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对应神农氏时代,黄帝四方征战一统华夏

纵横百科 116 0

  石家河文化对应神农氏时代,黄帝四方征战一统华夏

  (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是炎帝神农氏之都长沙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礼.祭法》以烈山为厉山)有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柱为后稷,自夏以上祀,草实日蔬)”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稷,田正也,有烈山氏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礼记·祭法》说:“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为稷”。

  《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

  《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管子·轻重戊》记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

  《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路史·后记》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

  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

  古文献记载,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炎帝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

  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

  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

  《衡湘传闻》曰:炎帝都长沙,凡七世,城在湘阴之滨,盖榆罔徙都空桑,一世而亡,衡湘弗传之耳。

  《衡湘稽古》云:“嫘祖从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嵝有嫘祖峰,上有嫘祖之墓,谓之先蚕冢”

  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 

  王象之编著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更为具体:“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

  湖南株州地区之所以有底气争炎帝故里,很大可能是因为这些文献的记载。其中,《衡湘传闻》与《衡湘稽古》是明清时代文献。我认为,这里的衡湘,实际上应该在江汉平原,而不是湖南。湘这个概念,其实应该是襄,本是指汉水下游的一条分支。但是后来,襄这个地名被人到处搬,北面搬到襄樊,南面搬到湘江。

  这些文献记载,神农氏曾经在长沙建都,湖南确实有长沙地名。这个地名甚至秦汉时侯就有了的,相关的,还有广西的桂林象郡,都是秦汉时就有的地名。广东省这边还有番禺南海珠江羊城这些地名,都与中国远古历史有关,但这些地名却不知何时搬到广东来的。

  随着长沙地名被人搬到湖南,湘江也就随即被指认出来,但湘江被人普遍认可在湖南,很可能是唐宋以后的事了。因为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并末提及这附近有洞庭湘江。

  其实很多地名的搬迁未必是民族迁徙造成了,而是后世统治者胡乱指认。例如汉朝指认新疆和田南山为昆仑山,昆仑山这是汉武帝乱认的,也许先有少部分移民先搬了地名,只是他们自说自话,别人并不认同。一旦得到官方确认,便因讹成实了。

  史书记载,炎帝葬茶陵。似乎说的是现在的湖南省茶陵县,但真是这样吗?首先,茶字是什么时侯才有的?远古时代没有茶字,只有荼字。查史书记载,汉朝在西元前202年设置荼陵县,属于长沙诸侯国管辖。隋朝取消荼陵县,和湘潭县合并叫湘潭县。 唐朝在西元621年重新设置荼陵县,唐朝有人减少一横,变成茶陵县。

  所以,一些史书里说炎帝死葬茶陵,这个茶字是错别字。炎帝死葬之地,不是茶陵,而应该是荼陵,荼是啥?夏时有涂山氏,这个涂山跟炎帝死葬之地荼陵,尽管未必是同一回事,但显然是同源的。

  荼是汉语词汇,多音字,可读作tú或者shū,曾出自《荀子·大略》,原意指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古同“涂”。这个线索非常重要,荼字,原来还有Shu音,sh 与 d 互换,这不就是蜀吗?涂山氏,就是蜀山氏。山海经记载:南岳取州山女,其实是“南岳娶蜀山女”。蜀,在湘语里读作 zhou,荼陵,就是蜀陵,就是州陵,战国时侯的州陵在湖北洪湖地区。

  炎帝死葬之地荼陵在哪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湖南的那个茶陵县就是远古荼陵。我认为,不管是湖南的荼陵,还是四川的蜀,都是假的,都只是后世移民搬过去的地名。

  另一个观点,夏代的涂山氏族群似乎居住在安徽省蚌埠地区,如今当地怀远县还有涂山的地名,这样远古涂山又似乎又在安徽了。可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地名,它才会被移民向外到处搬,秦朝以前中国还没有统一文字,有许多证据可证明荼、蜀、涂、州是同一个词,远古时代应该曾经指称同一个地方。

  那么安徽的涂山,湖南的茶陵,四川的蜀,河南的周口,哪一处才是真正的荼陵所在地呢?不如求一下它们的几何中心,我确信真正的荼陵应该在江汉平原。

  忘了说了,陕西还有一个周原。这个周原都应该是个远古概念,山海经记载的西周之国,就是夏代以前的那个周原,应该在湖北江汉平原,也就是战国时候的州国,这个州国后来让楚国灭了。

  战国时候,江汉平原属于楚国,那么楚国是这些文明的继承者吗?恐怕不是的,至少不是直接继承者。怎么说呢?我认为,楚国的远祖只不过是汉水中上游的一伙山戎,他们占领了江汉平原后,就把江汉平原古国的家谱跟自己的家谱合并了,换言之,他们抢了江汉平原族团的祖宗。

  神农氏姜姓,现在公认的观点是,神农氏起源于古羌族。古羌人会养羊。调查中国羊骨遗址的发源地,寻找古羌族的故乡在哪里。

  现在国际上有一个说法,世界上家羊的起源地在伊朗,这里能找到万年前的以羊骨为主的遗址,而中国遗址发现羊骨的地方偏晚,而且早期的遗址发现羊骨的并不多。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唯有龙岗寺遗址中羊骨数量可观,其中半坡类型文化层羊骨数量居同期几种家畜之首。遗憾的是至今未见正式的动物考古学报告发表,不知其中多少是山羊,多少是绵羊,抑或全都是野生的羊亚科动物。此外部分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有少量可疑的羊骨出土,但大多数遗址中并没有羊骨。

  我从直觉判断,中国家羊的起源地,很可能就是龙岗寺遗址。龙岗寺遗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汉江南岸,距汉中市中心城区3.5公里。龙岗寺遗址是汉水流域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和新石器时代,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接近六千年。

  我认为,不管中国的家羊是不是来自西亚的伊朗,至少,中国羊骨遗址的源头在汉水中游的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所以我们没必要断定伊朗才是中国古羌族的起源地,而应该认定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就是中国古羌族的源头。

  龙岗寺遗址在汉水南岸。从距今五千年多前起,古羌沿着汉水西岸南下,到达江汉平原,占领了当时的文明中心,汉水以西的阴湘城遗址、马家垸遗址以及城河遗址等一系列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

  古羌是远古西戎。入侵农耕区摇身一变,就成了农民,神农氏是羌姓,战国竹简称他神戎氏。后来他叫神农氏,成了中国农耕的鼻祖,其实那支古羌确实学会了种地。

  古羌沿着汉水西岸南下,到达湖北荆门,很可能在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建都。史书记载,神农氏建都称陈,有的文献记为长沙。陈与长沙的含义,我认为取自远古时代的沧海,太昊伏羲氏时代的陈仓,又称辰丘。神农氏建都辰丘,这里也是远古神州。

  神农氏之都长沙,我认为就是湖北沙洋城河遗址。五千年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神农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肇始人之一,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这么关键的人物,他的活动,不可能没有遗址。史书记载,神农氏建国造城。所以神农氏之都长沙,必定是赫赫有名首屈一指的大遗址。五千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非城河古城遗址莫属,不是神农氏之都又会是啥呢?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位于沙洋与荆州间的长湖上。长湖,你没看错,就是长湖。这里的一大片水体,现在称长湖。五六千年前,这里可能不是湖,而是海。长海,或辰海,是不是很熟悉?这不就是远古沧海吗?沧海桑田的典故,原来来自这里。

  史书记载,神农氏筑城。湖北沙洋城河遗址,五千多年前的城市,面积百万平米,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良渚古城始建于4500年前,而湖北沙洋城河古城始建于五千多年前。良渚古城最早的地层只有五千年,城河古城最早的文化层始于大溪文化,超过六千年。总体上来说,城河古比良渚古城的建城时间至少早五百年。中国其他地区的远古城市,陶寺遗址、石卯遗址晚多了。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城河村。1983年发现,2007年发掘。面积为100万平方米,为大型城址,且护城河、城壕、城垣保存比较完整。最近重新发掘这个古城,说现存面积只有七十多万平米了。似乎附近曾修路,就算修路,也应该绕开这片地方。说明城河遗址发现之初,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由于之前的条件所限,学术界仅仅对江汉平原最大规模的石家河城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大量中小规模的城址一直没有开展过持续的聚落考古工作,从而影响了屈家岭古城网络体系的整体研究。为弥补这一缺憾,2012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开展了系统发掘和持续研究。

  长达7年的考古工作表明,城河遗址的目前保存面积约70万平方米。作为屈家岭文化在汉水西部的一个区域性权力与信仰中心,它以体量宏大的城垣、规则有序的水系、引人关注的大型院落建筑、葬俗独特的墓地等一系列相关遗存,再次实证了5000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成就。

  2017年底,由于一次偶然的、巧合的,却极为关键的勘探,考古队在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发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墓葬。随后,确定了整个墓地的墓葬数量不少于235座。遂于2018年3月开始系统发掘。根据勘探和发掘情况,墓地东、西、南界已明确,北侧仍存在大量墓葬。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有着明显的规划和布局。估计这个墓地的墓葬其实超过三百多坐,很多还没发掘。专家认为,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

  与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的新疆小河墓地比,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城河遗址的王家塝墓地的墓规模与小河墓地相当,而它封存的历史较小河墓地长了两三千年。

  新疆小河墓地为什么引发全世界关注?因为人们想通过这个遗址证明中国文明西来。但是城河遗址的墓地跟小河墓地的规模相当,时间却早了两三千年。到底谁是谁的文明源头呢?

  城河遗址与王家塝墓地的发现,让人们对屈家岭社会发展程度有了新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和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扩张提供了新的基点。城河遗址发现的黄土台、筒形器、四耳器等祭祀遗存,表明屈家岭文化古城有着共同的祭祀、信仰体系。规划有序的大型城垣和人工水系,显示了屈家岭先民在对抗自然、改造大地过程中的决心和能力。

  墓地中出土的直壁圈足杯,在庙底沟类型末期到仰韶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是屈家岭文化扩张的典型例证。大口缸在大中型墓的出现,独木棺在大墓中的流行,以及钺在大墓中的显著地位,则表明屈家岭文化社会上层广泛参与了周边地区的深入交流。这些现象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间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极大参与了史前中国的形成过程。

  有记载采访当地的村民,62岁的原城河村6组村民周远忠说,“从记事起,我和小伙伴们就在城墙上玩耍,城墙和成材的松树一样高!”“一圈城墙围出了一座城,面积不比有的县城小,好气派呀!”

  这座水稻田里的“城市”,被周边村民称为“城河城”。这样命名有何来历?有记者也采访了多位村民,答案却似乎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

  67岁的龙垱村3组村民赵承金的回答最为典型:“城市”自记事时就存在了,大家口中只分“城里” “城外”,城墙是挖护城河时的土堆成的,护城河依城而建。“护城河叫啥名”?干脆以城命名为“城河”;“这是什么城”?大家又以河的名称“城河”来命名城市。

  这个遗址被人称为城河城,可能大家都理解不了,如果换个思路:这个地区古称沧海,这条河古称长河,这个古城,实际上就是远古长沙。后世就写为陈。远古时代还没有统一文字,地名在经历战乱沧海桑田之后,不仅读音有所变化,写法也会发生一定变化。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现在这里名叫沙洋,很可能之前有一条流沙河。湖北沙洋,就是流沙河泛滥形成的海洋,后来干枯了,就被人称为流沙。这条流沙河原是汉水故道,古时曾是汉海。由于汉水下游人们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将汉水堵塞,迫其改道,形成流沙地貌,所以又曾称瀚海。

  流沙与瀚海都曾经是非常重要的远古地名,很多古文献都提到这两个地名。汉朝司马相如有《大人赋》:“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感觉一下,是不是很像说的是湖北汉水下游沙洋地区在远古时的地况地貌。

  炎帝魁隗氏政权可以对应屈家岭文化,炎帝神农氏政权对应的应该是石家河文化。神农氏的出生地在潬渚,对应的是湖北荆门地区汉水以东的找鹰台遗址。但是神农氏建都的地方却在汉水以西湖北沙洋地区的城河古城遗址。原来湖北沙洋的城河古城本是炎帝朱襄氏时代诸侯夙沙氏之邑,后来夙沙氏内乱,其民自攻其君归附神农,神农氏入主夙沙,并在此处建都,此即神农氏之都长沙。

标签: 神农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