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的由来一

纵横百科 64 0

  花市大街

  位于崇文门外,因其曾是专门卖花的市场。既卖鲜花,又卖假花。鲜花多来自丰台、黄土岗一带的花农,也有一些是这里的售花店自己培植的。而这儿售卖的假花名气更大,既有绒绢制成的细活朵花,也有通草花、纸制花、绫缎花等大路货。这条街上,仅为安寓花行客商的旅店就有十几家之多,足见当时的规模之盛。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京沦陷后,花市的买卖才萧条下来。

  12、灶君庙狮子

  北京有一句歇后语叫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意思是解不开仇恨的死对头或永远不能分开的死搭配。传闻灶君老爷看中了花市大街这块地方,奏明玉帝,在此盖了一座灶君庙。百姓原指望他保佑一方,但穷住户们却越过越穷,而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大伙儿就嘀咕起来。一天,有个挑着担子,下街补漏锅的白胡子老头儿,走到灶君庙门前,放下担子,左瞧右瞧,这个怪举动,招来不少瞧热闹的人,有人问您看什么呢,老头说没看什么,要是在庙门前添上两个铁狮子就更好看了。大伙儿一听笑了,说谁有这些钱哪,从打有了这座庙,我们出钱买香买供,按月送香油,弄的穷的更穷了。白胡子老头儿笑笑没说什么,挑起担子走了。第二天,灶君庙门前多了一对铁狮子。第三天,灶君老爷的马没了,庙门前却有一堆马骨头。夜里,人们听见狮子吼叫,第四天,第五天,庙门就不再开了。从此,庙里住了些做小手艺的人,人们都说这成双成对的铁狮子把灶君老爷的马给吃了,灶君老爷也吓跑了,铁狮子真是灶君老爷的死对头、铁对儿。

  13、神路街

  朝阳门外东岳庙前神路街名字来历很简单,就是东岳大帝巡游所走之路。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赶庙会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东岳大帝出外巡游。

  14、大北窑

  早年间,出东便门,东北方向离城3里,地势广阔,土质细腻,砖窑密集,向来烧得好砖,其中最大的是在北边的一座大窑,烟囱高耸,远远就能看到。故远近居民到此都以大窑为标记物,久而久之,此地就叫大北窑。

  15、八王坟

  东四环四惠桥西南侧的通惠河北岸曾经埋葬着清朝的八王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与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同为太妃阿巴亥所生。阿济格从征察哈尔、喀尔喀、朝鲜,到与明军交手的宁远之战、锦州之战、广渠门之战,一直是骁将。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带领阿济格和多铎夺取了北京城,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在王爷中排位第八。同年,他奉命追击李自成,军队开进江西。多尔衮病死后,阿济格密谋承袭摄政王位,事泄遭幽禁,后被赐死,其骨灰埋葬于通惠河畔一处荒凉之地。康熙在位时,开始重新重视阿济格的开国功勋。乾隆十一年重修八王坟,建了宫门、享殿、宝顶、墙圈、驮龙碑。正坟、土坟主次分明,更有东衙门、西衙门之别,占地一顷数十亩,规模宏大。辛亥革命后,王爷坟的宫门、享殿被拆除,卖作砖瓦木料,受到严重破坏。日伪时期,王爷坟多次被盗,破败不堪。解放后,东衙门地皮被财经印刷厂征用,后转给葡萄酒厂。正坟和西衙门则被度量衡厂(后迁走)占用。与厂区配套,八王坟一带很快形成居民区。随着长安街向东西两侧延长,开通了八王坟到公主坟的1路汽车,又增设长途汽车站,八王坟便被牢牢地定在了北京交通网的主干线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地名。有意思的是,八王坟曾一度被改名为建光东里,97年恢复原名。

  16、亮马河

  源于东直门外有条小河,远来客商的马车队来到这里,经常在河里给风尘仆仆的马匹洗涮,洗完的马匹就在河岸上晾干身体,故名晾马河,时间长了,就叫成亮马河了。

  17、呼家楼

  大北窑向北二、三里,有一呼姓财主,盖了个二层楼,高高地俯视着低矮的民居,久之成为附近的地标,被过往行人称为呼家楼。

  18、酒仙桥

  来历一说:

  原来的坝河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就是酒仙桥,酒仙桥的边上,有座酒仙庙。传说桥修成的这天,谁也不敢第一个走过去,都怕自己的福气小,冲了桥的运气。等到太阳偏西了,来了个推独轮车的花白胡子老头儿。小车两边各装了两篓酒,直奔桥而来并轻松推上了桥,大伙儿说这老头儿力气不小,准有福气。谁知话没落音,那推到桥顶的独轮小车向右一歪,两篓酒越过桥翅儿,掉在河了里。出乎意料的是,老头儿瞧也没瞧,飞快地推着小车,过桥转眼间不见。大伙儿琢磨,两篓酒掉在河里都不要了,真奇怪。有细心人还说道:小车的一边二百多斤,另一边空着,还飞快地推着走,凡人谁有这本事?准是神仙!正议论着,忽然一股酒的香味从河水里飞出来,遇仙人,又有了好酒,于是,有人提议这座桥就叫酒仙桥。

  有了酒仙桥以后,附近的乡亲住户们,鼻子里老是闻着有酒味,爱喝酒的人就从家里拿饭碗舀了喝,这事情一传开,河边上成了酒店,都来喝这不用花钱的酒。这天,来了一个黑胡子老头儿,担着一篓酒和家具,在河边上搭间小棚子卖起酒来。棚子前面还贴上真正净流老烧酒的招子。从此,河里的水,酒味就一天比一天淡,而黑胡子老头儿的生意,却一天比一天旺盛。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便疑惑是黑胡子老头儿做怪,决定暗中观查。一天晚上,小伙子吃完晚饭,趴在酒棚子旁边的高粱地里等待,到了三更天,黑胡子老头儿走出来,见四处无人,就手提酒篓、舀子,走到河边,舀了多半篓河水进了棚子。第二天,酒仙桥的乡亲们跟着小伙子,直奔黑胡子老头儿酒棚子而来。到这里一瞧愣啦,不但有黑胡子老头,还有推小车过桥、掉酒篓的那个花白胡子老头儿,另外还有一个长着二尺多长雪白胡子的老头儿。他们正在拆棚子收拾家具,雪白胡子老头儿看着疑惑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一指花白胡子老头儿说这个往水里兑酒的是我的儿子。又一指黑胡子老头儿说这个往酒里兑水的是我的孙子,哪有什么酒仙啊。说着,他们收拾东西走远了。从此,酒仙桥的河水,就再没有酒味。打这儿起,酒仙桥一带卖酒的,谁也不敢往酒里兑水,更不敢往水里兑酒啦!

  来历二说:

  过去北京东郊的酒仙桥地区,很荒凉,也曾是墓地。如今的酒仙桥向西800米左右原有一座长不足二十米宽五、六米的石桥,石桥是用许多半米宽的石条组成的,每块石条上每隔10公分都刻有水槽,雨天不会积水,平时行人、马车也不会打滑。那座桥就是地名所指的酒仙桥,如今已经消失。过去的桥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上,石桥北边有一座庙,庙不大,宽不二十米,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在前院里有三棵很高大的松树,从很远就能看见。庙的地理位置虽然很荒凉,但不缺香火钱,庙里的老主持收留了一个小孤儿,先教他帮忙作饭,再教他挑水。和尚们都叫他凳子,凳子就住在前院门房里,小门房向进院子的通道开了一个窗,即使是整个院子的门都关着,客人也能从窗子喊凳子。凳子在庙里长到青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认为自己就是庙里的一员,每天挑水、做饭、打扫院子,一些杂活他都承担了,老主持看着他长大,从心里也喜欢他,就为他将来娶媳妇做打算。

  凳子做的烧饼很好吃,除了大多数满足和尚们食用,剩余的就拿来卖。到了清明时节或是一些几代在朝廷做官人的忌日,凳子的生意就很好,装铜钱的泥罐子都满了,凳子就请人打了一个木头的钱柜子,钱柜子是两层的,下面一层放大钱,上面就放散钱。一天,才过四更,就有人来敲凳子的窗户,凳子迷迷糊糊中想是有人要买他的烧饼,就把烧饼端到窗前,打开窗户。由于夜色太黑,凳子看不清来人面貌,只能从来人被白衣服勾勒出的身形看出是一个年轻女子。她只要一个烧饼,却给了凳子一两银子,凳子说没有那么多钱找,来人说不用找了,凳子就把银子放到了钱柜下层。第二天四更,他又醒了,昨天的那个女子,还是要了一个烧饼给了凳子一两银子,凳子依然收了。就这样,到八月十五这天,他钱柜子下层里的钱已经有二十两了,他很想看这个女子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就没有关窗子。借着月色,凳子第一次看到了这个慷慨女子的美貌,发呆了许久。女子说今天是向你道别的,以后就不会再来了。女子告诉凳子,她小名叫酒窝,出生在中下层家庭,父亲是酿酒的,因为她有两个小酒窝,所以起了这个名字。长到十五岁时,被一个朝廷的提督看中。谁知酒窝命苦,结婚第二年,提督不到五十就死了,提督最喜欢小老婆酒窝,要她陪葬,提督的家人给她喝了毒酒后,便和提督一起被埋在石桥东南两里远的地方。听着酒窝的故事,凳子说你要是能活过来多好,酒窝说只要你真心喜欢我,就会有办法,爱会给你带来财富。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努力也很容易失败。凳子问怎么去做?女子说需要一个男人爱自己三十年,这期间不能和其他任何女人有丝毫感情瓜葛。

  凳子回到了屋里,拿出钱柜子打开下层,果然如那女子所说,那些银子都变成了纸钱。但他坚信爱会带来财富。从此,凳子时常去到酒窝的坟前,为她填土栽花。转年的八月十五这天,才过三更,凳子带着自己做的月饼到了酒窝坟前。四更时分,酒窝一身洁白来到他身边,凳子抓住了酒窝的手,问凳子这一年你想我吗,要坚持三十年,你能么?凳子说能。酒窝说你等我的泪水流到酒窝处时,用芦苇把泪水取走,然后保存在一个小坛子里,并在坛子里加些河里的水,把坛子密封好,等想我的时候,就打开闻一闻,坛子里有我的味道。就这样年复一年,凳子每年的八月十五见酒窝一面,并用芦苇取了她流到酒窝处的泪水,吹进坛子,加河水密封好。第二十九年,凳子仍然住小庙里,过着孤独、贫寒的日子。虽然他已经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老年人,却依然期望着和酒窝团聚的日子。想到今后的生活需要一些钱,他把其中装着酒窝泪水的一坛打开,取了一滴放进装满坝河水的木桶,立刻酒香四溢。拿到石桥边去卖,喝过的人无不赞赏,生意一下就红火起来。第三十次见面的时候就要到了,十五这天,他们俩在小庙外相见,凳子以为从此他们再也不用分离,可从酒窝嘴里得知阎王违背当初诺言,酒窝永远不能还阳,这最后一刻钟她和他的诀别时,凳子心如刀割。他静静地和酒窝牵着手沿着小河一直向前走,一直到她消失的一瞬间。八月十六日那天,凳子端着盛满酒窝泪水的坛子从石桥跳进坝河里,找酒窝去了。这一天从石桥到西坝河酒的香飘了三十里,连空气中都是酒的馥郁的清香。此后的人们再也喝不到凳子的酒,他们以为凳子就是酒仙,为纪念他,石桥改名为酒仙桥。

标签: 宁远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