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入选高中历史考题!教育娱乐化到底尴尬了谁?

纵横百科 71 0

1月16日,广州某学校教师在博客中爆料,李安《色,戒》的的内容成了该校高二历史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虽然题目只是简单地考了一下“《色,戒》的导演是谁”,但却引起了这位老师的诸多不解:“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岂不是白白送分?这算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吗?本次考题意义何在?”

  这篇博文很快引起了网友争议。有人认为,这类考题是教育越来越庸俗和娱乐化的证明;也有人认为,教育无禁忌,如果一个学生连《色,戒》都不知道,就只是个书呆子,根本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一位教育界人士甚至认为,《色,戒》就算出现在历史课本中,也不足为怪。

  2007年12月,武汉某中学语文考试要求默写周杰伦歌词,就曾引发轩然大波;某电视节目里,主持人问一刚刚看完《色,戒》的男中学生:色戒是什么意思?该学生迟疑一下曰:有色的戒指;还曾有网友因在公车上听到中学生议论《色,戒》删节镜头而大惊……我们早已告别了信息闭塞的时代,流行文化,无论好坏,没有人能远离。只是,当青少年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时,教育该扮演什么角色?

  色戒进入中学生视野,是“很黄很暴力”,还是“很好很强大”?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教育的偏差?

   因为苦难太多,所以历史是沉重的,因为有人觉醒,所以面对历史,有人在哭泣。我们前段时间的历史教育是成功的,它的成功是因为刺激了国人的进取心,使得那些麻木的心变得血热。

   迄今为止,我回忆起初高中所学过的历史和语文课程,能深植于我脑海里的就只有“八国联军打北京”、“南京大屠杀”、“狼牙山五壮士”和鲁迅的几篇文章。其他的那些无关痛痒的文字,那些为统治者歌颂和美化的文字,我却记不得了。

    当我们从课本里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删除了鲁迅的文章,我们的教育改革迎来了一个春天,像《色戒》一样白花花晃眼的春天。我们不再需要英雄主义,不再需要清醒,不再需要激愤,我们需要的是娱乐,全民娱乐到死。

   现在我们的历史考试也开始娱乐了,一个中学考试题里整出这么一个题目。

   《色戒》的导演是:A 、张艺谋B、刘德华C、李安D、汤唯

   这个名义上的历史考试题我看不出来和历史有多大关系,但和娱乐有很大关系,你说好好的一个历史,你拿来娱乐,你娱乐个屁啊。

   本来这道题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在这个从小学生开始就看《色戒》、宣扬《色戒》、模仿《色戒》的时代,在这个消解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英雄主义,崇尚娱乐主义至上的时代。这道题完全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是丰碑,是楷模,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只是咱们抛开这道题本身的对错来说,不要辩论这道题出的对不对,我辩不过任何人,所以我承认这道题没什么问题,从语法上、字词上、常识上都没有错误。但我忧心的是我们的教育中出现的娱乐主义苗头。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网络上会很不舒服,要么就是语文课本删了《狼牙山五壮士》,加上了金庸小说啊,要么就是删除了鲁迅文章,加上了超女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啊,要么就是有专家跳出来说龙这个字会让友邦不舒服,建议修改我们的民族图腾啊。

   很热闹,更闹心。

   当日本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入侵中华,而向他们的中学生灌输军国主义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急于删除为抗日战争而壮烈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当韩国历史书上说中国的端午节、孔子、西施是韩国的,说中国东三省是韩国的,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正在试卷上考问我们的孩子《色戒》这个在美国都被认为少儿不宜的并且容纳了张爱玲汉奸情节的电影的导演是谁。

   真搞笑。

  一边是网上惊现少儿现实模仿色戒镜头,一边迫不及待的进入中学考试试题,不能说,中国人,很好很强大,很黄很暴力.  

   2008年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出手就是两条人命(城管打死一人,火车压死一人),一句经典语录(很黄和暴力),一张考试试卷,一对比武的师生,两把不怎么锋利的菜刀--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大有超越2007年之势.

标签: 高中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