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宦游台湾的河南籍人物

纵横百科 46 0

  《台湾历史人物小传》中的河南军政人物

  吳士功 1699—1765

  字惟亮,號凌雲,又號湛山,河南光州固始人。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累遷郎中,考選御史,湖南、山東糧道,湖北按察使,陝西布政使等職。乾隆二十三年(1758)任福建巡撫。時內地人民寄食臺灣者,皆閩粵濱海之民,向准給照搬眷。自乾隆十二年(1747)經喀爾吉善奏止移眷,而冒險偷渡者甚眾,其弊百出。二十五年士功乃特疏請在臺有業良民,其眷屬在內地者,仍准報官給照,遷徙完聚。撫閩三年,後因坐事奪官,發巴里坤效力自贖,旋釋回。三十年九月病故,年六十七。著有《湛山詩鈔》(張子文)

  孔元章

  清河南人,官總兵。康熙六年(永曆二十一年,1667)正月在北京候補,陳請願往臺灣招撫立功。准其馳驛入閩,與藩、院商酌應行事宜。五月,至福建,由押船官林元勳渡載過台,傳達清廷招撫之意。延平嗣王鄭經厚待之,以「臺灣遠在海外,若不薙髮,如朝鮮事例則可。」議未成,元章回,十月返京覆命。清水師提督施琅憤而上「清剿疏」。(張子文)

  劉世明

  河南河內人,由千總擢侍御,雍正七年(1729)巡撫福建,八年晉總督。留意兵防,以臺灣下淡水地方遼闊,其山豬毛口,為生番出入要隘,請設守備鎮之,仍隸南路營參將,如議所行。奏請臺灣新墾田園,改為徵收銀米。舊例按甲徵稅,比內地科則較重,按同安縣之例,以每甲化為一十一畝,分別上中下之差。九年議准實行。(郭啟傳)

  景考祥

  字履齋,江蘇江都人,原籍河南汲縣。康熙五十二年(1713)進士。入翰林,散館,授編修。雍正二年(1724)冬奉命接丁士一之任為巡台漢御史,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離京,翌年四月二十六日抵台進鹿平門,二十八日開始視事。雍正三年九月接部劄授吏科給事中。同年十一月奉旨調回福建,改授福建鹽運使。乃於十一月二十日離台,十二月十五日至福州任職。其在台期間,與滿御史禪濟布曾呈請清世宗為鹿耳門之天后宮題匾。並奏報羅漢門汛兵為生番所害,認為前提督藍廷珍委管事蔡克俊擅立藍張興莊,墾越番地,致生糾紛,要求清廷曉諭督府嚴禁官員私行開墾,以維地方安寧。唯此滿漢兩御史不和,相互參劾。禪濟布參奏景考祥帶領年姪陳朝綮過台胃考,其義子船房吳聰阻民人迎娶,並縱容書辦蔡天寶與民爭地,擅作威福等事。景考祥亦參奏禪濟布諸種劣跡。吳禪二人失和,由此亦引致臺灣文武官員之不和,如臺廈道吳昌祚、臺灣府范廷謀、海防同知王作梅、淡水同知王汧及陞任參將呂瑞麟,皆直景考祥,而即為禪濟布所不悅。總兵林亮與禪濟布相得,即為景考祥所不悅。清世宗對兩人之互控,初派閩浙總督高其倬質審,繼由新任福建巡府朱綱、內閣侍讀學士西桂、吏部左侍郎史貽直等審理,前後歷時三年,至雍正七年二月各予交部嚴加議處了事。考祥工書,南京天寧寺旁杏園石額,即其筆跡。(張子文)

  王作梅

  字巖公,號二膽,晚號抱甕老人,河南河內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雍正二年(1724)任臺灣海防同知。勇於任事,革除許多積弊。嘗緝捕往來臺廈間偷運接盤米穀之「短擺」;舉發官弁交通情狀而治其罪;於海口設立關卡,查驗來臺貿易之提標哨船;更嚴禁偷渡,擒獲勾引偷渡之客頭首惡詹望、黃老二人而痛懲之,積 為改。(張子文)

  孫魯

  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監生。康熙六十年(1721)署臺灣海防同知,六十一年兼任諸羅知縣,有吏才,實心為政,為上司所倚重。在任三年,雍正四年秩滿陞臺灣知府,五年(1727)調回內地。(郭啟傳)

  曹謹

  初名瑾,字懷璞,後改今名,改字作懷樸,號定庵,河南河內人。嘉慶丁卯十二年 (1807)解元,大挑直隸知縣。道光十七年(1837)改補鳳山縣令。時鳳山苦旱,歲歉 多盜,謹乃集紳耆,招巧匠,開九曲塘,引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水於塘之坳,疊石為 五門,以時宣洩。凡掘圳四萬三千餘丈,可灌田三千餘甲,向之所謂旱田,皆成上腴。 而盜賊以有溝洫之限,往來亦絕。知府熊一本善之,勒碑紀事,稱曰「曹公圳」。二十 一年陞淡水同知。適鴉片戰爭,英艦犯臺,瑾練鄉勇,行保甲,清內匪而備外侮,屢卻 之。二十四年平息漳泉民分類械鬥。在任尤重教育,朔望詣明倫堂,宣講聖諭,刊孝 經、小學,付蒙塾課讀,復捐俸續成學海書院,寒士多賴以成業。初中英和議成,瑾因 襲殺俘獲英軍多人,英人有責言,卒以是奪級。後以補資功晉秩,以海疆知府用。二十 五年十月以忌者眾,遂乞病歸。數年後卒,祀德政祠。(張子文)

  陳星聚 1822─1885

  字耀堂,河南臨穎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咸豐十年(1860)捻軍北竄,在籍督率鄉團,以守城功保舉知縣。同治三年(1864)選授福建順昌知縣,歷調建安、閩縣、仙遊、古田等縣,所至卓有政聲。同治十年(1871)陞補淡水廳同知。至即嚴緝盜賊,捕獲匪首吳阿來等人置之法,境內盜風一清。而為官清正,自奉甚薄,見義必為,凡添設義塾、增加書院膏火,創建養濟院諸善政,均次第施行。又捐廉銀二千圓,存放生息,以為鄉試諸生盤費。光緒四年(1878)臺北建府,淡水同知裁缺,調補中路同知,撫番開山。六閱月即陞臺北知府。五年籌建臺北府城;既而勘定街道,獎建店鋪,增設學宮廟宇,事皆草創。十年,中法戰起,竭力籌戰守,相持一載。翌年和議告成。夏六月因勞瘁卒於官,年六十四。(張子文)

  白鸞卿

  字仲安,河南懷慶府河內人。咸豐十年(1860)二月任臺灣知縣。同治元年(1862)調署嘉義。值彰化戴萬生亂,率眾圍縣城,鸞卿與參將湯得陞、團練賴時輝等協力死守,後圍解。五年一月再任臺灣知縣,懸匾於縣署,文曰:「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以為自鍼。十三年,欽差大臣沈葆楨渡臺辦理海防,鸞卿特飭嘉義紳士陳熙年等造具前守城陣亡鄉勇名冊,就近轉詳葆楨奏請建祠祭祀。(郭啟傳)

标签: 河南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