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航海家”郑和“族属考证

纵横百科 47 0

  【郑和】是中国明代时期的航海家,他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宫庭太监。目前各种资料普遍性认定他为回民。

  但在明初的资料上,对郑和的定义,却丝毫和回民无关。明廷官方对【郑和】的描绘为佛教神职人员,官方官职为”奉佛信官内宫太监“。

  郑和信佛吗?我个人观点是,他应该是对佛教有尊崇,一些历史资料也记载了他在佛教方面的活动,比如和姚广孝合作的佛教经文。这些考古证据,毫无疑问一样是事实。但并不意味他是佛教徒,因为伊教是一神信仰,不允许教徒从事偶像崇拜。

  而明廷永乐年间对郑和的描绘,完全就是一个佛教神职人员,没有任何文字描绘他的伊教信仰。然而,历史上郑和却是一个回教徒,他生于穆斯淋世家,信奉伊教。

  接下来,我列举资料详解郑和的出身以及信仰问题:

  1)郑和出身于穆斯淋世家

  这一事实基本没有任何悬念。目前有《国宝郑和行香碑》记载,他的祖、父均曾到过麦加朝觐,父马哈只生子二,长文铭,次和。这块碑今仍立于福建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旁。

  此外,清末民初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则是《国宝郑和行香碑》记载的郑和生父马哈只的墓志铭,其记载,郑和曾祖父名“拜颜”(一说即“伯颜”),曾祖母马氏;祖母与母亲,均称“温氏”; 祖父、父亲之名则未载,以“哈只”(一说即“哈吉” )代称,故父即“马哈只”。

  这块名为《故马公墓志铭》的碑刻,由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刚撰文,行文简练,字体秀丽。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马哈只生于元至正甲申年(1344年),卒于明洪武壬戌年(1382年)。生有二子、四女,其次子郑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宫太监”。铭文末对马哈只揄扬有嘉:“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

  而碑阴部分三行小字:“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吉日乃还记耳”的记载,也与郑和第二次远航归来祭祖扫墓的时间符合。“而这些而容,在史书和地方志中并没有记载。

  这两块最重要的碑铭,均记载郑和出生于穆斯淋家庭。

  2)郑和是明代的穆斯淋

  能证明郑和在明代就是穆斯淋的,还是碑铭。

  上面提到的《国宝郑和行香碑》,就安置在福建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旁。

  这个证明在明代,当时的明人就很清楚郑和是回民。

  此外,还有一份很重要的碑铭,《敕赐清真寺碑记》碑(天启六年 ,即1626年,冯从吾撰):永乐十一年,又敕命重修,而与有劳者太监郑和也。”,很明确地记载,朱棣下令,为郑和做一块碑铭,而这块铭,居然为清真寺碑记!

  这个记载,证实明朝皇家很清楚郑和是穆斯淋的身份,也以穆斯淋的功绩为他树碑立传。

  这确实很不可思议,郑和在明代是清清楚楚的穆斯淋,明朝人知道他是穆民,明朝皇帝朱棣也很清楚他是穆民。但明廷官方对他的描绘,就是一个佛教神职人员,完全回避了穆民身份。

  这是怎么回事?

标签: 明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