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子豆腐

纵横百科 133 0

  提起堪称继中国“火药罗盘,活字印刷,造纸”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豆腐,其文化故事多多,趣闻多多,豆腐美食更是多多。我曾寻根求源尝过豆腐老祖淮南王刘安始作的“石膏寒浆”-------“八公豆腐”,曾慕名尝过安徽“腊八无闲妇,家家晒豆腐”的“腊八豆腐”,曾尝过“金边镶外,银白其内”的王致和豆腐,还猎奇尝过“周身白毛”鲜嫩极致的“徽卅毛豆腐”,还探趣尝过毛 赞好的湖南“火宫殿臭豆腐”,尝过享有“东坡素肉”盛名的东坡豆腐,更有妙趣千秋的明太祖朱元璋留恋的“翡翠白王汤一青菜煮锼豆腐,”乾隆爷撰联赞誉“红嘴绿鹦哥,清香白玉板”的村姑菠菜豆腐汤……我品尝过天南地北无数的美味豆腐,都曾无数次在我齿隙舌尖留下了难忘的美食记忆,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儿时吃过的巴楚橡子豆腐。这记忆始终似游子眷念慈母那么深情,象初恋之吻那般耐人回忆。

  橡子豆腐是巴楚人家特有的风味食品,制作橡子豆腐的食材是橡子。橡子是花栎树的果实,花栎树是生长在巴楚大地上最常見的乔木,又称橡子树。因橡子形若蚕茧,故橡子又称栎茧。这橡子可是比小麦,水稻资格老得多的人类粮食。据古籍《庄子.盗跖》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晒木上,故命之有巢氏之民”。这段话告诉我们,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有巢氏年代,有巢氐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位列五氏之首,被誉次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即从人文始祖时就有了橡子,且一直是人类重要食物。

  再追溯到唐朝,橡子还曾是民间“三冬粮”。唐朝著各诗人皮日休曾在《橡媪叹》诗中写道:

  “秋深橡子熟,散陪榛芜冈

  怄怄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冬日方滿筐

  几曝复几蒸,用着三冬粮”

  千百年来,每到深秋,巴楚山民们便背起背篓,爬坡上岒去栎树丛林中采集橡子,他们将采回的橡子晒干,砸破除壳后,水泡三天,合水磨成浆,经家户最原始的方法将橡子浆过滤,沉淀,水漂,脱色去涩,自然晒干,硏粉,方制成橡子粉。将橡子粉加适量水,充分加热,搅拌,熬成一种半透明浓稠液,待其完全冷却后,改刀成寸見方大块,置水中,檺子豆腐即制成。

  初做的橡子豆腐呈红棕色,必须经过再次水漂,除去所含的单宁,否則涩口。经水漂后,色泽约淡一些,其口感却更好。橡子豆腐有一种天然原始野性的清香,微甜。用其煎,炒,烧,焖,焗皆随心入味,进口细腻,滑爽,又带韧劲和胶原弹性,尤以改万成麻将块,拌以麻辣响油,酱油花生碎,香菜末,其口感更佳。五有宣员城区燕莎酒店将橡子豆腐推陳出新,拌入肉松,香菜,木姜子,口味新奇而入选湖北楚菜大典。

  我从小就喜欢吃橡子豆腐,特别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时期,在粮食不够吃,搞瓜菜代时,橡子豆腐特受欢迎,又爽口,又饱肚子,又有营养,真是好东西。那时,家家户户捧着土缽子吃人民公社大食堂。公社食堂偶尔卖一次橡子豆腐,消息传出,大人小孩全家出动,头天晚上就提前到食堂窗口排队。大家有的搬板凳,有的拿椅子,有的搁篮子,有的放烧箕,还有做搬石头,撿砖头排队。那时我们正十来岁,玩性大,排队熬夜受不了,又不敢离队,离了队,后面的人不承认怎么办?我们就想办法把板凳,篮子,烧箕,砖头,石头上貼上或用粉笔写上自已的名字。后来在食堂排队的次数多了,这些板凳,烧箕,石头,砖头……都成了一些孩子的专属名字,这“张石头”“李砖头”“王板凳”“赵篮篮”……这些渾名,就是那时逗乐取出来的,一直叫到今天。現在回想起儿时到公社食堂排一夜队,就为买一块橡子豆腐,虽然很清贫,但大家却苦得很平和,因为那时,大家一样穷,没人搞特殊,就是当时家住在人委县宿舍,住在公安局的干部子女都得排队,一样熬夜,谁也不能多买一块,大家同甘共苦,虽苦亦乐。

  我喜欢橡子豆腐,不仅仅因为它是巴楚人家极有风味的传统美食,还因为橡子豆腐是一种降低高血压,减少人体胆固醇,美容美肤的保健食品。经长期实践征明,多吃橡子豆腐对长期接触铅等重金属作业人,能起一定抵抗缓解侵害的作用,橡子豆腐还对糖尿病,红眼病,咽喉炎,麦粒肿,胆囊炎,小便赤黄,有一定食疗功能。

  我喜欢吃橡子豆腐,特别是在仲夏的晚上,当窗口一轮月芽斜挂,放眼四野螢火虫飞耒飞去,房前屋后池塘蛙鼓陣阵,蟋蟀弹琴和声,一家人在梨黄的灯光下,坐着木背椅,围着竹圆桌,摆酒临风,摆一盘油炸花生米,端上一盘橡子豆腐,其色泽琥珀油亮,呷一口苞谷小曲,吃一块十像子豆腐,顿时滿口凉津津,麻楚楚,辣呼呼,酸溜溜,甜絲絲,蒜浓浓,葱香香,情酥酥,怎不令人其喜洋洋,宠辱皆忘,暑气顿褪七成,心瞬间就清爽了八分。

标签: 有巢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