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读东周第四四期——葵邱托孤

纵横百科 48 0

  戊申读东周第四四期——葵邱托孤

  前652年冬,周惠王病重,太子郑担心惠后接连大臣图谋不轨,再来一次五大夫之乱,因此马上派人到齐国告急。太子郑绝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惠后确实准备作乱,只等周惠王咽气,就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王位。因为惠后并不是太子郑他妈,她孩儿是太叔带,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姬带,惠后之所以要政变夺权,全都是为了她这个不安于人下的儿子。

  没多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郑与周公孔、召伯廖商议,秘不发丧,因为怕惠后作乱,所以隐而不发,同时,再派人到齐国告急。齐桓公得到信报,为了安定周室,做了两项决定。其一,在洮地大合诸侯,订立盟约,共誓拥立太子郑为周王,歃血者,有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八国诸侯。

  其二,盟誓以后,八国诸侯各个上表,派遣大夫去周国,以为外援,拥立太子郑。八国大夫为:齐大夫隰朋、宋大夫华秀老、鲁大夫公孙敖、卫大夫宁速、陈大夫辕选、郑大夫子人师、曹大夫公子戊、许大夫百佗。

  八国大夫一齐出发,仪仗非常盛大,以问安为名,集结在王城外面。太子郑见八国兵到,算是吃了定心丸,先让召伯廖慰劳诸侯,然后发丧。周、召二公奉姬郑主丧,诸侯吊贺。丧事完毕之后,姬郑嗣位,百官朝贺,是为周襄王。惠后和她孩儿叔带见大局已定,叫苦不迭,无可如何。

  前651年春,周襄王祭祀完毕,命宰孔赐胙于齐,以表彰姜小白拥戴之功。齐桓公得到消息以后,在葵邱(葵丘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乡西村)开始了他九合诸侯中最为盛大的一次诸侯会盟,葵邱会盟标志着齐桓公霸业的最高峰。

  在去葵邱的路上,齐桓公和管仲闲谈,说起周国的事,说着说着,就说到齐国。齐桓公说,我有六个儿子,年龄最大的是无亏,最有本事最贤明的是公子昭,无亏他妈长卫姬侍奉我最久,我已经许诺立无亏为世子,而且竖刁易牙二人也老跟我说要立无亏,可是我最喜欢公子昭,不知道该如何决断,请仲父为我决之。管仲知道竖刁易牙是小人,如果日后无亏为君,二人必乱国政,于是说,要想齐国日后延续您的霸业,必须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接班,既然你知道公子昭很贤明,请立公子昭。

  可是立公子昭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引起公子无亏的夺权之争。这一个问题齐桓公已经料到了,可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儿子们,齐桓公死后,齐国出现了为期数十年的五公子之乱,直接将齐桓公创下的霸业糟蹋殆尽,这是姜小白始料未及的,不但是他,连管仲也没有想到。齐桓公只估计到公子无亏会进行夺权斗争,因为无亏很有条件,他最起码有三个条件,是其他公子不具备的。

  第一:无亏是长子,因为齐桓公没有嫡子,所以虽然身为庶长子,无亏在宗法制度上,仍然是第一继承人,拥有合法的继承身份,这一点儿是谁都不能比的。齐桓公如果要立公子昭,第一就违反了宗法制度,无亏一定会来争位。

  第二:无亏党羽众多。无亏他妈长卫姬在齐国经营已久,关系网十分复杂,别的不说,齐国三忍之二的竖刁和易牙就是无亏最忠实的拥趸。竖刁经常随齐桓公出征,在军中享有一定的地位,易牙则是齐国贵族阶层的代表,二人一直都是齐桓公的宠臣,特别是管仲死后,二人的宠幸到达巅峰,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拉拢了一大帮人,形成一股很有影响的政治势力,这股政治势力就是公子无亏的党羽。手中有利剑,会看着麋鹿失之他人吗?

  第三:齐桓公有许立之言。由于长卫姬的缘故,齐桓公很早就答应立无亏为嗣,虽然后期的齐桓公成了糊涂蛋,对其他几个儿子都有过立嗣的言辞,但无亏是最早的,知道的人也最多,齐桓公在几个儿子那里都有承诺,那无疑最早的承诺最有分量。唯一遗憾的是,齐桓公没有正式册立无亏为世子,没有书面材料,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诏书,没有诏书就没有证据,仅仅是口头约定显得说服力不足。但不可否认,这也是无亏的优势之一。

  当然,优势只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在不同的人眼里,优势会进行转化,变成劣势。比如在管仲眼里,公子无亏的三个优势条件就变成了劣势条件。

  第一:无亏是长子,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可他无人君之器,用书中的话来说,他不贤明,说得简单一点白话一点,他没本事,或者说他没有他的其中一位弟弟公子昭有本事。虽然从宗法制度上来说无亏有绝对的继承权,可自古至今,在立长和立贤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来说,守成之主立长,开创之主立贤。齐桓公显然是开创之主,而且姜小白自己也不是长子,他的首席大臣管仲是开创之臣,所以在二人眼里,继承者的本事显然比他的年龄更加重要。

  第二:无亏党羽众多,用现在的话来讲,他的人脉很广。人脉广当然是好事,可也得看看周围的都是些什么人。无亏一党中最厉害的就是竖刁和易牙,而他俩是十足的小人,管仲一早就看透他俩了,知道二人没憋好屁,戊申在讲天纵奇才和齐国三忍时都有过论述。所以管仲是很厌恶竖刁和易牙的,无亏与他们为伍,管仲恨屋及乌,连带对无亏的印象很不好。管仲在齐桓公那里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不看好你,那你在齐桓公那里就过不去。

  第三:无亏得到过齐桓公的许诺。几乎所有儿子都得到过齐桓公的许诺,严格来讲这并不能算是一个优势,不算优势也就不算劣势,这一点大家平分秋色。不过在管仲那里,低分是拿定了。

  齐桓公怕无亏日后争权,表明他心里已经默定那个比较贤明有本事的儿子公子昭作为继承人,只是担心他自己百年之后会有麻烦。管仲说,周王之位是你定的,周王虽然无能,可他也知道借助外力,赖君侯而定乾坤。以君侯之英明神武,既有不决,何不借诸侯中之贤者而托之。公子昭如果外有强援,又有何惧。这就是管仲的谋划,齐桓公觉得不错,可以施行。

  到了葵邱,各路诸侯已经先到,都在馆驿歇息。当时宋国发生了一件事,宋桓公御说死了,御说有很多儿子,大儿子叫目夷,二儿子叫兹甫,老大和老二都很有本事,可目夷是庶长子,兹甫是嫡长子,所以虽然目夷是老大,却没有继承权,兹甫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宋桓公死了以后,本来应该继位国君的兹甫让位于公子目夷,目夷很贤明,没有接受,兹甫没有办法只得即位,他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宋襄公虽然刚刚即位,但是让国美名已经传遍天下,时当齐桓公召开葵邱会盟,宋国身为盟国之一,虽在丧期,宋襄公仍然身穿孝服前去赴会,以示不敢违背齐桓公之意。

  管仲为齐桓公在诸侯中挑选可以托孤之人,一眼就看中了宋襄公兹甫,兹甫身上至少有五大优点,或者说五大优势,咱们一一来看。

  第一:有贤名。宋襄公有让国美名,先撇开别的不说,最起码,兹甫很敬重他的哥哥目夷,虽然二人同父异母,可公子目夷在宋襄公的心里分量很重,长兄为父的观念已经深入其心,虽然他是第一合法继承人,但他愿意把君位让出来,成全自己的哥哥,这就很难得,有点儿像后世的“孔融让梨”,不管他是真让还是假让,至少他让了。这是兄弟之情,宋襄公和他的兄弟们关系很好,关系好,国内就稳定,才有可能管别的事。再看宋襄公让的是什么?国家,土地,人民,世间之最大诱惑,人心之最大欲望,莫过于此。有多少人为了君位争得头破血流、绝子绝孙,宋襄公和他们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有名的让国事件也就两次,第一次就是宋襄公兹甫的让国,第二次是吴国诸樊、馀祭、馀眜、季札四兄弟的让国,吴国四兄弟的故事戊申以后还会详细讲到。让国这种事情还是很少的,可以看出宋襄公有很高的品德,值得信赖。

  第二:有孝心。宋襄公的孝心主要体现在宋桓公的丧事上,他爹死了,他披麻戴孝本来是应该的,可是兹甫在参加葵邱会盟期间仍然身着孝服就很难得了。诸侯会盟嘛,那就相当于现在的老同学聚会,是个显摆炫耀的场合,谁都想把自己最浪的一面展现出来,聚会就是个浪字嘛。可宋襄公不这样,身穿孝服,说明他虽然参加聚会,但是不忘父丧,孝心是很有一些的。

  第三:有义气。第三点和第二点说的是同一件事,宋襄公墨缞绖(读音:衰蝶)赴会,墨就是黑,缞绖可以简单理解为孝服,墨缞绖赴会就是穿着孝服参加葵邱会盟,一件事说明宋襄公身上的两个优点,缞绖说明有孝心,赴会说明有义气。当然,有义气是江湖上的说法,对于国君来说,可以说他有责任心。宋襄公身在丧期,其实不参加齐桓公的会盟也没问题,姜小白不会找他麻烦,可他还是来了,说明兹甫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也很敬重齐桓公这个霸主,可能也有怕的成分,因为宋襄公他爹宋桓公御说以前因为私自离开会盟就被齐桓公打过屁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宋襄公心里,敬重的成分还是大一点。

  第四:国力强。这是潜在的优势条件,宋国是当时六大公爵国之一,齐国也不过是侯爵,单从爵位上讲,宋襄公比齐桓公还要尊崇。不过实力和爵位没有必然的联系,到了东周,公爵国几乎都成了软蛋,只有宋国还很坚挺,在春秋前中期非常活跃,是十二大诸侯国之一。宋桓公御说初立时,还曾对齐桓公的霸权挑战过,除去无知者无畏这一因素之外,也可以从客观上看出宋国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实力很重要,就像人的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如果一个人有良心、有孝心、讲义气,品行都很好,光杆儿司令一个,有什么用?所以,实力、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五:年纪轻。葵邱会盟时,宋襄公才二十四岁,绝对可以跻身十大杰出青年之列,少年英才啊。找人托孤,肯定不能找一个快死的老头子,再有本事也不行,宋襄公绝对没问题。虽然说年纪看起来不那么重要,其实有时候也很重要的。

  管仲思虑成熟以后,正式向齐桓公推荐了宋襄公,齐桓公说,行,你把他叫过来,我跟他见见面。见面之后,齐桓公很亲切地握着宋襄公的手,把公子昭托付给他,宋襄公不敢答应,因为第一,他觉得这件事关系重大,非同小可,第二他觉得自己太年轻,资望不够,怕误事。虽然当面没答应,可宋襄公心里已经默许了,齐桓公很真诚,这一点让兹甫很感动,而且诸侯盟主向他托孤,也让他受宠若惊。

  葵邱会盟时,齐桓公已经六十四岁,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向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嘱以大事,可见齐桓公为身后之事也很费了一番工夫,这就是葵邱托孤。

  葵邱托孤只是一个预防措施,当五子争权这场大瘟疫到来时,一个预防措施显然有些杯水车薪,这是齐桓公预料不到的,就连前虑五百年、后虑五百年的管仲也没料到,这其中,姜小白要负很大的责任。不过,葵邱托孤仍然是成功的,齐桓公死后,宋襄公通过两次诸侯联军作战,成功把公子昭推上齐国君位,实现了自己对齐桓公的承诺,也将宋国和他自己的影响力推到了历史最高峰,定齐之后,宋襄公开始了自己称霸的美梦,这个以后再讲。

  以上就是葵邱托孤的主要内容,作为齐桓公时期最为盛大的一次诸侯集会,戊申稍微讲讲葵邱会盟吧。别的不讲,只讲讲《五禁》,《五禁》是周天子颁布的五项条款,与会诸侯要共同遵守,五禁分别是:毋壅泉,毋遏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

  毋壅泉,就是说不要截流,不要造坝,因为容易被人怀疑有军事行动。我们知道古时候水淹这招很管用,杀伤力很大,所以禁止造坝截流,以示无军事目的。

  毋遏籴,是说遇到灾荒,不要囤积居奇,要想着救人,别他妈老想着赚钱。籴(读音:敌)是个会意字,意思很简单,入米,买入大米,引申为购入,还有一个和它相对应的字——粜(读音:跳),出米,卖米,籴粜就是买米和卖米,引申为买卖。

  毋易树子,别老换继承人,指向再明确一点就是,不要废嫡立庶,不要废长立幼,因为这是祸乱的根源,很多国家的动乱都是由君位继承问题引起的。

  毋以妾为妻,这很容易理解,可以养小三包二奶,但养养、包包、爽爽就行了,别当真。第四点和第三点其实意思一样,别乱了次序,坏了规矩。

  毋以妇人与国事,这和后世的后宫不得干政一样,因为男人们以为女人们可以宠,可以爱,可以幸,也可以纵容一下,但不能放肆,一放肆她们的屁股就撅天上去了,要乱,乱套,乱伦,乱政,啥事儿都搞出来了。所以不能让女人参与国事,其实国事大都是坏在男人们手里,因为他们才是主政者嘛,主政者坏了事,要怪远政者,这种事也只有主政者才做得出来。

  《五禁》影响很大,反应了当时社会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缓和国际局势、稳定朝局、安定人心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齐桓公在召陵之盟、葵邱会盟后,将齐国霸业推至巅峰,他自己也开始膨胀,问了一些不该问的事情,到底他问了什么事呢?请继续关注戊申读东周系列。

标签: 东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