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歌》是历史正剧吗?

纵横百科 156 0

什么是正剧:

    正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又称为悲喜剧。它开始于18世纪。

    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又指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正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喜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被当做现实的目的而被追求着,而在正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掉。

    正剧人物现实地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创造着生活。他们既具有悲剧人物那种严肃的旨意、真诚的信念、深刻的思想情绪、为所追求的目的而献身的精神,又具有喜剧人物那种自信自足的性格。正剧人物也可能有他的局限性、有他的缺陷,但他们不像喜剧人物那样对自己毫无所知,而把自己置于自觉意识的对立面加以审视,加以批判,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着。

    著名的正剧有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暴风雨》,狄德罗的《私生子》、《一家之主》等。

    《贞观长歌》也同样打出了,历史正剧的旗号,那么也就说明了《贞观长歌》的定位是在遵循大历史背景下,在不歪曲逆转历史主体的情况下展开故事情节的虚构,展开描写,展开人物的塑造,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就是这个概念。《贞观长歌》也不是历史教科书,也不是历史记录片。而是文学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部宏扬民族文化,维我中华民族振兴之历史的正剧长歌。

  从这段说起吧,既然“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那么该剧主要人物的刻画及主要事件的前后逻辑就必须严谨细致经得起推敲,最起码也应该能够自圆其说。抛开历史事实不谈,该剧一开篇便塑造了一个年长的李世民形象,从唐国强所饰演的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过不惑的唐太宗形象,而时间是在武德九年,在这里我的理解是,编剧在编写剧本时将登基时的李世民的年龄设定在了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这样对于这部电视剧而言唐版李世民才是真实而符合逻辑的,观众或许不了解唐朝的历史,但是对于人物的年龄是能够做出最基本的判断的,所以如果要使得人物刻画能够自圆其说,编剧应当明确点明李世民此时的年纪是四十几岁或五十几岁,如果编剧在剧本中还要坚持此时的李世民是二十九岁的话,那么从视觉上,观众是不会认可的。如果剧中点明这一点,那么作为一部戏剧,在人物年龄这个要素上便能够自圆其说;反之,如果编剧的设定是李世民出场时的年纪是历史上记载的二十九岁,那么就应该在化装上下点功夫,唐国强本人年纪虽然大了,但是通过化装化出一个二十九岁的李世民也不完全没有可能。总之,怎么编写剧本是编剧自行决定的事情,可以由制片方来决定,但是却不能在镜头里指鹿为马,硬指着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人说是二十九岁的人,导演和编剧可以欺负观众不了解历史,却不能够欺骗观众的眼睛,硬让观众相信这个看起来老态龙钟的李世民是二十九岁,那是侮辱观众的智商和判断力。虽说拍电视剧本身就是“造假”,但“造假”造得都不像而且被外行人一眼都看出来,这是导演和编剧的耻辱。

  再说片中的情节设置,看完了前二十八集,疑惑多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绥州之围,是在边境线上进行的一场战役,而唐军的兵力并不逊于敌军。根据剧中的设定,敌军是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略,逼迫唐军在其所选定的战场上进行战略决战,以逸待劳击溃唐军主力。然而我的疑惑恰恰出自于此,从剧中的设定上看,敌军主力是经过同样距离的长途跋涉转移到预定战场附近来的,所谓“以逸待劳”实际上是“以劳待劳”。围城打援是常用的军事战略,但并不等于说这种战略是不可化解不可抵御的,高明的军事统帅同样可以采用相应的策略和军事行动化解这种不利态势,从而反败为胜。在编剧笔下出现的与此次战略行动相关的人物,有作为主角的李世民和作为配角的李靖,我不知编剧的本意如何,难道说编剧设计这样的情节就是想表现这两个人物在军事上的无能?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设定无可厚非,但是编剧偏偏给李世民设定了这样的台词:“朕当皇帝才几天,当将军可已经十几年了!”,一个久历沙场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敌我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的情况下,面对敌人围城打援的战略无计可施乃至坐视绥州城的陷落,他这十几年的将军是怎么当的,难不成他一直在混日子?而剧中更明确表示,李靖是唐军中的第一名将乃至“军神”,那么这个“军神”统率着十几万兵马在前线,连敌军的基本战略都不能化解应对,这样的军事素质怎么当上“名将”的?在这里,编剧对于人物的设定和对情节的设置明显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标签: 指鹿为马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