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读东周第五十期——五羖大夫

纵横百科 56 0

  戊申读东周第五十期——五羖大夫

  五羖大夫就是鼎鼎大名的百里奚,羖就是黑山羊,因为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楚成王手中买来的,所以称他为五羖大夫,以纪念这段千古美谈。

  戊申先简单说下百里奚的个人情况吧。首先,百里奚很长寿,史记载百里奚公元前621年逝世,生时不祥。有的说他生于公元前726年,那就是105岁,这个年龄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寿星。如果按前655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买回百里奚时七十岁算,他是104岁,和前面的说法几乎一样。而更为神奇的是公元前623年,繇余(也作由余)引路,百里奚带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几十个戎狄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巴国也来朝拜,史称“秦穆公称霸西戎”。以102岁高龄领兵打仗,拓土千里,古今中外大概唯此一人吧。因此百里奚年龄有些疑问。但公元前686年,齐国公子无知发动政变,百里奚正在齐国,公子无知想用百里奚,而百里奚的好友蹇叔劝阻了他。管仲的年龄和百里奚差不多,此时的管仲3 7岁,如果减掉十来岁,百里奚至少也有25岁左右,如此百里奚寿命至少也有 90以上,而近90还领兵出征,世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管怎样,百里奚身体好,且长寿,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他的年龄有疑问,但长寿是无疑的。

  再说说他的身世背景吧。百里奚,姜姓,百里氏,井氏,名奚,字子明,又字井伯,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也有的说他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后来到了秦国做大夫。听起来比较混乱是吧。姜姓,说明他是姜子牙的后人,古人的氏可能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来变去,百里奚就是这样,但姓是不变的,是什么姓,永远就是这个姓,不论到了何时何地都是一个姓。西周建国以来,姬姓和姜姓两家关係密切,不仅联姻,而且许多姬姓封国由姜姓任卿大夫。可以说是姬姓和姜姓共治天下,虞国是周康王(前1020~996)时期所封,分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孙虞仲于虞,从而建立虞国。而周康王受到齐国国君齐丁公的辅佐,因此虞国建国之初就有姜姓后人为卿大夫。由此才有封邑,其封邑就在“井”这个地方,其后人就以井为氏,百里奚出生在虞国井地,因此最开始他叫井奚,也称井伯。

  也有的说百里奚是楚国宛人,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百里奚是最初的虞国卿大夫姜姓井氏的后人,但不是嫡出,也就是说他不是嫡子。一直以来,封建社会采用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大量的非嫡子弟处于一个尴尬境地,他们虽有贵族血统,由于没有继承权,而没有贵族的财富,这批人却又受到只有贵族才有的教育,由此产生一个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族。士族出身也可能被封为士大夫,除非升为上大夫,一般士大夫没有封邑的,如百里奚在虞国任大夫时,就可能没有封地,其封地百里是在秦国的封邑,因此他也叫百里奚,这也是后人最为熟悉的一个名字。由于百里奚非井伯嫡出后人,随时间退移,百里奚这一支姜姓后人家道中落,而迁至楚国宛地而谋生,如同管仲其祖上封地在郑州,而他却出生在安微(楚)颖上。我们不知道,百里奚这一支虞国井伯姜姓后人,是何时从虞迁到楚宛(今南阳),或许到百里奚出世时己经N代了。实际上,百里奚在虞国无亲无友,他后来到虞国任大夫,也是其好友蹇叔介绍虞国大夫宫之奇,然后得到宫之奇的举荐,才做了官。而百里奚在由晋国到秦国的途中逃离时,他的目的地正是宛城,证明他在那里可能有亲戚或者朋友,也可能他的家就在那里。

  百里奚的籍贯有争议,这并不奇怪,因为他后世鹊起的声名,产地自然受到追捧。恰如刘邦,丰邑和沛县都说自己是刘邦的出生地,就是想占刘邦的光,他本来是个瘪三,如果一直是个瘪三,绝没有人会去争他出生在哪,管球呢。百里奚也是一样,他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致大家都来争一争。然而,七十岁以前的百里奚,困顿,窘迫,贫穷,怀才不遇,他和管仲年龄相当,管仲七十岁以前早已功成名就,叱咤风云,名满天下,而百里奚却尝尽了人间苦楚,遍历诸般困境。

  百里奚虽是姜太公之后,祖上也是卿大夫出身,可到了他这里已是泯然众人矣,只能用穷困二字来形容。穷到什么程度呢,已过而立之年还没娶妻,还在打光棍儿。困到什么程度,无亲,无友,无工作,无收入,家徒四壁,茫然无措。到了三十五六岁,百里奚终于娶了妻子杜氏,生了一个儿子。百里奚在虞国困顿不堪,就想到别国去谋个出路,又不忍撇下老婆儿子,因为他们无亲无友嘛,孤儿寡母很难生活下去,其实百里奚就是不走,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生活把最后一点儿不忍也拿走之后,百里奚只身前往齐国,寻找生路。当时不像现在,有高铁,有飞机,想去哪一会儿就到,从河南到山东,穷困如百里奚,这一路肯定是坐11路公交车,那种艰难困苦也可想而知。

  长途跋涉到齐国去,百里奚是满怀希望的,他觉得凭自己的才学,就是出将入相也绰绰有余,高居庙堂者,有哪一个是有真本事的。虞国狭小,不能游戏,齐国乃天下富庶之地,自己定然有用武之地,就算不能出将入相,谋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成问题。理想不敢妄谈丰满,现实永远那么骨感。百里奚到了齐国之后,别说谋个一官半职,连混口饭吃都很困难了。当时齐襄公吕猪还没有死,百里奚就想求见齐襄公,一展才学,可是,齐国对于百里奚来说更加陌生,更加的举目无亲,朝中一个人都不认识,没人引荐,自然见不到齐襄公。而他身上少的可怜的盘缠,除了从牙缝里挤出来贿赂差役外,很快就花光,渐渐的牙缝里也没有了,百里奚无暇再考虑求见齐襄公的事,他必须要解决的是吃饭生存问题。可他手无缚鸡之力,一无所长,虽然胸怀济世之略,却只能挨饿,没办法,只好去当乞丐,在齐国秷地讨饭吃,当时百里奚已经四十岁了。

  秷地有一个人叫蹇叔,蹇叔有识人之明,见百里奚虽然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行乞于秷地街头,然貌露清奇,异于常人,便邀请百里奚到家中用饭。两人讨论时事,百里奚应对如流,画策井井有条。蹇叔慨叹,以你的本事,足可安邦定国,却落得讨饭的地步,真是命运不济啊。两人言语投机,相谈甚欢,义结金兰,蹇叔年长一岁,百里奚呼之为兄。蹇叔家里也不富裕,家境很一般,但也比百里奚要强得多,至少他在齐国混了很长时间,认识不少人,就介绍百里奚为村中的富户养牛,富户每月支付一定的餐费。这就是百里奚的第一份工作,齐国秷地某村的放牛大叔,虽说工作低贱,但比乞讨的日子还是好了很多,有固定的收入,不用再饿肚子,而且,百里奚终于有了一技之长——放牛。

  后来,齐国发生宫廷政变,公孙无知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悬榜招贤。百里奚觉得这是个机会,想去应聘。蹇叔明于事理,劝百里奚不要去,理由有两点,第一,公孙无知弑君篡位,其名不正,必将一事无成,第二,尚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在外将回,公孙无知不会有好下场,跟着他肯定要倒霉。百里奚听了他的话,没去应聘。这是蹇叔第一次救百里奚,没多久公孙无知果然被杀,姜小白回国即位,就是齐桓公。如果百里奚跟了无知,只怕早已魂飞天外。

  在齐国当了几年放牛大叔,百里奚得到一个好消息,在齐国西边也有一个富户非常喜欢牛,这个富户非同一般,有钱有势,给他放牛的人的薪水都很高,这个富户就是周王子颓,就是和周惠王争夺王位的那个人。百里奚此时的放牛技术已经非常高明,他就想,反正都是放牛,何不给这个有钱有势的王子颓放牛,至少可以多挣点儿钱,混得好了,说不定还可以踏上仕途。抱着多挣点儿钱的心态,百里奚告别蹇叔,前往周国发展。蹇叔很清楚百里奚的心态,临行前告诫他,不可轻易入仕,如果辅错了人,弃之而去则不忠,患难与共则不智,一定要小心谨慎。百里奚到了周国,以养牛技术觐见王子颓,什么济世之略,什么满腹经纶,都见鬼去吧,生活已经让百里奚低头,俗话说,高傲的头颅抵不过饥饿的肚子,这句话在百里奚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因为百里奚的放牛技术好,王子颓很高兴,也很器重他,就想把他收为家臣,家臣也就是下人,只不过是王子家的下人,看起来高贵一点。百里奚是很愿意的,因为过惯了苦日子,能做王子的家臣已经是乌鸦变凤凰了。就在这时候,蹇叔从齐国来到周国拜访百里奚,百里奚就邀请蹇叔一起去拜见王子颓。

  见面之后,蹇叔说,王子颓这个人不行,不是可辅之主,这人眼高手低,看起来志向很大,其实没啥本事,而且你看他周围都是些什么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子颓不是啥好鸟,日后定有篡位之事,篡位必败,你还是赶快走吧,不要在这里流连。百里奚再次听从蹇叔的意见,离开了王子颓,因为他出门日久,想念妻子,就回虞国去了。这是蹇叔第二次救百里奚,王子颓后来与周惠王争位,发生很有名的五大夫之乱,最后王子颓失利被杀,百里奚及时抽身,逃过一劫。

  话说百里奚就没看出王子颓是个什么人吗?他难道就不知道王子颓不是可辅之主?为什么要等到蹇叔提出来他才走?还是那个原因,百里奚是久困沼泽之人,急望陆地,若要弃地而入沼,岂非难乎?不管怎么样,百里奚还是走了,算得上很幸运了。

  蹇叔在虞国有个老朋友,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宫之奇,两个人很久没见面了,蹇叔就想去看看他,于是和百里奚一起到了虞国。百里奚的老婆儿子早已流落他方,不知去向,百里奚感伤不已。蹇叔和宫之奇见面以后,说起百里奚之贤,宫之奇就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公。宫之奇是虞国大夫,在国君面前很有面子,他推荐的人虞公不敢怠慢,直接给了个中大夫,百里奚自此踏上仕途,与过去那种穷困贫贱的日子告别了,然而,他的背运并没有过去。蹇叔见过虞公以后说,这人不行,见识短浅,刚愎自用,不会有什么作为,又劝百里奚离开虞公,不要辅佐他。从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蹇叔这个人是有识人之明的,相面很有一套,一看一个准儿。他第一个相的人就是百里奚,百里奚当时是个乞丐啊,没人瞧得见,没人看得起,也没人愿意搭理他,只有蹇叔看出他有非常之才,这份眼力是很厉害的,百里奚之后果然大有作为,留名千古,不负蹇叔之相。蹇叔相的第二个人是公孙无知,结果无知被杀,无知集团覆灭。第三个是王子颓,最后王子颓集团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他又为虞公看了相,上一节戊申讲假途灭虢时,虞公沦为晋献公的俘虏,虞公的下场比蹇叔预料的还要惨。蹇叔真可谓是千古神相,言无不准,所料必中。

  可百里奚已经做够了人下人,吃够了苦中苦,受够了困中困,他不想再如此艰难度日,如此颠沛流离,如此茫然无措,他的筋骨已劳损,精神已乏透,正如久旱而逢甘霖,陆鱼而望勺水,此时,甘霖欲下,勺水目前,岂能就此离去。蹇叔知道百里奚很为难,说完后就去宋国了,百里奚留在虞国辅佐虞公。晋献公派里克灭虢国之后,百里奚预见到虞国也会被晋国灭掉,可他并没有逃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百里奚不听蹇叔之言,已经不智,他不愿再做一个不忠的人,最后沦为晋献公的俘虏。百里奚的心里肯定百感交集,也许这就是命,几十年悲苦流离,一朝出仕,却落得个国破身虏的结局,命运多舛,一至于斯。百里奚不愿离开虞公独自逃走,一方面是他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许是他对命运已经低头了吧。然而,他坎坷的人生之路并未完结,身为俘虏也并不是他生命的最低谷。

  原虢国大夫舟之侨投降晋国以后,晋献公仍让他当大夫,舟之侨就向晋献公推荐百里奚,他说百里奚这个人有经世之才,而且品德也很好,可以大用。晋献公原本是想用百里奚的,舟之侨去问,百里奚不愿意,而且说了一番话,君子不事仇国,吾即事,不事晋也。晋献公一听,那算了吧。可这番话舟之侨听起来就特别刺耳,君子不事仇国,这不就讽刺我不是君子么?他心里很不爽,就和百里奚结下仇了。真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家百里奚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舟之侨反倒被迫的自惭形秽起来,婊子都当了,还立什么牌坊呢,是吧?

  百里奚拒事晋献公,竟成了他七十岁之前坎坷人生路当中少有的幸运,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很多大臣被杀,就连假途灭虢的总策划荀息也未能幸免,倘使百里奚屈膝诡诸,那估计也是死路一条,这次,是他的君子之则救了他。至于喜欢戚戚的舟之侨,最后被晋文公重耳祭旗正法,也算死得其所,这一段故事戊申以后还会专门讲到。

  话分两头。话说秦穆公任好即位六年,未立中宫,派大夫公子絷向晋国求婚,欲得晋献公的女儿为夫人。

  公子絷此行收获很大,满载而归,他为秦穆公办成了三件大事。

  其一,顺利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伯姬为秦穆公夫人,伯姬也就是之后的穆姬。穆姬是晋献公第一个夫人齐姜的女儿,晋太子申生的同胞妹妹,同时也是重耳和夷吾的妹妹。说这么清楚是因为后面有些事还牵扯到穆姬,这里先交代一下。

  其二,拔公孙枝于陇亩之间。公孙枝是晋国公族远支,落魄贫穷,以耕地为生,但身负勇力,文武全才。公子絷将他引荐给秦穆公,穆公拜为大夫,其成为之后秦任好帐下五大臣之一。

  其三,间接促使百里奚入秦。这一点,说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因为百里奚入秦是多方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戊申总结了一下,百里奚入秦有六大关键因素,这六个因素又与六个人物息息相关。第一,晋献公不用。晋献公本来是打算用百里奚的,他也知道百里奚有贤才,但百里奚终究是败师之人,而且晋献公手下文臣武将如云,对人才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再加上百里奚自己不愿意,诡诸也就没把他当回事。

  第二,秦穆公求婚。这是一个客观因素,也是一个偶然因素,如果没有穆公求婚,百里奚就完全没有入秦的可能,他也许会在晋国落落寡欢,继续他之前的那种贫困窘迫的生活,郁郁而终。

  第三,舟之侨报复。晋献公答应秦穆公求婚之后,需要一些人员陪同穆姬出嫁,这些陪同人员中,女的一般是穆姬的随身丫鬟,男的就是役使奴隶。舟之侨心中恼恨百里奚,羞于会面,因此建议晋献公用百里奚为媵,陪嫁入秦。这是舟之侨对百里奚的羞辱和报复,没想到却最终成就了百里奚。

  第四,百里奚逃走。百里奚被当成奴隶陪嫁入秦,在入秦途中,他选择了逃走,他的逃走源于他的郁闷,这种郁闷一直贯穿于他的生命之中,从来没有停止。从周国入虞到虞国被灭的这段日子,大概是他阴霾中少有的晴光,随后便再度黑暗,没想到又成了黑奴……倘若他是一个平庸之人,也许就此作罢,偏偏怀抱经世之才,虽已认命却终不认命,君子之品受到玷污,他终于无法继续妥协。

  第五,公孙枝推荐。百里奚逃走,秦穆公发现奴隶名单上少一个人——百里奚,问于公孙枝。公孙枝说,百里奚这个人智义双绝,虽抱经世之才,不遇其主。这引起秦穆公极大的兴趣,必欲访求百里奚而用之。秦穆公是个极为贤明的国君,有心争霸中原,可惜秦国向来人才匮乏,有这样一个不世之才,秦穆公当然是望眼欲穿,他对百里奚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晋献公,因此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百里奚收归麾下。

  第六,楚成王无视。百里奚逃走之后,本来想去宋国,没去成,就去了楚国的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刚到宛城,又被宛城的乡间恶霸抓住,恶霸让他放牛,百里奚喂牛技术好,恶霸家的牛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恶霸很高兴,就把这件事告诉楚成王,百里奚因而见到了楚国最高统治者。楚成王问他,你的牛养得这么好,有什么道道儿没有啊。百里奚的原话是——时其食,恤其力,心与牛而为一。意思就是说,牛该吃的时候让它吃饱,该休息时就让它好好休息,让它干农活要量力而行,不能竭力而耕,如果能设身处地的站在牛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牛就能养得很好。楚成王听完以后,连声说好,还说了一句很好笑的话——善哉,子之言,非独牛也,可通于马。可见,在他看来,百里奚再厉害也不过是会养牛,最多还能养马,却根本不想百里奚有济世经邦之才,牧人更是一把好手。因此,楚成王让百里奚到南海去当弼马温,专门给他养马……

  楚成王之不重百里奚也是有情可原的,因为他身边也不乏良臣武将,他的政治团队甚至不输于中原霸主齐桓公,因此,他对人才的渴求和晋献公一样,没那么渴。而且晋、楚不用百里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百里奚已经七十啦,老头子啦,谁会想用一个老头子呢?

  在这六重因素的重重作用下,百里奚已经绝缘晋献公,离楚成王也越来越远,入秦几乎成了必然趋势。然而,趋势只是趋势,入秦的成行,必须还要一个有效的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五张羊皮的好戏上演了。

  秦穆公的渴求人才,使他对百里奚非常重视,在得知百里奚的下落之后,秦穆公表示要花重金访求百里奚。在秦穆公看来,不惜重金是对人才的重视,也显示了自己的诚意,公孙枝却说,你如果这样搞,百里奚一定来不了秦国,接着,公孙枝就做了一番很精彩的分析。首先百里奚在楚国养马,说明楚王并不知道他的才能,或者说对他的才能不够重视,现在你花重金聘请一个弼马温,楚成王会怎么想,他肯定马上就醒悟了,以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以前不重视现在也重视了,知道了重视了,那他还能放百里奚走吗?肯定要留着自己用,楚成王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虽然手下能臣惯将不少,但真正的人才谁都是多多益善,所以你花重金就是明着告诉楚王百里奚很厉害,那他就到不了秦国啦。公孙枝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秦穆公就头疼啦,既然重金不行,那怎么办?公孙枝说,很简单,百里奚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个逃奴,就以奴隶的价格把他买回来就行了,你买一个奴隶,楚王是绝不会计较的,他想也不想就会答应。果然,秦使者用五张黑羊皮顺利从楚成王手中买回了百里奚,这也就是“五羖大夫”称号的由来。

  百里奚归秦之后,力荐蹇叔,二人俱辅秦穆公,蹇叔任右庶长,百里奚任左庶长,并称二相。公子絷又荐白乙丙、西乞术为大夫,二相兼政,百官用命,秦国大治,四境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一日,百里奚忽听一曲悲歌,究竟此曲何来?请继续关注戊申读东周系列。

标签: 东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