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纵横百科 94 0

中国历史上,用兵如神的统帅很多,《孙子兵法》的孙武,抗金的岳飞,三国大V曹操,唐朝的李靖,汉朝的韩信。这些名字在兵家历史上如雷贯耳,无人不晓。

在这些传奇人物里,如果说一路开挂到底,统一天下的,韩信论第二,没有人会称第一。

韩信有句名言,叫做“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见其运筹帷幄的能力。而且,韩信的战术千变万化,其他人可能是一两个战术打敌人,韩信是每换一个对手就换一个战术,都不带重复的,搞得对手很难受。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因为韩信的出色战绩,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成语,比如“背水一战”、“暗度陈仓”、“置之死地而后生”、“肝胆相照”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跟我们熟悉的成语有关,就是著名的井陉之战,来看看韩信是怎么赢的?

背水一战难在哪?井陉之战,韩信以3万军队,打败了赵军20万军队。面对比自己多7倍的军队,韩信赢下胜利,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历史书是这样写的:韩信让军队在水边列阵,后面是河,前面是敌人,士兵没有退路,于是士气被激发,一战而胜。

庆功宴上,手下就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要在山前和水后,你偏在水前列阵还赢了,这是为什么?韩信笑着说,这就是兵法上写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所有人都没有退路的时候才能打仗,有退路等下人都跑了。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韩信说的没错,《孙子兵法》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后世学韩信这么打的,没有一个成功的,三国的徐晃也是搞背水一战,结果被赵云给打败了。

仔细想想,身处绝境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惊慌失措,哪有勇气搞背水一战?

冷兵器时代,打仗拼的不只是力量,还有士气。士气高涨的时候,一千个士兵可以杀退一万名士气溃败的敌方士兵。古代战争,如果兵力还有抵抗能力,守城的时候,往往是军队开到城外面,背后依靠城墙,跟敌军对垒。军队知道自己有后手,打败了就退回城内补给,敌方很难消灭。这才是古代城墙的真正价值,真到了城墙上的争夺,证明守城的一方士气已经溃败。

那韩信面对绝境,是如何做到这么大的勇气来背水一战呢?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用兵如神当时的战场,核心是一条河,位于太行山井陉口的棉河。韩信部队驻扎在河东,赵军在河西,隔水对望。韩信观察地形之后,做了第一件事,半夜悄悄地安排了两千名轻骑兵,脱离大部队,在其他地方渡河,到对岸河东,在赵军大本营的北边的山上埋伏起来。

第二天,韩信先派出1万精锐渡河,在河边背水列阵。赵军一看,韩信让军队背水列阵,都笑趴了,觉得韩信这是在作死。但是笑归笑,赵军却没有派部队出击,这就让赵军失去了唯一能把韩军赶下水的机会。

接着,韩信亲自带兵,余下2万人马渡河,越过前面的1万精锐,直接到赵军阵前求战,原来的1万人马在河边不动。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赵军将领一看,你韩信看来是活腻了,2万人敢到我20万人面前叫嚣,随即出兵,开门迎敌。

两军正面一交战,杀得天昏地暗,赵军人数战绝对优势,很快就占了上风。汉军打不过,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河边。

这个时候,原来在河边待命的1万汉军,休息得差不多了,以逸待劳杀进战斗。此时,韩信在马上,喊出了一句千古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于是,汉军和赵军又成了抗衡之势。

我们把眼光转移到赵军大营,这时候赵军大营里还有一部分留守的军队,他们一看,前方激战正酣,只要加把劲,韩信就要完蛋了。此时要是不杀敌立功,就没机会了。于是倾巢而出,全军出击。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当赵军全部出动去摘胜利果实的时候,韩信埋伏在北边山上的两千士兵,派上用场了。赵军的大营此时相当于一座空营,两千汉军拿下之后,迅速换上汉军旗帜,然后大喊赵王成俘虏,赵国已灭,虚张声势。

这时候的赵军,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现在跟汉军在河边搏杀,后面大本营又传来被占的信息,士气瞬间瓦解,军队乱作一团。最后,赵军溃败,赵王被擒,韩信一战成名。

规划比口号更重要回顾这个过程,我们不得不佩服,韩信用兵如神,更是一个心理学大师。他要抓住的,就是赵军心理奔溃的瞬间。

20万大军一旦军心奔溃,后面便是一场屠杀,那么怎么让军心奔溃?要让赵军知道自己被前后夹击。如何才能前后夹击赵军?毕竟对方的人马是己方的7倍,关键要把他们骗出大营。如何把军队全部骗出来?就要让他们看到全歼韩信的希望。

所以,这场背水一战,就是韩信导演的一环接一环的好戏。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万一自己的军队军心不稳,先奔溃就麻烦了。所以,先前渡河背水列阵的是精锐部队,这些精锐能稳住自己一方的局面,韩信真是算无遗策。

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为什么其他人就学不来,做事有规划更重要

你看,任何的胜利,都不是表面上所看的那么简单,不是依靠一两句口号就能实现的,背后肯定有很多准备工作。打鸡血和喊口号有辅助作用,但前提必须有精心规划的布局。

更重要的是,任何事情,要先实地去了解和证实,深入细节,才能掌握事情原貌,不然单靠一些抽象的概念,又怎么能做成事情呢?

就像每次大阅兵时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阵,我们都心生敬佩,可谁又能看到背后的辛苦训练呢?所以,不要去相信那些抽象的经验,要脚踏实地,才能稳步向前。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