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断言:“发现张家界,是对丰富世界山水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因而,有关张家界的神秘历史便更加引入瞩目。
在张家界野史方志、摩崖碑刻、民间传说中,涉及到—批中国历史名人,如欢兜、周赧王、鬼谷子、赤松子、屈原、秦始皇、张良、覃后、向王天子等,在这方土地上流传了千百年。也许,还有许多典籍及地方文物还没有被发现。这些也许就是解开千古之谜的钥匙......
1、关于秦始皇赶山填海
关于秦始皇赶山填海及筑万里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神鹰护鞭织女,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
就在张家界市永定区的沅古坪一带,横跨四县的四十八座马头山,传说就是秦始皇赶山填海留下来的。湘西民间与此相关的“还傩愿”唱孟姜女的习俗、土家男女走娘屋妻在前、夫在后的规矩等等,都与秦始皇赶山填海,筑万里长城有关。
传说中赶山用的神鞭
另一传说,“神鹰护鞭”之名的来历是这样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用一块块巨石建造万里长城。全国上下,男女老幼,一概应征。观音娘娘同情卖苦力的民工,便剪下自己的一束头发,送给每个民工一根拉运巨石。秦始皇想,一根头发能拉走一块巨石,要将这些头发编成一根辫子,不就可以赶走一座山么?于是他把发丝全收上来编织成一条金鞭,用金鞭赶山造长城,果真法力无边,于是当即将它命名为赶山鞭,并扬言要用它赶山填海。赶山填海之事惹怒了海龙王,海龙王召集虾兵蟹将商量对策,定下一条妙计。一天,秦始皇见到一位貌似大仙的少女,便下令纳为妃子,谁知这少女就是海龙王的女儿,洞房之夜,龙女见秦始皇的赶山鞭一刻也不离身,便要秦始皇解下赶山鞭才能入洞房,秦始皇欣然答应了,并立即吩咐将士摆酒宴庆贺。龙女向秦始皇频频敬酒,待他喝得烂醉如泥后,龙女用假金鞭换走了秦始皇压在枕头下的赶山鞭,悄悄返回了龙宫,第二大,秦始皇发现龙女不见了,赶山鞭也被换走了,一怒之下,将假鞭一甩便回阿房宫去了。龙王知道后就派了一只老鹰守护金鞭,一直守到现在。
2、关于张良归隐张家界
张良(?一前185),西汉大臣。字子房。今安徽毫县人。韩国贵族。曾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阻击秦始皇未中,为秦吏追捕。相传在下邳(今江苏邳县)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封留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汉惠帝七年十月(前188年),高皇后吕雉临朝称制,张良身处危难之中,毅然辞仕出走长安,“从赤松子游”,隐匿江湖,成了中国历史上—大古谜。
据《澧州府志》、《永定县志》载:“赤松子,隐赤松山(今张家界天门山东最高峰谓赤松山),有丹灶列天门十六峰之—。张良从赤松子游,天门、青崖诸山,多存遗迹。”并指出:“留侯张良墓,在青崖山(即今张家界之古名)。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崖各山,多存遗迹。”“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崖山,时隐时现。”因此,有关张良在张家界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是有历史依据的。至今,张家界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关于咏叹张良的诗。
如:
太平原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痴人贪禄刀上死,直上林泉隐姓名。
3、关于向王天子
向王天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市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等地的土家族民族英雄。尤其在张家界武陵源,几乎每座石峰、每条峡谷,都与向王天子征战有关。在武陵源,向王天子简值就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关于他的故事,众说纷纭。
今流传于张家界景区的向王天子,实际上已融合了巴廪君、相单程、宋代向氏弟兄、明代向大坤等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而最先以向王天子称者,实为巴廪君。巴廪君为巴人(土家族)之先祖,以后子孙举义,都不过是假借先祖之阴魂罢了。这种因互传互渗而导致情节故事雷同或相近,本身说明向王天子已非明指“某一个”,而是一个被民间传说加工了的“群体领袖”的化身。
4、关于鬼谷子
在张家界市,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古来有之。《永定县乡土志》载:“鬼谷洞丹篆。洞在天门山绝壁,无路可阶,有樵者误入洞,见壁上画字如篆文,离奇不可辨,欲再往,则云气怒涌不可支……”《直隶澧州志》载:“鬼谷子。隐居天门山学《易》。石室幽邃,下有清流。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相传鬼谷子在天门山创造一种健身功——硬气功,俗名“鬼谷神功”。
鬼谷子,楚国人,姓王名 ,曾隐居于鬼谷,故以自号而人称鬼谷子。他长于养性持身和因事刚柔之势,作为纵横捭阖之术。所谓纵横,即合纵连横,为战国七国争雄时重要的外交手段。合纵是指六国联合拒秦;连横指六国分别事秦。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老师施本格勒评论说:
“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基辛格评传》)
鬼谷子的传世之作有《鬼谷子》一书,后人把他尊为神。
5、关于周赫王墓
玉皇洞石窟处不远处, 有巨形土堆,名赧王山, 古传为周赧王墓。《直隶澧州志》载:“周赧王墓。县西十五里,有赧王山,中有大冢,封殖甚高,周列小冢四十余,或云殉葬宫嫔也。唐代大诗人王维诗:‘蛮烟荒雨白干秋,夜邃空余鸟雀愁。
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洪容斋《笔记》:慈利县周赧王冢中藏古器物甚多。” 清诗人罗光普竹枝词:“赧山王下莽榛芜,落日苍凉过客孤。为问周家天子墓,可留玉碗与金凫?”
周赧王,名姬延,春秋战国时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后被秦国所灭,秦王将赧王墓迁葬以辱尸。赧王旧臣不忍先主再遭不测,遂秘密将尸骨南迁,葬到僻远蛮荒的大庸丁家溶,因与崇山遥遥相望,故王维便有“却怜孤墓近欢兜”之感叹。
6、关于赤松子
赤松子,相传为神农雨师,执掌耕云播雨之事,与鬼谷子同尊为神。天门山、武陵源等地,古有张良从赤松子游的传说。
相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赤松子曾服用水玉这种药物袪病延年,并把这种方法教给神农氏。他还能跳入火中去焚烧自己而无任何损害。他常常去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住在西王母的石头宫殿里。他还能随着风雨忽上忽下戏耍。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与他一起隐遁出世。到了高辛氏统治时,他又出来从当雨师布雨,现在天上管布雨的神仙仍是赤松子。
7、关于屈原放逐沅、澧水
屈原出身于楚国没落的贵族。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而后继位的顷襄王更为昏庸,亲秦卖国的小人更加猖狂,—腔爱国热血的屈原再次被放逐到江南,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按当今史家流行的说法,屈原流放江南,主要指湖南沅湘一带,忽略了涉足澧水的可能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在他的著作中,多次颂扬澧水风光,试举例: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湘君》)
屈原为何不把佩玉丢在沅江、湘江,而偏偏丢在他所不熟悉的澧水?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
按理,屈原把随身穿的衣服丢在澧水,以表达他决绝的意志,这个地方应该是他所熟悉或所喜爱的,如果他连澧水的面都没见过,又怎能轻率地作出这种庄重的抉择?
今天门山下、武陵源景区内流传着不少有关屈原的古老传说。而天子山著名的“屈子行吟”景点简直就是屈原的化身。
8、关于放欢兜于崇山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1164.7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
9、关覃垕王
公元1368年元朝被推翻,朱元璋即位,任覃后为慈利安抚使,后因朝廷对蛮人异族采取歧视压迫,视覃后为山寨遗孽,值此四川明玉珍对湘鄂土司授予印信,相约反明,覃后应约,在茅岗炼铁,制造土炮,抗击明军。当时他在卧虎洞(时叫长寿洞)发现大量土硝,便在此生产火药。当时,卧虎洞一带成了覃后王的第一个兵工厂,也给当地带来了一时的繁盛。此时,气急败坏的明太祖朱元璋,下旨令湖广参政杨景讨伐覃后。覃后令领其属下将生产的火药运往茅岗。因粮食、军火充足,组织起15000个土家义军,依仗险要的地势,以少胜多,三战桥头肖家峪,四战茅岗七年寨,五战崆峒山,杀得明军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明军损兵6成,大败退兵。
1371年,朱元璋闻讯明军屡吃败仗,气得要死,另派江夏侯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统兵十万,并将澧州卫、常德卫众多官兵统归其调遗,明军一边新建大庸卫城以巩固后方基地(现在市区所在地,原老城建在大庸所),一边攻打覃后。周德兴同时采取收买手段,将覃后二女之婿朱思济及心腹何英姚祖用金钱功名引诱,干起卖主求荣的勾当,公元1372年4月以谈判讲和为由,将覃后从卧虎洞骗至慈利金岩,覃后被俘,当年农历六月初六,朱元璋下令将覃后在南京凌迟处死。
土家人为怀念覃后,特立衣冠冢,并在卧虎洞为其雕塑一石人像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为取得覃后真影,太祖下令将覃后皮吹鼓,供在殿上。为防虫蛀霉烂,每年六月初六, 要翻晒覃后皮一次,故这天又叫“覃后晒皮”,从此土家族人将这一习俗沿袭下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 必翻箱倒柜,将衣服曝晒,表示对覃后的纪念。
标签: 历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