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人物当之无愧是毛泽东(转载)[已扎口]

纵横百科 49 0

  每当国家出现危机、民族出现灾难的时候,人民群众走上街头总是扛起毛泽东的旗帜。依稀记得2013年遍及全国的抗日大游行,全国各地群众自发组织,在毛 像的注视下团结起来,在各地掀起大规模抗议日本侵略我国领土——钓鱼岛的罪恶行径。

  笔者有幸参与了南京的游行活动,约有来自各地两千多名群众自发在地铁迈皋桥站出口集结,步行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整个游行活动持续了5个多小时,互不相识的群众有秩序的抗议日本对我国领土的觊觎和蚕食。在游行过程中,许多90后青年自发喊出“毛泽东思想万岁!毛 万岁!”的口号,声势极其浩大,感染了许多市民。有经营食品店的个体户向游行队伍免费发放饮料和食物,还有许多市民自发加入队伍。当队伍行进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规模已经超出一倍。在这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国主义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在毛泽东旗帜的领导下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能够团结紧。

  9月9日是毛 逝世40周年纪念日,许多网站都建立了纪念毛 的网页,中华网毛 网上纪念馆更是有数亿的点击率和近千万人次的悼念留言。在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全国32个省市,各地群众都自发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徐州一位叫孟宪达的老同志更是数十年如一日自发组织纪念毛 、宣讲毛泽东思想的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志愿者们的努力,毛 的逝世纪念日和诞辰在人民群众中变得更加重要起来。早些年,这些活动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以红歌会形式举办的纪念活动。但如今,许多高校以及80后、90后年轻人都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在各地如火如荼的悼念活动中,90后开始走上讲台,激情澎湃的向同伴们讲述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

  只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才能够更加认识到毛泽东的伟大。当笔者翻读《毛泽东选集》尤其是第五卷时,发现早在五十多年前毛 就天才的预见到今天存在的许多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他善于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解决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能够在千差万别中厘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而他为解决这些矛盾开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良方。

  笔者进入社会时,却没有感受这位共和国缔造者的“遗言”被坚持实践下来。相反的,当下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以及不稳定因素导致激烈的社会对抗,整个族群的撕裂看起来似乎已不可避免。在毛泽东时代已经解决的民族统一和团结问题如今更加严峻,官员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同样错综复杂。人民群众很难在与政府的沟通和接触中感受到主人翁的尊严。相反地,官僚主义、腐败问题以及官场严重的家族化倾向使得人民群众陷入迷茫之中。许许多多的下岗工人走投无路,看着被贱卖的工厂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当年,毛 在天安门上接见了一千多万革命群众。他希望这些群众能够继承他们的遗愿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继承下去,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那一天。但可惜的是,毛 去世之后他的路线就被抛弃,而那一千多万革命群众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二十年,他们就成了下岗职工。

  下岗职工是纪念毛 的中坚力量,进入中老年的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为何在不惑之年沦为自由职业者。这部分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做了司机,而他们在车上挂着毛 像表达对这位已故伟人的怀念。

  今天,他们逐渐步入花甲之年。退休之后的他们希望子孙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有些进步者开始自发组织纪念毛泽东的活动,他们希望毛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如果用另一种形式来说,也就是毛泽东的思想和知识能够传递给下一代。他们认为只有多读多看多思考毛泽东的著作才能够适应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人定胜天”的精神更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够意识到毛 的伟大,而毛泽东战无不胜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下岗工人的子女们如今都奋斗在一线,许许多多都远离家乡在外打工。这一代底层年轻人的精神生活的落后而又贫瘠的,他们甚至不了解毛泽东是谁?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他们的父辈于是选择用这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宣讲、传唱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一首首斗志昂扬的革命战歌,一场场激情澎湃的红色演讲,一篇篇通俗易懂的传诵文章,一条条洗涤心灵的光辉思想。正是由于这些下岗工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使得数以千计的宣讲毛泽东思想的民间网站在最近几年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建设起来,而大量宣讲毛泽东思想的红色文章正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渗入到年轻人的生活中来。

  以前看关于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下大多都是一些负面、无聊的内容。可如今再看一些文章,评论下多是理性、正面的探讨和交流。让年轻人在老人们的带领下逐渐走入毛泽东时,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各行各业老中青相结合式样的毛泽东宣讲队伍正活跃在大街小巷。

  据有关网站的统计,最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人物当之无愧是毛泽东,他不仅是许多中国民众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更是媒体最热衷研究的历史人物。“乌有之乡”、“红歌会网”等红色网站的高点击率表示“毛泽东”不再是一部分人的引领者,他正如他的姓名寓意的那样“泽被东方”。

  引用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泽东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的思想正通过不同的形式进一步影响着整个世界。笔者大胆的估计,再往后十年,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纪念他。而对他的纪念正逐渐从中国走向亚洲,从亚洲走向世界。

  越来越远。(陆弃)

标签: 河南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