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热,热的是演绎,而非历史

纵横百科 48 0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经许多朝代。就普罗大众的关注度而言,似乎当以三国为第一。

三国热,热的是演绎,而非历史

  说起三国,我先交个底。我对三国没有兴趣,也不熟悉。我说的三国,既指历史,也指演绎。史书《三国志》没读过,小说《三国演义》也是半途而废。上初中时,我曾想把《三国演义》过一遍,哪知读到一半,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刘关张、诸葛亮、曹阿瞒、周公瑾……基本上都死了,或者退了。后半部的什么邓艾啊,姜维啊……没有半点兴趣。此书就此搁下。

  三国故事的大众化

  三国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这段历史进行关注和评论的可能大都是史学家、知识分子和官员,而且谈的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没什么创作和虚构。隋以后,这个话题渐渐“下沉”,平头百姓也熟悉了三国人物和事件。是因为老百姓的素质上去了,翻阅起史书了?哪儿呀,是因为一些文人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演绎,包括口头形式和文字形式,前者是戏曲之类的文艺表演,后者是小说之类的叙事性文学。

  经过文人的虚构和创作,比起史书,戏曲和小说中三国人物的一言一行生动活泼了许多,还有了史学家无法捕捉的细节。这样的作品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播面无比广阔。

  其中,对三国故事起了最大推广作用的就是署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此书为底,20世纪以来还有了两部同名电视剧。今年,三国话题似乎又热了不少。《军师联盟》据说口碑不错。该片以司马懿为主角,在曹刘之外立起一个新的大视角。不消说,这也是演绎,和历史隔着距离,这个距离还是人为设置的,讲的是某潮流大叔心中的司马懿。

  接下来,我要胡说八道了。

  三国演绎歪曲历史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小说《三国演义》在文史的地位有点类似于8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影史的地位。它们都被奉为经典,拥趸无数。就本身而言,他们或许是不错的小说和电视剧,一个文笔精彩,一个表演精湛。但这只限于自身的范围,若把它们和各自的本源联系起来,你会发现,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有不少的改变,使得人们对本源产生了误解,歪曲了真相。83版射雕的脑残粉常喊两大口号,就能说明一切。“83射雕是不可超越的经典”,“美玲之后再无黄蓉”。

  和原著中的黄蓉比,翁美玲塑造的是一个港式小太妹,刁蛮任性不讲理,野蛮撒泼爱吃醋;郭靖成了小气鬼,黄蓉“宰”他一点钱就受不了了;全真七子劝郭靖出家当道士,后者居然同意了;书中的小配角杨康成了二号男主……结果是,翁版黄蓉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黄蓉,反派杨康也有了许多粉丝……我相信,很多83迷原著都没读过,或是虽然读过却依然把83版当做样板。这两种人都以83版为评价标准,对其它版本的射雕电视剧指指点点,说三道四。83版射雕其实就是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同人电视剧,如今却喧宾夺主。

  说回三国,问题更严重,因为83射雕的本源是小说,那也是虚构的,只涉及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好与坏。而《三国演义》本源是历史,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不容想像和虚构。而诸多的三国演绎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历史,使人们对这段历史中人和事的评价都带上了创作者的影响,成见太深。

  任何一朝的人物,后世之人对他的认识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失真”,给予的历史地位和事实不一定相配。我印象中,三国人物的“失真”度最高,在后人眼中的印象与真实情况严重不符,这是其它朝代罕见的。曹操和周瑜评价过低,被黑化,真是冤屈。戏曲中的曹操被咱们伟大的戏曲工作者涂成一脸白,状如死人,是为“奸臣”。我再说两个被拔高的:诸葛亮和关羽。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三国志》有评:“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就是说,诸葛亮治理民众的能力强过治理军队;治军时,善于管理,不善于用谋略打仗,更不会用奇谋取胜。所以,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军事家;2.作为军事家,他有短板,不全面;3.这块短板恰恰就是谋略。

  历史上的关羽,在那个军事家辈出的时代,论个人武艺,论领兵打仗,都远不是最杰出的。除却军事才能,关二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忠肝义胆”,他一生追随刘备,匡扶汉室。就追随刘备而言,刘备首先是他的大哥,其次才是君主。他二人先有兄弟情谊,后有君臣关系,并非君主招揽人才那么简单。关对刘忠心耿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兄弟情。不然,刘备集团并非实力最强,关羽完全可以效忠曹操,不必有什么道德负担。

  至于匡扶汉室,不过是现政权而已,又不是国家,凭什么非效忠不可?再说了,这个政权江河日下,新兴力量终会替代它,结束乱局。大家竞争即可。刘备也不过是打着“皇叔”的旗号罢了,难道真是汉室的正宗传人?如果其它集团能够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凭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关羽被重塑的力度超过了诸葛亮。诸葛亮虽然被视为智慧的代表,象征着“足智多谋”,也不过是在川渝和襄阳等相关之地有座武侯祠罢了,关羽却是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有关帝庙。历朝历代,关羽不断“加官进爵”,比诸葛亮更受待见。最后,关二得了“武圣”之位,成为武人中的第一人,与“文圣”孔子比肩。

  一个历史上原本普普通通的将领,居然和至圣先师相提并论,这番“逆袭”世上少有。

  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也许大体上是这样的,但说到具体的人和事,你能分清虚实吗?我只知道,这本书里曹操周瑜被黑化,诸葛关二被神化。千百年来,大多数普通人就这样被这帮文人给戏弄了。

  很多人喜欢《三国演义》,谈得上熟读,来来回回多少遍了。从文学角度来看,没什么不对。从史学角度来看,次数越多越有害。你想了解的若是三国史,那么通读一遍《三国志》也比精读数遍《三国演义》强多了。

  当然,《三国志》枯燥难懂,作为非专业人士,读后世史学家的相关研究和评论专著,也是可以的。选一本深入浅出的就行。不说要多么精通,起码有个大概了解。

  依我看,包括《三国演义》在内,所有的历史小说、历史剧以及历史叙事文学全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用著名宋史研究者吴钩的话来说,“戏曲、小说、话本、影视、杂文等文艺作品,对历史与传统的本来面目,起到了非常坏的扭曲作用”。我要了解历史,从来都是读历史著作、文章和材料。我说的历史著作不是指“24史”之类的一级史书,这些书太多太难懂,我一本都没读过。我指的是权威历史研究者的研究和评论著作,比方说钱穆《国史大纲》和吴钩《重新发现宋朝》。

  词与乐:三国演绎的贡献

  当然,由三国演绎出来的文化产品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三国演义》小说和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带红了”一首词,即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有一种令人悲凉的历史虚无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虽是明词,实不亚于宋词豪放派。不过这首词本来跟三国故事毫无关系,是毛纶、毛宗岗父子评《三国演义》时将它放在卷首的。《临江仙》真正普及起来是因为1994年的三国电视剧。该剧把它定为片首曲歌词,谷建芬谱曲,是为《滚滚长江东逝水》,由杨洪基演唱,一炮而红。《临江仙》两次被放在“首位”,是三国作品创作者的一次贡献:挖掘并推广了一首好词。

  日本曾有大型动画《三国志》,其中的配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横山菁儿创作,可谓经典。但我并没有看过这部动画,本来也可能不会听到这些音乐。之所以能听到,有赖于95年的港版《神雕侠侣》。这版神雕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配乐好是一大因素。《三国志》多首配乐被采用,包括最好听的《徐州凯旋·母之死》和《英雄的黎明》。这些配乐时常被我搜出来,荡涤一下心灵。比如,我写这些文字时,就在听着。每一次听,我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白面人物的形象……不是曹孟德,是杨改之。

  《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横山菁儿的曲子是由“三国”演绎出来的文艺作品中(包括小说、话本、评书、戏曲、动漫等等)最有价值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基础是杨慎《临江仙》,本就和三国故事没什么关系。而横山菁儿的曲子是纯音乐,没有歌词,所以除非你看过动画《三国志》,不然就很难把它们和“三国”联系起来,不会想到三国人物。我就是一个例子。我联想起来的是杨过,是神雕,是武侠。

  我的一篇旧文,去年发于公众号“我在水云榭”。

标签: 三国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