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世界100个景点背后真正的故事 之一(转载)

纵横百科 248 0

  不可不知的世界100个景点背后真正的故事 之一

  在我们想象中,佛教圣地应位于鸟语花香的深山密林,然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蓝毗尼佛祖诞生的遗迹就在一马平川的特莱平原上,与周围的环境相比并无二致。据中华寺的通睿师父介绍,蓝毗尼遗址共占地约770公顷,划分为3个部分:以阿育王石柱、菩提树、水池、摩耶夫人庙等遗址为主的花园圣地区,各国佛教组织兴建的寺院区和以种植树木为主的绿化区。   

  ?一片静寂平凡遗迹

  ?耶稣生与死的地方

  ?圣殿山,耶路撒冷最疼的地方

  ?梵蒂冈有条教皇暗道

  ?福尔摩斯住在贝克街

  ?东方快车坐满绅士贵妇

  ?吸血鬼城堡晚上不许进

  ?他们替朱丽叶写回信

  ?关过铁面人的伊夫岛

  ?哈姆雷特宫暗藏杀机

  ?在“凯伦庄园”感受非洲爱情

  ?雨果出生地 游人特别多

  ?狄更斯笔下的舰队街

  ?在廊桥寻找旧梦

  ?蓝桥,比电影中美丽

  ?在意大利,过一天罗马假日

  ?穿过三座“凯旋门”

  ?圣母马利亚隐居小灰屋

  ?听魔笛游德国老鼠城

  ?唐?吉诃德路,坐车也要走三天

  二

  一片静寂平凡遗迹 .一片静寂平凡遗迹 出家修行众信向往,佛祖出生地,住着各国僧侣.

  来尼泊尔前,我就对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蓝毗尼这一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宝地心仪已久,现在总算了却了前去拜谒的心愿。

  蓝毗尼距加德满都约360公里,位于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上,属热带气候,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左右。由于从首都加德满都到蓝毗尼的公路是尼泊尔的主要交通干道,车多、路险,所以笔者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在我们想象中,佛教圣地应位于鸟语花香的布满完美芦荟胶深山密林,然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蓝毗尼佛祖诞生的遗迹就在一马平川的特莱平原上,与周围的环境相比并无二致。据中华寺的通睿师父介绍,蓝毗尼遗址共占地约770公顷,划分为3个部分:以阿育王石柱、菩提树、水池、摩耶夫人庙等遗址为主的花园圣地区,各国佛教组织兴建的寺院区和以种植树木为主的绿化区。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当然是佛祖诞生的花园圣地。在通睿师父的引领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只见圣园呈方形,四周被铁栅栏围住,面积约1万平方米。

  在圣园的东南角,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粗大的树干需七八人方能合抱。树旁便是佛祖的母亲摩耶夫人曾经沐浴过的水池。据说当年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产时途经此地,并在此沐浴,手扶无忧树生下了佛祖。

  当年的无忧树早已枯死,取而代之的这棵菩提树成了人们朝拜的对象。蓝毗尼园也因此与佛祖初的鹿野苑、佛祖成道的菩提伽耶和佛祖涅的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并称为佛教四大圣迹。

  离水池向北不远,有阿育王石柱矗立,柱高7.79米,周长2米多,呈圆柱形。阿育王是古印度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他曾在公元前251年到蓝毗尼朝圣,并立下石柱。石柱上有用古印度北部方言普拉克利语刻写的敕文,说明该柱是阿育王在对蓝毗尼进行朝拜后证明此处为佛陀诞生地而竖立的。我国高僧法显和玄奘曾分别于公元403年和636年来到这里朝拜。但在此后的岁月里,蓝毗尼猪油膏湮没无闻,直到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阿育王石柱,并根据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进行勘查发掘,才证实了蓝毗尼园的地点,使荒废多年的圣迹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出了圣园便是寺庙区。迄今为止,先后有中国、日本、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在此修建寺庙或禅定中心。中华寺是目前已建成的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这里气度不凡:金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围墙、碧绿的草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怪不得韩国僧人会“眼红”,想购买一批中国造的琉璃瓦来装饰他们的寺庙。当然,各国的寺庙或禅定中心都很有特色,但令人称奇的是这里有的寺庙竟完全是仅个人之力完成的,比如越南的佛国寺,而日本的几名僧人更是为了完成在圣地再建梵宇的心愿不幸遇害,为礼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在各个寺庙在蓝毗尼的常驻僧人并不多,共约30余人,但彼此间相处得十分友好。每到月圆时,各国的僧人都要聚集在阿育王石柱周围轮流诵经,而无论哪个寺庙有活动,都会主动邀请其他国家的僧人参加。我们到达的当晚正好赶上斯里兰卡的寺庙举行诵经会,可惜整个活动要持续到早上6点,我们经过一天的奔波实感疲倦,便提早告辞了。

  夜宿蓝毗尼,斯里兰卡僧人朗朗的诵经声从风中传来。此时,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佛经故事中总是讲述佛祖在夜晚和菩提树下修行,这恐怕是特莱平原和印度白天气候炎热,只有到了夜晚,凉风习习,人方能神清气爽,集中心力去修行的缘故吧。满天星斗遮盖下的蓝毗尼分外平和、宁静,引人感慨万千。

  遥想当初佛祖为了寻求人间的解脱之道,放弃了王位和优裕的生活,出家修行,历经磨难,方成正果。2000多年后的今天,蓝毗尼已去尽往日的奢华,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片静寂平凡的遗迹,但佛祖倡导的和平、慈悲与宽容的精神在当今世界仍有现实意义,这大概也是佛教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吧。

  三

  耶稣生与死的地方

  《圣经》描述的关键场所 几大教派的朝圣之地

  耶稣生与死的地方

  如果说游北京不去登长城算不得游览北京的话,那么,到中东旅游不去伯利恒的圣诞教堂与耶路撒冷的苦路和圣墓教堂走一趟,也算不得中东之旅圆满,因为那里与传说中耶稣的出生、殉难与复活联系在一起。

  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南8公里,坐落在两座山丘上,它海拔780米,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原名即为希伯来语中“面包房”的意思,象征着丰饶、富有。据《圣经》记载,史前8世纪,先知弥迦曾预言:“伯利恒以法他(以法他是伯利恒的古代名称)啊,你在犹太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身着黑色打底裤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亘古,从太初就有。”据说这个预言预示着耶稣基督将在伯利恒诞生。

  相传出生在耶路撒冷的玛利亚和拿撒勒的木匠约瑟订婚,因罗马帝国普查人口而返回家族故地伯利恒,栖身在马厩,耶稣当夜出生。后为逃避罗马王迫害,耶稣全家逃往埃及,数年后回拿撒勒。耶稣自幼聪明过人,继承父业成为木匠,30多岁云游传教,公元30年逾越节在耶路撒冷被捕,4月7日遇难。

  从山脚沿盘山公路上行2公里便到马槽广场,著名的圣诞教堂就在广场左侧。教堂不设大门,只有一米多见方的石洞,人们必须躬身而入。教堂内光线昏暗、烛光摇曳,许多颂扬耶稣和圣母的画像颜色深暗,年头久远。教堂祭坛右侧是圣诞星洞入口,狭窄弯曲而神秘。游客点着蜡烛拾阶而下,就会发现星洞非常狭小,约3×13米,石阶右侧便是著名的圣诞圣坛。这里有一个用红白大理石围成的半圆,中央镶嵌着14角银星,上书拉丁文“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圣坛上悬着15盏基督教各派的长明油灯。对面左侧是耶稣完美芦荟胶出生后充作摇篮的石马槽。

  据史料记载,圣诞教堂为康斯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所建,属亚美尼亚东正教。公元325年海伦娜来巴勒斯坦朝圣时,选定2世纪圣?贾斯汀考证的这个圣诞洞穴为址,历时14年终于建成了圣诞教堂。千年来圣诞教堂屡遭地震和战火洗劫,目前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等教派联合管理。

  谈到耶稣的出生不能不提圣诞教堂和伯利恒,而说到耶稣的殉难与复活,就要到另外一处圣城——大名鼎鼎的耶路撒冷去寻觅遗迹了。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古迹与传说云集的地方,《圣经》中关于耶稣的传教、遇难和复活的记载都能在这儿找到相应的遗迹。

  锡安山上1平方公里的老城是耶路撒冷圣城中的圣城,如何进入,游客有多种选择,但我始终认为,最有魅力的还是从东面的狮子门沿耶稣遇难的14站“苦路”---传说中耶稣被判死刑后,背负十字架被押往遇害地点的路线走。耶路撒冷被毁过8次,现在的“苦路”建于200年前。

  进入狮子门,先看到的是右侧的圣母玛利亚父母家石洞遗址。往前左侧是一巴勒斯坦小学,其石板操场便是苦路第一站,即审判耶稣的罗马广场。第二至第九站的街道墙上都有雕刻及青铜罗马数字标志,附近都建有教堂:第二站是荆冕教堂,耶稣被戴上荆棘枝冠、背上十字架,他在此为作恶不悟的人必遭毁灭而流泪。据传他头戴的荆棘穿连衣裙夏装摘自对面橄榄山,如今那儿建有泪滴状的哭泣教堂。第三、七、九站是耶稣在苦路上行进时3次跌倒的地点。玛利亚在第四站见到走向死亡的儿子。一个名叫西曼的好心人曾在第五站帮耶稣背过十字架。苦路的第六站是维罗尼卡教堂,拉丁文意为“真相”。相传,一女子在这里用手帕给耶稣擦汗,发现手帕上都是鲜血。后来她悲伤而绝,葬在这里,有后人以其名字命名教堂以作纪念。在第八站,耶稣对大群哭泣的妇女说: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的孩子,为耶路撒冷的未来哭泣吧。

  苦路的第十至十四站都在著名的圣墓教堂内。圣墓教堂共有上下两层,由苦路进入,直接就会踏入教堂的二楼,这里是苦路的第十站和第十一站,分别展示着两件巨幅油画:犹太先知亚伯拉罕祭献儿子以撒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第十二站是耶稣殉难的地点,这里矗立着著名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雕塑。第十三站在圣墓教堂的正门大厅,一块带着血红色斑的大理石散发有异香,是传说中摆放耶稣遗体的地方。从这里往左,大厅中央是小教堂状的圣墓所在地,这里是苦路的终点第十四站。圣墓其实就是一个石洞,极为狭小,不足2米宽。据传,这里原本是贵族约瑟夫购买的墓地,当年他因敬仰耶稣而把自己的墓地捐献出来埋葬耶稣。但下葬3天后,人们在距这里不远的大卫王欧蒂芙喷立婷衣冠冢上面的“最后的晚餐”楼两次见到了耶稣显灵,于是便打开圣墓查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人们便就此认定耶稣复活了。

  被认为是耶稣殉难和复活处的圣墓教堂现由6个教派共同掌管,是教中有堂、堂中有教的典型。其实,关于耶稣的出生与复活各教派在说法上存在不少差异,不过好在如今,各个教派已经搁置争论,安然共处。

  四

  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圣殿山,之耶路撒冷最疼的地方...

  圣殿山,耶路撒冷最疼的地方 ,山上是伊斯兰教圣地 山脚是犹太人的哭墙 圣殿山,耶路撒冷最疼的地方

  耶路撒冷是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最有名的是一平方公里的老城,老城最有名的是东南角面积仅0.135平方公里的圣殿山。圣殿山是圣城中的圣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撒冷问题其实就是圣殿山的归属问题。

  耶路撒冷地处三大洲要冲,历经37次征服,8次被毁。犹太、基督、伊斯兰教各统治过这里500、400、1200多年,留下各种宗教遗迹200多处。圣殿山周围正是各宗教遗址相互重叠、难分彼此的地方,所以结怨深远、难以化解。

  从耶路撒冷老城南面的旦门进入百米见方的石灰岩块广场,你就能一睹圣殿山令人震撼的全貌:广场东侧、圣殿山脚下,矗立着长52米、高18米的哭墙;哭墙的上方,北端是金光闪烁的岩石清真寺的纯金大圆顶,与南端的阿克萨清真寺灰黑色圆顶遥相呼应。

  圣殿山被犹太人奉为圣地是胶原蛋白因为传说犹太先祖亚伯拉罕在此领受上帝旨意、祭献儿子;他的孙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并被赐名“以色列”(与神角力)。为了纪念犹太民族最神圣的地方,相传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王开始在摩利亚山(现在的圣殿山)建设圣殿,以便存放约柜、诺亚方舟等圣物,于公元前957年竣工。建成后的圣殿长30米、宽10米、高15米,雄伟非常,号称是上帝的所在。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杀到这里,他摧毁了圣殿,赶走了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犹太人才被允许返回,并得到归还的5000多件圣殿物品。于是犹太人在公元前516年动手在第一圣殿的原址上补建第二圣殿。不想公元70年,罗马王镇压犹太人起义,竟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罗马时期,每年11月9日圣殿毁灭日这天,才准许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到圣殿西墙遗址祈祷。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哀哭“哭墙”因此得名。

  现在的哭墙看起来和一堵巨大的石墙无异。每天你都可以看见犹太人自动分成身穿情侣装的男女两拨,分别在哭墙的北南两段祈祷,他们常常手捧《圣经》,一边祈祷,一边点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有的人干脆搬把椅子面对哭墙,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至于闻名世界的、把写着心愿的纸条塞入哭墙墙缝的行为,倒不是犹太人的习俗,而多半是旅游者们的发明。

  哭墙南侧沿石阶而上便是圣殿山,但这里如今坐落的是清真寺院,在伊斯兰世界里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与岩石圆顶清真寺被高高的围墙圈在一处宽敞的院落里。

  闻名世界的岩石圆顶清真寺总是频频被摄入投向耶路撒冷的镜头中,因为它雄伟而炫目的金顶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都会在蓝天下产生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美感。相传该寺原为欧麦尔建的木清真寺,691年改建成八角形清真寺。它的大圆顶高54米,直径24米,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使它彻底名扬天下。除了建筑之美,岩石圆顶清真寺内还有一块镇寺之宝:一块淡蓝色的巨石,被放置在寺的中央,长17.7米、宽13.5米、高出地面1.2米,以银、铜镶嵌,铜栏杆围着。这块岩石上有一个大凹坑,相传是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处“登霄”留下的马蹄印。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继摩西、耶稣等先知后,真主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他在创教后第九年即公元619年的一个晚上,在天使陪同下骑一匹面如美女穿高跟鞋的天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然后踏石登天,聆听真主的天启。

  和岩石圆顶寺相比,阿克萨清真寺就要受人冷落一些,甚至有许多人常把它们搞混。其实该寺虽外表不够金碧辉煌,但其内部殿长90米、宽61米、圆顶高18米,非常雄伟。殿内有53根大理石圆柱、49根方柱,曾被学者们赞誉为“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文化遗产”。

  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但也有后人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也许正因为集美太多,耶路撒冷,特别是圣殿山才成为纷争不断的场所。当年,以色列穿过两大清真寺底部开通圣殿山地下隧道(把哭墙和苦路连接了起来)和沙龙踏进圣殿山清真寺院,都曾引发巴以双方的暴力冲突,而极端犹太组织更是一直叫嚣要推倒两大清真寺,重建他们的第三圣殿。每年这些极端分子都要把一块据说是从犹太圣殿中保存下来的巨石运到哭墙附近,举行象征性的重建圣殿仪式。哭墙所在的广场看似风平浪静,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冲突。

标签: 历史故事100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