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论-----05自胜者强——换个角度看始皇之成败

纵横百科 55 0

  引子: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

  用赢得权力的品质来维护权力,就很容易获得成功。

  ——〔古罗马〕萨卢斯提乌斯:《喀提林战争》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仅能够击败无数的对手,还要能够破除心中之“贼” ,战胜自己的贪欲、恐惧、自负等一系列的内部掣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秦始皇成败的故事,为这一道理提供了很好的注解。

  01 帝国的敌人

  伟大的人物,往往一生都在战斗中,秦始皇也不例外。

  从十三岁继承王位,始皇帝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斗争生涯,从铲除内部之敌嫪毐、吕不韦,到消灭外部之敌韩、赵、魏、楚、燕、齐,从北击塞外匈奴到远征岭南越族,始皇帝用超凡的智慧和魄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一击败对手,用血与火书写了自己传奇的斗争史,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

  但帝国的建立,并没有打消皇帝寻找敌人的念头,为了秦帝国永世长存,江山永固,他要干净、彻底地消灭一切敌人。他销锋镝,筑长城,修驰道,征南越,视百家诗书为敌,焚灭之;视诽谤之儒生为敌,坑杀之。他聛睨一切敢于挑战的敌人,大陈百万虎狼之师,随时准备扑杀一切反叛势力。

  到了后来,始皇帝对敌人的敏感,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史记》记载。公元前211年,天降陨石,有人在石头山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咒语,始皇震怒,大索刻字之人,在搜寻无果后,居然把陨石附近居民全部杀死。

  残酷的杀戮,并没有让始皇帝如愿以偿,当为数不多敢于发声的挑战者,被杀戮殆尽,举国上下,只剩下唯唯诺诺之声的时候,始皇帝依然不开心。他或隐身于咸阳巨大的宫殿,要求下属对其行踪严格保密,制造“只在此宫中,宫深不知处”的神秘感;或在亲信和卫队的保护下,四处巡视,行踪飘忽,搜寻潜伏之敌。

  正当他为寻找潜在的反动分子抓狂之际,有些人却一面歌功颂德,吸允着皇恩雨露,潜滋暗长;一面打着窥窃“神器”的算盘,等待机会放出大招。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政权不管多么强大,都有一段虚弱时期,这就是最高权力交接的当口。当权力离开皇帝的肉身,寻找下一个宿主的时候,贪婪与阴谋,像细菌一样,肆意繁殖。

  凡人皆有一死,强大如秦始皇者,也终究不能长生不老,酷爱巡视的始皇帝,倒在了第五次东巡的路上。

  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站——沙丘(今河北广宗),始皇帝发布了最后一道重要诏令,命长子扶苏会葬咸阳,用意很明显,就是让扶苏接班。

  始皇帝想必不会料到,他一生发布过如此多重要的诏令,灭六国、焚书坑儒,修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这些最高指示一经发出,哪怕阻力再大,也都令行禁止,而这道如此重要,寄托着他千秋万代帝王梦,关系到大秦帝国安危的最高指示,却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在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的赵高和帝国丞相李斯一番密谋之下,始皇帝的诏令被无情改写,帝国权力的继承者转瞬变为了秦二世胡亥,而长子扶苏则被勒令自裁。

  始皇帝尸骨未寒,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助手,对皇帝俯首帖耳的“奴才”,摇身一变,幻化为能够呼风唤雨,决定最高权力继承,从而主宰庞大帝国命运的主子。

  始皇帝想必不会料到,最危险的敌人,就在身边,且潜伏多年。

  02 伪装者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张牙舞抓的恐吓,而是笑里藏刀的伪装。

  能在狡诈残暴的秦始皇身边工作多年,并且取得信任,身居高位,赵高和李斯的伪装功夫实在高明。

  李斯是政治干才,精通法家之术,在秦始皇的赏识和提拔下,从一个落魄书生,逐渐进步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他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焚书以钳众口的一干政策,甚合始皇帝的胃口,是帝国的开国功臣,也是皇权极化的重要推手;赵高虽是宦官,却极有才华,精通律令,是秦始皇爱子胡亥的老师。赵高曾犯下重罪,按律应该严办,是秦始皇念其办事能力强,亲自出面干预,才刀下留人。这对重视律法权威的秦始皇来说,绝对是破例,不仅如此,还委以重任,将其安排到保管传国玉玺的核心岗位。毫不夸张的说,李斯和赵高,是秦始皇一外一内两个大管家,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

  但对唯利是图的小人来说,才华不过是博取信任的道具,委以重任不会换来他们的感激涕零,反而会唤起他们无尽的贪欲,只不过这种贪欲,被俯首帖耳和卑躬屈膝的表演伪装起来。

  当始皇帝在沙丘的皇帝专车上,刚刚闭上充满杀气与霸气的双眼时。赵高就迫不及待地撕碎伪装,露出了本来面目。经过一阵猛烈的关于利害关系的头脑风暴,赵高忽悠住了年幼的胡亥,将这个软弱的傀儡,变成了夺取最高话语权的一张王牌。

  接下来,就是寻找盟友李斯,建立夺权统一战线。赵高的眼光果然毒辣,李斯虽然表面上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大义凛然地斥责赵高对皇帝继承人的暗箱操作,是“亡国之言,非人臣所当议”,并表态为了不辜负皇帝的重托,宁可死而后已。但当赵高提出,扶苏即位后,很可能提拔信臣蒙恬为相,而威胁到李斯时,李斯的态度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自己的利害得失面前,李斯的誓言、忠诚与政治信仰,虽然表面华丽,却终究一文不值。

  李斯虽然才华盖世,但从来都是利字当头,他的“老鼠”论、“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的感慨和因嫉妒设计陷害师兄韩非的行径,无一不指向个人得失。扶苏与胡亥孰优孰劣,李斯自是心知肚明,对胡亥上台对国家带来的政治风险,他看得更是清清楚楚,甚至拿出晋、齐废长立幼,酿成祸乱的故事来劝说赵高。但在赵高描绘的,失掉权位的恐怖前景面前,他不但将原则丧失殆尽,更是丧失了往日的判断能力,居然忘记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基本常识。

  就这样,两大伪装者联手,阴谋终于得逞。此后,赵高通过操纵胡亥这个政治木偶,指鹿为马,剪除异己,将秦帝国宗室、蒙恬、蒙毅在内的帝国柱石,尽皆消灭。为了独揽大权,赵高又施毒计,借秦二世之手,杀掉了曾经的盟友李斯,使得本已危机四伏的帝国大厦,加速坍塌。可笑的是,赵高这个最大的伪装者,就在杀死秦二世,准备走上台前弄权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被自己扶植的又一个“傀儡”暗算,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03 心中之贼

  在秦帝国的灭亡过程中,伪装者们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但充其量还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根子上的问题,还是出在帝国的建立者秦始皇身上。

  我们知道,始皇帝一生都在寻找,并试图战胜他的敌人。为此,他也曾从谏如流,采纳李斯的《谏逐客之书》,招贤纳士,自降身阶,对大将尉缭平等相待。在内部斗争中,他含垢忍辱,铲除了嫪毐和吕不韦集团;在对外较量中,他夙兴夜寐,用活了李斯、王翦、蒙毅、蒙毅、尉缭、王绾等一大批干才,统一了六国。可以说,此时的秦始皇,威震华夏,让一切敌人为之胆寒。

  但权力和地位对人的改变之快,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当始皇帝登临权力之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其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统一六国的功业,让他愈发自满骄横,贪欲之门大开,不仅加尊号为皇帝,更是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以显皇家气派。巨大的陵寝,伴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代表着皇帝对最高权力永恒占有的渴望。他四处巡游,刻碑颂德,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的碑文占据了大半篇幅,无一不是夸张的吹嘘之词。此时帝国领袖心的心胸,与庞大的帝国疆域相比,是如此不相匹配,除了动听的颂词和关于长生不老的传说,他什么也听不进去。

  另一方面,怀揣最高权力这一至宝,也让始皇帝疑心重重,时刻担心他人觊觎。在享受消费最高权力带来的巨大快感之时,他也经受着疑心甚至恐惧的折磨。任何“刺耳”的言论,都会引起皇帝的警觉和猜疑,儒生发了几句牢骚,就痛下杀手;长子扶苏劝谏几次,就被“发配”到长城。民间几句“反动”谶文,更会让他勃然大怒,滥杀无辜。以至于后来发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唯有挥舞屠刀,砍杀几个敌人,才能暂时缓解他内心的焦虑。

  从此后,直言诤言远离了庙堂,唯唯诺诺,阿谀奉承之声却遍布朝野。在他临危托孤的亲信中,只剩善于讨巧的幼子胡亥,口蜜腹剑的赵高,和跪拜权力首鼠两端的李斯。可怜的始皇帝,至死不悟,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传位的诏书,会安然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扶苏手中,结果却遭到了两位“忠实奴仆”的戏耍。

  始皇帝征服了世界,却败给了自己。他一生对敌,却不知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贪欲和恐惧。在帝国创立之时,他成功驾驭了这两种力量,而在帝国建立后,他却逐渐被这两股力量暗暗支配。

  在贪欲的驱使下,他疯狂地折腾自己的臣民;在恐惧的支配下,他胡乱屠杀着他的“敌人”。却不知表面的服从和沉默背后,早已是怨声载道,暗流涌动。无论江湖之远,还是庙堂之上,早已仇敌遍布。

  欲望和恐惧,是人心两种强大的力量,驾驭得好,就能成为进取的不竭动力;为其所制,就会内重外拙,心智大迷,为心中之“贼”所俘。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战胜对手的本领,更要有驾驭自己内心的力量,否则胜利难以持久。

  随着权力的增长,诱惑与恐惧会被逐渐放大,对自控力的要求会愈来愈高。所以,要成为强者,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才能破除心中之贼,更好地应对成功路上的种种挑战。

标签: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