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心中仍有分封之念,与刘邦的政策大相径庭,悲惨结局已是必然

纵横百科 30 0

  在汉初三杰中,韩信的下场最惨,他的结局,让人们都感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也让后世很多人有意养寇自重,以免如此悲剧。与韩信几乎同时的王翦和萧何则以“求田问舍”的自污方式保全了自身,可惜,即使韩信也像他们这样,也未必能逃脱最终被杀的悲惨结局。

  事实上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时就已经丧失了兵权。此后多年,直到被杀,韩信都是光杆司令。

  自污也没有用。萧何可以靠自污自保,是因为他当时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有必要通过作践自己,向刘邦证明,自己这个丞相对汉室没有威胁。也绝无二心。

  而韩信被刘邦降为淮阴侯后,就丧失了人身自由。此后多年,韩信一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与外人有联络。

  作为“笼中鸟”,韩信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自污向谁表明自己对皇帝没有威胁。大家都知道他的处境。如果他自污,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让别人浮想联翩。

  当然,这也不是说韩信就必死无疑。如果韩信能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安心于就只做一个侯爷,和大家打成一片,刘邦倒是真有可能考虑放他一条生路。

  韩信

  因为韩信不是丰沛系出身,也不是功勋系。他入圈较晚。正式加入刘邦集团,并成为核心成员时,已经是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后了。所以韩信从一开始,就不是刘邦嫡系。他的定位本就不是模范忠臣。

  而且,韩信自己也没想过成为谁的嫡系,更没想过当谁的模范忠臣。

  很多人常说,韩信忠于刘邦,可刘邦却辜负了韩信。刘邦是小人,白瞎了韩信的忠诚。

  这种话有道理,但又不全对。

  因为世人对韩信的评价是“国士无双”。韩信也一直以春秋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对刘邦的忠诚,夹杂了太多东西。这其中,也许有愚忠,但占比肯定不大。也有肯定知遇之恩,但占比肯定也不大。真正让韩信能够在关键时刻不背叛,支持刘邦的原因,是韩信身为没落贵族,希望自己能从一而终,成全自己一世名节的心理在影响他的决断。

  他早年在项羽军中待过一段时间,不受项羽重用。然后,他就跑路了,投奔了自认为会重用他的刘邦。

  但在刘邦军中,他起初也不受重用。见自己还是混不出头,他又走了。是萧何苦头婆心才把他劝回来。

  韩信

  由此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的人生追求就是靠自己本事,辅佐赏识自己的老板打天下。自己按劳分配,当个小王爷。然后自己称王一方,定期向领导上贡。

  他当然不会背叛领导。但是他也不想成为谁的附庸。

  他打心眼里就觉得,天下应该分封。认为刘邦就应该把天下分封给有功之臣。而自己作为军功第一人,在汉军之中威信仅次于刘邦的第二人,理应当王!

  他自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春秋战国时代,大家不是一直就这样的吗?

  而韩信的理念,刘邦清楚吗?刘邦当然知道了。他在汉中与韩信讨论天下形势时,韩信就已经清楚表达了自己想法:“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这种理想,明显与刘邦是背道而驰的。

  在刘邦心里,所有人都是给自己打工的。韩信业务能力很突出,战功很大。自己可以多赏点钱。但韩信要封王,这就让刘邦感到很过分了。

  刘邦

  不过,虽然有理念冲突。可刘邦依然愿意用韩信,还设坛拜将,不拘一格地直接提拔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曾对刘邦说过,“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刘邦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尽管韩信的理念与自己不一样,他也愿意用韩信。并且还准许韩信分兵,独立出去,自成一派,不用受自己节制。

  估计刘邦起初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想到韩信那么快就跟自己摊牌。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汉军兵出陈仓,正式打响楚汉战争。短短三年后的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当韩信打下齐地后,立即派人找刘邦请封,表示自己想当假齐王。

  这让刘邦很意外,甚至可以说是猝不及防。

  在韩信自己看来,封王要求并不过分,所以他提了。而由于理念冲突,刘邦一听封王要求,当即就瞬间暴怒,差点要坏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一场风波,总算被平抑。

  刘邦

  然而从这时候开始,刘邦和韩信原本就存在的理念冲突开始摆上了台面。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矛盾已经到了无法避免的地步。

  后来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派人约韩信和彭越助战,两人都不来。刘邦很生气。但受形势所迫,刘邦也意识到,不封王,是不行了。不封王,手底下的悍将都不卖命。

  于是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后,刘邦狠下心来也封彭越为王,还帮英布恢复了地盘。有了这个基础,垓下之战,汉朝才终于定鼎。

  天下平定之后,刘邦立即翻脸不认人。他做了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韩信兵权,然后改封为楚王。

  他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异姓王就不该存在。

  其实这本来就是刘邦一直的理念。只是当时的异姓王都没有意识到刘邦消灭异姓王的决心有多强烈。

  在韩信看来,楚地远比齐地要穷。而且齐地经营已久,刘邦把他改封到楚国,他肯定很不高兴。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刘邦的决心。当楚王,他心里也能接受,毕竟自己还是王。他也就忍了。

  韩信

  然而没过多久,韩信又被降为淮阴侯,此时的刘邦很满意,目的达到了。韩信则终于无法接受了。

  韩信死前,曾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不甘心。而在韩信哀叹期间,彭越造反被刘邦拿下。

  一些汉廷官员上书,请求刘邦处死彭越。刘邦想了想,还是赦免了彭越,只将其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这时候的刘邦应该是真心希望韩信和彭越能接受现实。不要想着当王了,就像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一样,安安稳稳当个侯爷,偶尔入宫,回忆峥嵘岁月,把酒言欢,一起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也挺好的。

  只是韩信和彭越无法接受。

  彭越在流放的路上,正好“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原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吕后表明面答应下来,回去就骂刘邦犯傻,“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

  彭越

  结果,彭越最终被吕后设计,又以谋反罪名抓了起来。廷尉王恬在吕后授意下,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批准了,于是彭越全家被杀。

  彭越死后一年,韩信的埋怨被人检举揭发给吕后。然后,他就死在了吕后手上。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史料记载“且喜且怜之”。

  吕后杀韩信,没有刘邦首肯,是不可能的。但听说韩信死了,刘邦心里也很不好受。

  他不杀彭越,架空韩信,就是希望他们能接受现实。只是无奈,大家理念不合,被拿下的韩信、彭越不愿接受现实。刘邦再想到自己垂垂老矣,太子年幼暗弱,而韩信才三十多岁,身强体壮,还能活很久。种种现实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那位兵仙,无双国士,大将军。那位游击战术创始人,梁王爷。都不能留!杀了吧,都杀了吧。

  以韩信晚年的处境而言。主动交出兵权,且故意贪腐,没有任何意义。刘邦会默许吕后杀韩信,是因为韩信的存在就是威胁。

  韩信

  大将军不是丞相。后者如果清誉不好,是不会有人心的。而大将军不需要清誉,能打胜仗即可。将士们还在乎大将军的清誉?

  而且,韩信还总是心有不甘,不愿意面对已经是事实的现实。周勃、灌婴与他同列,他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他去拜访樊哙,后者行跪拜礼,恭迎恭送,他却自嘲“生乃与哙等为伍!”

  他不愿意自降身份,不愿意与他瞧不起的莽夫们打成一片。这就很尴尬了。这等于是向世人表态,他仍然心有不甘,心里有委屈。

  刘邦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他也不是屠夫。后人常把刘邦和朱元璋划为一类人。这明显就冤枉了刘邦。

  韩信死后,刘邦派人抓来蒯通,质问他:“若教淮阴侯反乎?”蒯通说:“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

  刘邦知道后,就放了蒯通。

  刘邦

  这说明刘邦还是个讲道理的人。

  韩信的凭恃,是他的军事才能,这是藏在他脑子深处的玩意。毁不掉。除非把他杀了。

  刘邦本不想杀韩信,他希望韩信能按照自己给他的剧本活着。可韩信又不愿意,他不愿意自己就这样活着。那没办法了,刘邦只好默认吕后毁掉韩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