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如果说写景的名句,很多人会把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选为第一。此句上、下半句分开看,都没有问题。但是合在一起看,惨不忍睹。王勃描写的是雨后的傍晚,落日斜照,晚霞悬在天际。此时长天自己是一半朱、一半碧,何谈跟秋水去一色?从水的角度说,白居易“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比较恰当的描绘。但此句能被时人推崇,并千古传诵,想来有不为人知的奥妙。
王勃(约650~约676),和杨炯(650~693)、卢照邻(636~680)、骆宾王(638~684),四个初唐中晚期的杰出文学人士,合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的排名,一度有争议,主要有王杨卢骆、杨王卢骆、骆杨王卢等,见于宋之问、张说、杜甫等文章。但官方的说法,是王、杨、卢、骆。
王勃好友、给他诗文集作序的杨炯说:“愧在卢前,耻在王后。”杨炯认为王勃的文章,不如卢照邻和自己。《旧唐书.王勃传》作者特意加了一句:“议者为然。”在《旧唐书.杨炯传》中,四杰“海内称为王杨卢骆”,杨炯感到愧耻,“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议者”是谁?为文华美无出其上的崔融、策论第一的张说等。“议者为然”,说明了四杰的排名,不是由民间决定的,甚至不是由文坛和官场人士能决定的。
由此知晓,四杰的官方排名,至迟在693年杨炯谢世前排定,由有特殊权力的人批定。王勃的才华不如杨炯、卢照邻,“议者为然”,是举世公认的。才华不如杨炯和卢照邻的王勃,为何能够逆袭,成为初唐四杰之首?因为王勃乃天纵拍马屁奇葩。
初唐四杰的排名,既然不由“议者”决定,那是谁作出的?一定是能给他们开文艺座谈会的人。四人生活的早期,是李唐天下,但664年起,武后开始垂帘听政,和高宗合称二圣。高宗驾崩于683年,武后驾崩于705年。
王勃六岁能文,十几岁做了七品官。665年,王勃写了《乾元殿颂》进献唐高宗。此文煌煌万言,极尽吹捧之能事,中心思想就一句:“惟帝惟天,惟天惟帝。”高宗一看,此子虽还嘴上无毛,但舔功如此了得,确属可造之才。可惜好景不长。
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兄弟斗鸡,王勃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竟然惹得唐高宗龙颜大怒,认为他挑拨兄弟感情,把王勃赶出长安。
读《檄英王鸡》,情趣横生,并无敏感内容。是否王勃在沛王府侍读期间,和武后(624~705)有了近距离接触,武后对小鲜肉王勃暗生情愫,或者王勃的恋母情结泛滥,导致高宗皇帝吃醋?无论怎样,老成持重的高宗皇帝,不会在当时因为十几岁的王勃拍了一下马屁,轻佻的把他推为天下第一;然后因为一篇无足轻重的戏说文字,又把天下第一赶出长安;或者赶出长安后又给他个天下第一。所以四杰由高宗钦定的可能性不大。
王勃出京后,做了小官,不久私杀官奴曹达,按律当斩,恰逢天下大赦,逃过一死。回到开头的问题,当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什么引起齐声叫好?不是因为文字有多出色,而是因为他拍了一个非常高妙的马屁。
武则天不但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她在感业寺出家时,写出了名篇《如意娘》,寄给高宗。诗中说:“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借“看朱成碧”,来表达自己思绪万千的复杂感情。王勃落霞、秋水一句,即脱胎于此。王勃企图通过自己把落霞朱看成秋水碧,来和唐高宗、武皇后取得共鸣。
通观《滕王阁序》全篇,王勃借冯唐、李广、梁鸿、贾谊等人际遇,叙说千错万错都是自己错,希望朝廷圣明能再给“爱国”的自己一个机会:“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王勃的马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朝廷几乎决定再次启用王勃。可惜,天不容如此优秀的舔菊者。
王勃短短的一生,颠沛流离,却有着技艺非凡、技术过硬的舔菊本领。本可以前途远大,无奈乎天不延年。朝廷对王勃是异常器重的,王勃犯了死罪,却恰逢大赦,不一定是巧合。即使王勃死后,武后执政期间,还采用了王勃“发明”的荒谬的《大唐千岁历》,并在玄宗期一度沿用。
因为《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出现时,武后对骆宾王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断定,初唐四杰排定座次,在徐敬业起兵后,杨炯去世前。也就是685年到693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由武则天钦定。她把才华和成就并非第一但善于舔菊的王勃排在第一,又颇为赏识的把铁骨铮铮的骆宾王排在第四,既体现了武后博大的胸怀,也给人无限遐想。后来《旧唐书》沿用了这一说法。
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中,首次提到“四杰”的说法,排名是王、杨、卢、骆。杜审言是杜甫爷爷,卒于708年。如果王勃可以活得长久些,薛怀义不一定能够上位,历史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谁知道呢?
标签: 初唐四杰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