人那样骑马射箭,那多灵活啊!楼缓听得来劲,就去告诉肥义,肥义也很赞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楼缓和肥义都穿着小袖子的短战衣出来。一些大臣瞧见他们这个样子,吓了一跳,还以为赵武灵王跟那两位大臣犯了疯病呢。赵武灵王把改变服装的事宣布后,大臣们觉得这太丢脸了。这不是把中原的文化、礼仪都扔了吗?可是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不可。他拿出种种理由把他那个最顽固的叔叔公子成说服了。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

赵武灵王第二件向胡人学习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工夫,赵国的树兵就训练成了。军事改革后,赵武灵王家自把临近的中山国从魏国收服过来,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的几个部族,接着打发使者去联络秦国、韩国、齐国、楚国。赵国就这么强大起来了。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不但林胡、楼烦都被收服,赵国还扩张了势力,北边一直到代郡、雁门,西边到云中、九原,一下子增加了好些土地。

接着,赵武灵王打算到秦国去摸摸底。那国内的事由谁管呢?他见小儿子很能干,就把太子废了,传位给小儿子,这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己改称为主父。赵主父拜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大傅,公子成为司马,封大儿子为安阳君。国内的政权布置妥当之后,他要动身去考察秦国的地理形势,还要去探访一下如今在位的秦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一个人。

泰昭襄王问他。:你们的君王老了吗?他回答说:还正在壮年。泰昭襄王就问:那为什么要传位呢?他回答说:我们的国君叫太子先练习练习。国家大权仍然在主父手里。

秦昭襄王跟这位使臣赵招瞎聊天。他问:你们怕不怕秦国?使臣赵招说:怕!要是不怕,就用不着改革服装,练习骑马射

秦昭襄王的手下就把他带到秦昭襄王跟前。秦昭襄王问他:你既是使臣赵招,那么上次见我的那个使臣又是谁呢?

赵招说:是我们的主父。他想见一见大王,特意打扮成使臣的样子。他嘱咐我留在这儿给大王赔罪。

秦昭襄王咬牙切齿地说:赵主父骗了我!便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三千精兵,连夜追上去。他们追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的使臣已经出关三天了。白起白跑一趟,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秦昭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那个真赵招也放回去了。

赵国的改革,增强了合纵国联盟的力量,对秦国也是一种威慑。同时,赵国的改革,对中国人的衣着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