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纵横百科 50 0

  在合肥市城东南原庐州古城墙下,流淌着一条清清的河水,叫包河。包河秀色可餐,声名远播。河流原本是古庐州城的护城河,并不称包河。只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北宋著名清官包拯小时在香花墩(河中之洲)上读过书,且传说包拯为宋仁宗找到亲生母李太后后,仁宗执意要把半个庐州赐给包拯,以示答谢,包拯始终不接受。可皇命难违,包拯最后只好答应接受庐州城南的一段护城河。由于河不比田产,它分不开,也卖不掉,更富不了,因此包拯的后代子孙多依河而住,靠捕鱼挖藕采莲为生。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为政清廉的封建官吏,便把这一段护城河称为包河。

  包拯去世后,有人在香花墩上建包公书院,后改为包公祠。1973年,文物部门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地科学发掘和清理后,将包公及其家人墓迁至距包公祠约400米的包河南岸。至此,包河两岸的包公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合肥市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包公文化园除了原有的包公祠,迁葬的包公墓等重要园区外,还新建了清风阁园区,加之原有的浮庄、脚印塘等著名景点,使之成为“合肥十景”之首,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

  如今的包公文化园,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是合肥的美丽港湾。当我们到达包河边时,眼前的景色突然变得幽静起来。簇簇的绿荫郁郁葱葱,幽幽的河水清清冽冽,沿河而建的包公祠、清风阁和包公墓被浓郁的绿荫掩映着时隐时现。没有了都市楼厦的逼仄和街市上车水马龙的喧嚣,这里显得异常的幽深和宁静。当我们走进包公文化园内,立刻感觉置身于另一番天地:北岸是一脉错落层林,那是依着城墙根的斜坡而自然形成的;南岸是一片密密的直插云天的水杉和常青的丛丛棕榈;周围河堤,绿柳随着轻柔的碧波节拍而婆娑起舞;河面波光粼粼,映着蓝天白云。河上,那高耸的玉带桥连着两大片草坪,是对对情侣幽会的鹊桥。包河,处处景情相生,飘溢着温馨的氛围。清清的河水簇拥着流芳百世,万民敬仰的大清官包拯的英灵,不愧为一个拜谒先贤、观赏揽胜的绝佳之处。

  从包公文化园东部而入,即可见河畔高地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红墙黑瓦的古建筑,那就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地~包公墓园。这也是包公文化园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满园苍松翠柏,地势起落有致,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据史书记载,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其女婿文效将灵柩于次年从开封府护送回乡,葬在老家合肥东郊大兴集。他一生为官多年,最高官至枢密副使,为北宋二品官,因此,墓园大小结构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整个墓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南宋初,即1129年,金兵占领庐州,所到之处对辽、宋贵族墓大肆挖掘,摧毁他们的统治权威,掠夺墓中财宝。包公墓亦未幸免,被金兵从上方掀开,墓中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1973年,安徽省及合肥市为保护包公文物,对墓区进行了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包公的遗骨和墓志碑及其妻、子、媳、孙的墓志碑,有一万多字记载着包公的政绩及包氏家史,为考古学家研究包公和北宋史提供了佐证。1985年,中央和省市先后出资600多万元,重新建起了现在这片包公墓园区。1987年落成时,包公的第29代孙包玉刚专程从香港来皖出席了落成典礼。

  包公墓园,全称为“包孝肃公墓园”,占地面积3公顷,园内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墓园南临芜湖路,北近包河边,东靠亚明艺术馆,西接清风阁。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等组成。

  穿过墓园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照壁。壁高4.2米,宽10.2米,上刻“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方绍武书写。其功能是石阙前的屏障,起隐蔽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性作用。据说这方照壁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照壁,其构造完全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而成。

  照壁的后面是“子母双石阙”。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肃穆处所的外部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阙旁建一小阙的,称为“子母双石阙”。中国建阙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初为城门,城墙到此而缺以作为门,所以称城阙。墓门建阙约始于西汉。中国的古阙虽然很多,但大都残缺不全。像包公墓园之内的“子母双石阙”,更是世之罕见。“子母双石阙”的母阙高6.4米,子阙高4.5米。

  神道右边立有“龟趺螭首神道碑”。龟趺,龟的形状;螭首,没有角的龙头。曾在其它的游记中多次提到,据说是龙王九子之一,又称赑屃。其实,龟趺螭首就是神道碑下的石座,民间习惯将它雕成似龟非龟的动物形状,取其力大能负重的意思。神道碑竖立龟趺螭首之上,碑上撰写着包拯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

  穿过神门,一条笔直的“神道”直达包拯墓冢。神道右旁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称“华表”、“和表”、“桓表”和“诽谤之木”,相传立柱之习原是尧舜时竖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之用的。后来,秦始皇定“诽谤”为罪,加上木头容易腐烂,就改用石柱,并在上面刻上多种形状和花纹,并逐渐演变成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称为“墓表”,一般常见的均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蹲兽。包拯墓园的这根望柱,是北宋时期二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

  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组成墓前石刻群,名为“石像生”。墓前石刻群既是一个朝代的艺术型制,又表现了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寝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数量、品种则沿用唐制,显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员。

  登上几级石阶,迎面是包拯的享堂。享堂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享堂正门两侧的抱柱上有一楹联。上联为:“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下联为:“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联中的“蜀山”指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淝水”指穿城而过的淝河。作者从“正气”和“遗风”两个方面颂扬包拯的政绩和品德。一个“慑”字,写出了包拯明察善断,执法如山以及对王侯的威慑作用;一个“庆”字,点出了人民因怀念包拯而建墓园的欣慰之情,希望包拯的“遗风”得以发扬光大。

  享堂正门前的一副楹联为安徽已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所撰。上写:“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故乡更美公乎其归”。上联“廉吏可为”是用典故。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名为孙叔敖的令尹,他辅助楚王称雄,政绩卓著,赢得楚国百姓的赞颂。他死后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财富,致使他的后人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称为天下第一清官。而和孙敖叔同时期的一些赃官、贪官,他们死后却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大笔财产,使他们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两者之间,对照鲜明,因而社会舆论感叹道:“廉吏不可为”。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包拯名传后世,光耀史册,所以“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意思是后来人应当以包拯为楷模。下联意思是包拯逝世900余年了,他的故乡合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座现代新兴城市,所以说“故乡更美”,远非宋代所能比。包拯病逝外乡,归葬故里,“公乎其归”既表现包拯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故乡人民对包拯的深情。

  享堂飞檐翘角,灰瓦彤柱,高约10米,是一座木结构九脊五开间的宋代建筑风格的殿宇。殿内,20樽凿花文饰的柱基上,耸立着20根丹红国漆大柱,撑起椽梁昂枋,使大殿显得气宇轩昂,宏伟壮观。享堂中央高支神龛,放置着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神龛上方悬匾三块。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为政者师”,系清代江苏王均撰写,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左侧为“正气凛然”,为著名书画家刘海粟题写。右侧为“清正廉明”,是原全国政协副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享堂神龛两端的巨柱上悬一长联。联为:“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全联上写“论”,下写“德”,对包拯的一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享堂背门上方有匾一块,文曰“峻节风清”,为上海画院一级画师唐云所书。享堂背门的抱柱上还有两联。其中一联是:“阎罗老执法如山贵戚敛迹,千古传名循吏去~执法不阿如镜之澈;包青天公正廉明妇孺皆知,后世歌颂人间来~铁面无私乃冰其清”。这副楹联由主副两联组成。“执法”与“铁面”组成一联;“阎罗王”与“包青天”组成另一联。用“镜澈”与“冰清”来赞美包拯无私无畏、执法不阿,办事透明度极强,比喻甚为贴切。用“贵戚敛迹”与“妇孺皆知”来颂扬包拯的震慑作用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穿越享堂,包公主墓耸立眼前。包公墓定位于“文物包公”,主墓为“覆斗型”方墓,坟冢是用土堆起来的,上面绿草如茵。墓冢依等级按宋代度制高一丈六尺。因春秋时期诸侯都是方形,后来就以方为贵。碑文是:“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墓碑为龟趺螭首,趺上按宋代度制为九尺。墓前设祭桌,置三供。祭桌四面刻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神,表示方位。

  包拯墓冢的背东头是碑廊园。碑廊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呈长方形,环廊四周共有诗文石碑约210余块。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撰写的《孝肃包公传》,前外交部长姬鹏飞撰写的“为政清廉,后世风范”,澳门知名人士、原全国政协副 马万祺撰写的“赤胆忠心匡社稷,铁面无私慰万民”,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撰写的“林环水绕古城秀,信是淮南第一州”,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书的“公生明,廉生威”,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 沈鹏、副 刘艺及刘炳森等当代著名书法家撰写的纪念包公的碑文。此外,还有袁木、刘复之、叶如棠、江渭清、陈野苹、刘文清及启功、刘海粟、溥杰、唐云、王遐举、曹大铁、孙轶青、亚明、葛介屏、刘夜烽、李百忍、方绍武等知名人士和省内外著名书法家所题写的碑联诗文。

  碑廊中间有一道屏风式的墙。墙西侧为碑联诗文,墙东侧则以木雕、砖雕、石雕、竹刻等多种雕刻形式而构成的54平方米的大型包公政绩图。这些艺术精湛的作品,既提高了碑廊的精神文化品位,又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派雕刻艺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墓园景点风格。包公政绩图上刻有:“家训严明”、“奉使契丹”、“弹劾权贵”、“通惠民河”、“上言七事”、“陈州减粮”、“固边强兵”、“微服私访”、“开封出巡”、“审牛舌案”等10幅大型浮雕画,全面真实地反映包拯生平与政绩。

  由碑廊左门而出,前行五六十步,便到侧门。侧门位于主墓区与附葬区之间。侧门的抱柱上有“忠正刚毅;清介廉明”一联,为清宣统皇帝之弟溥杰所书。侧门的门额上方置有“公正无私”四个大字的匾额,系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溥松窗书写。

  穿过侧门,来到附葬区。附葬区内有包拯与夫人董氏合葬墓,长子包缢(潭州通判)与长媳崔氏合葬墓,次子包绶(潭州通判)与次媳文氏合葬墓,长孙包永年墓,以及包拯近裔无名氏合葬墓。合葬墓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包公临终遗训,碑文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从附葬区折回,下石阶数十级,即到包拯墓室甬道口。墓室位于墓冢的正下方,全长34.6米,是根据原墓发掘资料营造而成。墓室呈拱形,长长甬道的石壁上,悬挂着宋代石刻拓片《二十四孝图》和《接迎图》。在盏盏螭首龙凤身踏云状的仿古灯的朦胧灯光照射下,墓道明晰可辨。端放在墓室前的包拯墓志铭盖上刻有“宋枢密副史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十六个篆字,系北宋瑞安县令文勋手笔。而墓志铭是由包拯生前同僚、密友吴奎撰写,洋洋3000多字,记录了包公脚踏实地,无私无畏,为革除弊政,为强国富民而奋斗的一生。宋史上的《包拯传》和出土的这则墓志铭中的部分文字相同。两扇厚重的汉白玉墓门,俨然洞开,2.4米长的黑色金丝楠木棺具,安卧在刻有缠枝牡丹的青石棺椁上,棺具内安放着包拯遗骨。

  据说这副棺具木料的来历还有一段千古奇缘:包公原葬棺具即为金丝楠木,因年代久远,加之人为破坏,已经腐朽。为了符合历史史实,重建时依旧取材金丝楠木。但这种木料很难寻找,当时工作人员跑遍了很多山林,终于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高山村里找到了。当年高山村的山林被一位老人承包,巧合的是这位老人也姓包,名为包浩源,是包公第35代孙。老人听说是为包公找寻棺具用材,非常激动,便亲自带着儿孙爬上山头,砍伐22棵金丝楠木,执意无偿捐赠,做成现在的棺具。可以说这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说这是一段千古奇缘,更能表明包公清廉的品质在后代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棺椁的左右,置放着随葬品十二时神木俑。墓道上方的拱顶石刻莲花,暗藏排气孔,以保证墓室的空气畅通。刻写在边门出口的一块“铁面无私”匾额对包拯清正廉明的形象与一生作了高度概括与生动说明。

  离开包公墓向西便是与包公墓相邻的包公文化园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清风阁园区。清风阁是安徽省和合肥市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出资建造的。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园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主要由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组成。

  功德广场区由大门、引路灯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几部分组成。大门的层顶四角分别是马、牛、羊、仙人带路,平台四角为四角兽。主道两侧各有三根引路灯柱,灯柱为天然石料雕刻而成,高1.76米,造型用料都经过考证并符合历史的文化氛围。灯柱上有莲花宝座和花瓣灯托,方形石柱,方形灯笼,四面洞开,中间安灯,顶部为四角小亭。在我国许多古建筑上采用莲花刻饰多与观音菩萨相关联,而用在这里则更有它的特殊寓意,那就是愿清廉之风长明于世。明月亭是一座长宽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内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碑文记载了为纪念包拯1000周年诞辰而设计、建造清风阁的过程。

  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信步来到鱼沼飞梁一景。立于石桥俯视,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

  再向前行就是景区的主体建筑清风阁了。清风阁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朴宏伟的建筑成为合肥市一个标志性建筑屹立在包河南岸。它坐西朝东,与包公墓遥相呼应。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清风阁外檐柱间设有格子门,每面为九扇,门为方格花心。顶层为彩绘藻井,门、楞、柱都为栗壳色,陪以白色墙面,色彩素淡。第一层为耿光日月厅。亭内镶嵌有一幅长5.4米,宽5米,名为《清风赞》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心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乡敬孝》、《审牛舌案》、《陈州放粮》、《弹劾三魁》等片段,两侧分别是《运粮戍边》和《西办盐务》。第二楼为庐州宋韵厅。展示的是《古庐州市井图》的古绢彩绘壁画,它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庐州一片歌舞升平、市井繁荣的景象。第三楼为江淮奇葩厅。介绍的是安徽概况和江淮风情。 第四层为江山明月厅。展出的内容是“三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披锦绣,二水(长江与淮河)竞风流”。第五层为庐州夜话厅。这儿可了解合肥地方传统文化,认识合肥的人文环境。第六楼为梨园揽胜厅。这里也是清风阁的最高层,远眺合肥,风光尽收眼底,近观包河胜景一览无余。

  站立清风阁顶,俯视包河秀丽景色,一泓青流弯弯曲曲毫无声息地静躺在这清风阁下,簇簇绿荫横列包河两岸,把河水沾染得青青翠翠。游人信步园中,直觉走进诗画一般,亦似走进了历史的深处。视线的右侧有一座岛,象一片荷叶漂浮在河面,岛上的几幢徽派建筑隐在绿荫丛中,人称“浮庄”。好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仅听这个名字,就能让人陶醉。视线的左侧亦有一个小岛,形状象一个大大的脚印,被称为“脚印堂”,其名与包拯有关。传说包拯当年完成了人间的使命回天候命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人间仍还有贪官污吏在兴风作浪,一气之下在这里踩了一脚,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脚印堂。还有一说是包拯幼年在香花墩读书时,常到此地游玩。那时还没有“玉带桥”连接北岸,有一天,包拯在这里玩得高兴,便想到对岸去看看,水面虽然不宽,但无桥无船,于是,只好猛地向前一跳。由于传说包拯原为天上文曲星下凡投的胎,所以这一跳便在小岛上留下了一个又深又大的脚印,天长日久便形成一个小塘,所以人们称它为“脚印塘”。这些代表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动人传说把包拯从人变成了神,充分说明了人们深厚的敬仰之情。随后,我们渡过包河,游览了这两个岛。

  脚印塘原是包河中一座小岛上的一个池塘,它与包河呈丁字形,拦腰横卧在包河之中。脚印塘长近20米,宽约8米,颇似巨人留下的一个深深脚印。所以才有了上面的传说。

  浮庄位于包河文化园东大岛上,是包拯的后代,香港船王出资兴建,1985年建成。2000年8月,又进行修建。是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之精华,依水就势的一座古典建筑物,同时也是一组由茶楼、莲塘、亭榭、曲桥等组成的古典园林。占地约0.53公顷,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它黛瓦粉墙,色彩素雅,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艺术特色。因建筑物相似中国古代村庄,又像一片荷叶浮在包河水中,故称“浮庄”。

  浮庄南大门上镶嵌一块金黄匾额,上书“浮庄”两个醒目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迎门是一座铜像,系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先生立像。这是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包兆龙先生,满足其“叶落归根”的遗愿而在这里建造的。内有一座徽派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四合院,有二层楼房,楼名“寄畅”,内设茶社。从院后东行,有一座仿苏派造莲舫,置于包河中,上舱配以“穿过花世界;划破云水天”楹联,显得古朴典雅。从莲舫东行数步,便是浮庄园林建筑的主体,有一组环水而建的秀丽的楼台亭阁,首当其冲的是“镜中天”,内里妙联有:“东西岛影含楼影;上下天光透水光”。“楼眼波翻天地窄;放怀月映水云宽”。“一堤杨柳莺啼树;四面荷花蝶戏鱼”。整个浮庄景物,匠心独运,古色古香,有人曾以“桃花浮庄溶溶月, 柳絮包河淡淡风”来赞美浮庄胜境,真是恰如其分。

  复回包河南岸,沿河西行,向北跨过石桥,便是包公文化园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包公祠。包拯,汉族,宋庐州(今合肥)人,字希仁,世称包公,追谥孝肃,公元999年出生在宋仁宗期间。宋仁宗天圣年间考取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朝廷授官坚辞不受,后及双亲亡才出任地方官,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任枢密副使。他以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畏权贵、爱民如子而著称天下,万世流芳。他于1062年64岁时死在都城汴京(今开封)。在他死后的第四年,家乡人民为了缅怀他的功绩,便在合肥城内建了包公祠。这应该是最早的包公祠。

  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包公祠,全称“包孝肃公祠”。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毁于战火。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银重建的。看着这样的碑记,不觉让人浮想联翩。包公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而李鸿章何许人也?且不评说他一生的功过,看看他的李府半边街,看看他的享堂,还有他出资续建的巢湖文峰塔等等,恐怕说不上他是一个清官。但他却要出资2800两白银重修包公祠,甚至死后也要和包公葬在一个地方。是崇拜?是效仿?是标榜?大概要他自己才能说得清楚。 不管何意,也不管他的钱从何而来,他重修包公祠一事,今天的人们,包括向来对他不太感冒的合肥老乡,也不会对他有所非议。

  今天来包公祠的游人很多,听合肥人讲,包公祠四季游人不断,凡是来合肥的人都要来包公祠看看,就是当地的合肥人也会时常到这里转转。说人们来这里不仅是来缅怀我国历史上这位最为威慑贪官污吏的清官,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憎恨心态。既然如此,我想,那些历朝历代的贪官污吏者是没有勇气敢来到这里的了。

  包公祠建在环境幽雅的包河中的香花墩上,它由正殿、两厢、廉泉井、流芳亭、回澜轩、包公故事蜡像馆及园林组成。祠内陈列着包拯及其家族的文物和资料。

  包祠的大门前是一座白底黑框墙,称为照壁。照壁前后正中均绘有一叶青荷,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大门门楼两边立着一对“抱鼓石”,它与祠内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都是古代象征威严和权力的建筑。据称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的王宫、官衙、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跨过山门,沿青石小道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左右分立两只石狮。越过绿树荫庇下的小桥便是白墙青瓦构筑的三合古院。两扇黑漆山门上是隶书“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对联。东西两边侧门,分别题写着“顽廉”、“懦立”(“顽廉懦立”是成语,顽:贪婪的人。懦:懦弱的人。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形容高尚的事物或行为对人的感化力强)。整个包祠的外观看上去古朴庄严,令人肃然起敬。(未完待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清清包河拥廉魂 ~走进合肥包公园

标签: 成语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