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班布尔汗的《宣扬爱要比宣扬恨有助于民族团结》,不能不为之叫好。这份显是经过认真的思考与检讨的,关于国内民族历史的文章是煮史中关于国内各民族关系讨论少见的平和、周密而有理性,更难得的是毫不隐晦的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这份胸怀确有草原汉子的光明磊落之气。
宣扬爱而不是宣扬仇恨,完全不是要在研究中故意掩盖、扭曲历史史实,而只是在历史教育及大众媒体宣传时有所侧重。说的白一些。就是把各民族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事情多多宣传,而民族间互相仇杀的历史则尽量避免突出(注意,这绝不是指可以此为理由,完全略过不提,当然就更不是要故意扭曲历史)。这是不是掩耳盗铃?完全不是。
史版的朋友们大都学识渊博,自然明白历史不是一条斗争线的简单发展,它是极为复杂的,而几千年来环境、气候、技术水平等等不断发生的剧烈的变化,使得它更加变化无常。看待历史问题,是没有一套永恒不变的既定标准。很多历史要能比较客观的认识,必须对各种条件都有认真的研究,否则可能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可惜,我们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划给历史教育太多的时间,供认真研究历史细节,所以只能是选择一些重点。这时就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突出哪个重点,是交流还是交战?国家选择了交流,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决择。
研究、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少数人可以仅仅出于爱好,但它真正对于社会的功用应该是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帮助现在的人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一定程度的隐恶扬善不仅不是故意扭曲历史,而是一种对长远的共同利益负责任的行动。因为语言是有巨大力量的,特别是对于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他(她)们容易冲动,不象成年人那样能全面考虑问题,甚至多数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了解也不多,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请冷静的想一想,如果是你,每天听到的、学到的,都是从前某某年,我族先人被异族杀掠,你会对因对这个异族产生什么看法?而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认识到历史久远的恩怨不应该被简单的延续到今天,自己的先人也都有过错,不可只注意别人的劣迹,不检讨自己的错失?
从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开始,汉族的前身,即早期的华夏族,就是先由“西羌”集团和黄河中游的部落混合而成,然后在远古神话英雄时代和三代里,又陆续与“东夷”、“南越”、“北狄”等的无数部落不断融合,才基本形成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直占据主体地位的华夏族。华夏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及改自称为汉族后,长期都是积极扩张的(在人类文明早期,扩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贬义词,而更多的是一种中性的陈述,甚至是充满生机的体现)。虽然华夏族或汉族的扩张史中,对待其它民族的作为,相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主要民族的扩张史,绝对称得上是相当温和、甚至是最为和平宽仁的。汉族本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来源最复杂、融合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这仍是以古代的标准来衡量的。不可否认,也不应否认,汉族(华夏族)在这一过程中还是有着大量对其它民族歧视、压迫、甚至屠杀的历史,特别是对南方的原始部族。如果说不把所有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族的争战中的残酷,一五一十的全部灌输给所有的民众,就是替这些少数民族的野蛮先人掩盖罪行。那么公平起见,也应该毫不掩饰的告诉所有受众,包括苗族等原来南方原始部落的主要国内后裔,汉族(华夏族)的扩张正是他(她)们祖先不断被迫迁移至偏远地区的源头。但我没有看到这两种要求同时发生在一批人身上。这也并不奇怪,人们总是有关道德考问时,希望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同时又是加害者。所以,应该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现在同胞兄弟民族间过去的不幸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化,而不是再去挑动历史的伤口,强化彼此的不同归属感。要记住的是,信任与不信任都是会自我加强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扶助前者,阻止后者,而不是相反。
有朋友,如赵丰年兄认为,不把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先进文明的野蛮破坏,及造成的严重后果说清楚,就会造成少数极端分子利用民族团结为幌子,污辱汉族,煸动少数民族极端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作为主体民族-汉族对国家的向心力,危害国家长远利益。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是正确的,但也有些有不足之处。第一,在专业历史研究中,应该尽可能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民族团结不是故意扭曲历史的理由。也应该警惕那些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坚决反对其以研究本民族历史为名,行煽动极端狭隘民族主义之实。第二,也不必过于草木皆兵,反应过度,更要准确注意抨击的对象,分清个别人与民族整体间的区别,防止批评范围的错误扩大,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大汉族主义思想的蔓延。恕我直言,无论是赵丰年兄,还是另外一些同样观点的网友,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很不足的。赵丰年兄的相关贴子后出现的一些对于少数民族的极端言论,就可以引起警惕。我斗胆向赵丰年及其他网友进言,应该小心的是,不能排除极端言论是有一些人故意在制造民族矛盾,对此,在坚决以事实与说理回击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落入另一个陷阱——那就是被挑动而进行不理智的回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注意到,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中,蒙元、满清的总是最容易引起争执,而同样极为残酷的南北朝时代(当然也是有的,但很少引起连锁反应)就少得多。这不仅是因为其发生的时间比较近,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主角的汉、蒙、满族都仍然作为单独的民族存在。而当年的“五胡”的后代大都已经融入了汉族,也许你我身上就有流着“胡人”的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可与之多吵的了。从长远看,中华民族从现在的民族集合体进一步融合为单一民族也是完全可能,甚至是大势所趋的,实际上,至少在很多城市里,现在阻止各民族完全融合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人们的单一民族认同心理,而是简单的户籍登记制度了(现代数字化精确管理制度偶尔也有不如古代模糊管理的地方)。可见,我们国家总的民族关系趋势是走向更加融合而不是分离,但这并非已经完全不可逆转(这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培育这种趋势,而不是用几百年前的历史旧帐伤害之。
赵丰年兄的批评中还有一处偏颇,就是关于对主张“维护民族欺压特权”的势力作了不正确的估计。
没有错,少数民族中确实是有着个别的对中国或者说一个民族平等的中国没有认同感的人,他们可能希望恢复从前的特权地位,可能希望分裂国家。但他们的能量真的很大吗?大到可以左右史学界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评价?我看没有吧!说穿了,我们现在的“钦定历史”里的多数似是而非甚至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大蒙族或是其他“大X族”分子偷塞进去的,而是一些人(主要正是汉族)强行按某种据说从人类诞生第一天起就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编排成的,所以,“大X族分子的阴谋”论实在有些言过其实。而未经可靠的统计,以个别人的言论判断整个群体的态度更是要不得,我们汉族中现在也不是出了李登辉这样的叛国者。
说到国内蒙古族对祖国的忠诚,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代表性绝对比几个网上叫嚣者更有代表性——文革时,康生掀起“内人党”案,大批蒙古族被莫须有的诬以“内人党分子”的可怕罪名,包括大批就居住在中蒙边境的居民,他(她)们要跑到外蒙去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但几乎没有人!他(她)们宁愿在中国受冤也没有逃往同族的国家,甚至有牧民在被诬以“内人党分子”的同时,仍然认真的担负边境巡逻的任务(见《康生与“内人党”》,大概名)。难道这不比几个天知道是哪里人的网上ID,更能证明国内蒙古族同胞对祖国的忠诚?!
再说现实,现在的外蒙还有多少对国内蒙古族的吸引力?据我所知,少得可怜。说白了,只有中国通过经济的发展,民族政策的宽厚吸引外蒙重归中华,秋海棠叶复归一统的可能性,而没有内蒙古分裂,组建“大蒙古”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外蒙重归)除了外蒙的民族感情之外,还有巨大的国际因素会阻碍,在可见的未来变为现实的概率极低。但至少这应该让我们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更有信心。
讨论蒙元、满清时期民族问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说现在应该尽可能原谅、淡化过去的这些不幸的历史,那我们是不是要同样淡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呢?回答是,背景条件、现实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应采取的态度的不同。
首先简单直白的说,中日不是一个国家,而中国人之下的汉、满、蒙……所有各族人民都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我们是兄弟姐妹,是手足同胞。我们需要互相帮助,无法不荣辱与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为什么要痛斥极少数的民族分裂分子?难道不是因为他(她)们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和作为多数民族的汉族、和其它55个少数民族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当然应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仅仅是如果,在久远的未来,中日人民以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在一起,那么,淡化(请注意,淡化决不是篡改的代名词)侵略历史也必然是将会采取的行动。有读过《欧洲史》的朋友可以注意到,在欧洲迈向统一之际,这部由各国专家共同编纂的新欧洲史书,与各国原来自己的历史书相比,就大大淡化各民族历史上争战的血腥味,改用简略、平实的陈述取而代之。再说,我们要求日本反省历史,也是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以代表当年犯了罪过的民族整体反思、道歉。请问,现在让谁代表原北方游牧民族道歉?难道能允许外蒙那二百多万人也代表国内的六百万蒙族吗?
其次,日本侵华与蒙元、满清等的初期战争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满清的前身建州卫,原来就是明朝的一个地方政权(虽然有很大的自治性),蒙古与金朝的关系虽然不能被严格的称为直接的臣属,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更何况,蒙古与中原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它在一般眼光下,是被包括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之内的(当然,仍然是属于“外圈”的)。我们要记住,当时民族国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国家主权更是闻所未闻。人们对于谁有权统治的还是以比较含糊的“天命”。不得不承认,这个“天命”多数指的这是武力的强大,而征战时赤裸裸的野蛮,虽然程度不同,但也是古代几乎所有民族都无法避免的。这是历史的局限,我们现在当然没有必要喜欢它,但却不能否认它确实是历史上长期奉行的实际原则。而日本入侵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民族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不但已经深入人心,而且也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坚持的准则。而中日无论是在实际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清楚的两个不同国家,日本已经没有包括习惯法在内任何理由,企图夺取中国的统治权。而日军采取的野蛮行径也已经违反了早已被公认的,其自己也已承认的文明准则。这就是现代与古代评判道德不同的理由,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更痛恨日本的另一原因。
在实现民族和睦的过程中,汉族则无旁贷的需要首先迈出步伐,也需要做出更多一些的让步。这是汉族在中国现实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为了以此来弥补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
自辛亥革命以来,长期以来的现实一直是——汉族是中国的绝对主体民族,就象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兄长,虽然所有的兄弟姐妹地位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汉族掌握着中国绝大多数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为了大家庭的合睦兴盛,汉族要有大哥的气量,采取措施,照顾事实上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让他们能真切感到,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而不仅仅是汉族人的。这也包括对过去不幸的那部分历史首先作出和解(通过淡化历史矛盾)。由于汉族在中国内部无可怀疑、无可动摇的绝对优势,这并不会造成有人担心的软弱无欺的印象,更不会造成大的混乱。其实反过来想想,如果拥有如此巨大优势的汉族都由于害怕和解被视为软弱,难道相比之下弱小的多的少数民族不害怕吗?而象招生、计划生育等的一些优惠政策,虽然有纠妄过正之嫌,但其实正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环境、语言等因素造成的,事实上的少数民族的竞争弱势,及尊重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殊风俗、减轻他们的疑虑(必须注意到,作为国家代表的中央政府的人员组成基本是汉族)。让少数民族切切实实感到,虽然他们是少数派,但他们的权利不会受到任何不正当的剥夺。这样,少数民族同胞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不断得到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才能得到巩固。
由于历史、风俗、着眼点的不同,各民族之间对一些人物、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比如成吉思汗,蒙古族纪念他,更多的只是怀念他统一蒙古,并将其带上辉煌顶峰的功业,只怕极少有人是怀念当年的“初夜权”,更不可能是怀念其当年征服过程的残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现在的蒙古族同胞比汉族或是其他民族更嗜血。我们不是也将打败蛮尤的黄帝视为最伟大的先祖;将开疆扩土的秦皇汉武视为一代大帝?将心比心,自然就能理解有些时候,一些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不同观点,并非出于阴暗的恶意,至于有些极端分子或编造谎言,或断章取义编排些汉族的坏话,自然让人气愤,不过难道真的能动摇整个汉族的自信心?我是绝对不相信,我们汉族的自信心会如此脆弱。同样,对那些污蔑汉族的言论,反驳与澄清也是应该去做的,不过何必去学那些人,在反击中,夹杂对其他民族带有强烈情绪性的整体批判?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作还是做得相当成功的,对比其它大量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时不时激化至大规模冲突,各族群之间壁垒森严;对比建国前很多地方,经常出现的不同民族普通民众的互相敌视、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掠斗。真应该对中国现在民族基本和睦共处的状况感到庆幸。然而,这种比较良好的民族关系并不是注定和不可能逆转的,它需要受到持续不断的细心照顾,让我们都来做护花人,使我们的中华民族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小子妄言,不胜惶恐。
标签: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