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有什么捷径可走吗?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是这么做的

纵横百科 90 0

  学习书法有什么捷径可走吗?这可能是许多学习书法的人最想知道的一个答案。现在我们来看看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是怎么做的?

  董其昌在17岁参加殿试时,自认为答题全对,没有问题,状元非自己莫属,可在考试成绩公布后,他却是第二名,于是不服输的他去找了阅卷老师,并说了自己的成绩肯定是判错了,老师说并没有判错,后来看了卷子后,他说自己没有说错吧,并很得意洋洋,要求老师重新公布名次。老师说,你不要急,你虽然答案没有问题,可你的卷面字迹比不上第一名的,所以,经过我们商量,给了你第二名。

  这件事对于董其昌来说,很是受到刺激,他心想,字没有写好,竟然改变了他的成绩和名次,很爱面子的他,便开始在书法方面琢磨起来了,他便把古人的书法进行临摹学习,经过几年以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董其昌并非是一般人,这时候,他也彻底地喜欢上了书法,于是也他心想,如果把书法写得跟古人一样,那也是写古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后来,他又潜心研究书法,终于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上面是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书法有没有学习的捷径?书法究竟怎么样才能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一些分析,也许对学习书法的人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学习书法必须要经过对古人书法的学习和临摹,才能在这方面奠定好的基础。为什么要学习古人书法?在很多人看来,书法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即使每个人都学 羲之,写出来的字也都并非完全一样。但是,如果通过对古人书法的学习,就会得到古人的笔法、字形和章法要求,这样一来,在后面的书法创作中也不至于没有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也就是检验书法水平的标准了。

  其次,学习书法要有兴趣。董其昌在17岁以前并不喜欢书法,他认为,只要把字写清楚就行,至于好不好看,那是书法家的事情,而经过了那次考试之后,他清醒地发现,自己失去状元丢了面子,完全是书法不好的原因。没有兴趣可以培养,董其昌在18岁以后,发奋图强,立志学好书法,后来也成为书法方面的专家,看来兴趣也是可以在后天培养的。

  最后,书法的捷径也需要人的悟性。什么是悟性?其实,有些教科书上把悟性说得很玄妙,以为悟性就是天性,这个当然没有大的问题,但从董其昌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悟性是来自于后天,来自于努力。如果把他的书法学习阶段分为两个,即:18岁及以后的几年,和后来的精进深入阶段,那么,他后来的精进阶段则是他的悟性时期,可见,悟性来自于坚实的基础和深入思考。简单地说,悟性就是兴趣加思考加裂变反应。

  总的来说,学习书法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它需要的是对古人书法的反复临摹,并从中得到古人笔法、字形的精进学习,有了这些技法基础后,还要以兴趣为师,从纵向的古今书法的学习对比,再为今后书法的自成一家打好基础。而这个过程,最为艰苦的也就是悟性阶段。因为很多人走在这里都成为屏障,也就是所说的“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勇气之上了。

标签: 明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