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左)
1950年,刚在国共内战中大败并退往台湾的蒋介石,亲自前往灵堂送别一位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并为其亲书“痛失导师”四个大字,亲自为其主持葬礼。但凡对蒋介石有过了解的人可能知道,蒋介石“自视甚高”,在日记中几乎骂遍了所有的部属,甚至连宋庆龄都骂过,能让蒋视作导师的人物可以说是十分少见了。而他便是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跟随孙中山南征北战闹革命的国民党创建者之一张静江。
一、一心闹革命1877年,张静江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座大宅院里,他的祖上是拥有巨额财富的富商大贾,其父母的家族皆是江南的名门望族。张静江自幼就展现出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十分倔强好胜,在老人看来是“顽劣”的孩童。他在19岁的时候不幸染上了眼病,他曾经因跌伤引起的骨痛也愈发严重,但张静江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开始练习书法与绘画,学习鉴赏文物古董,以此来陶冶身心。
1898年,北京城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戊戌变法,尽管变法在各地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维新派这种要改换日月的巨大魄力却让年轻的张静江大为震动。此时的他正在上海与家乡之间来回奔波从事商贸,他深切明白国外的强大,因此也萌生了出国的念头。1902年,张静江前往巴黎,并在1905年结识了前往欧洲募捐的孙中山。
孙中山
二人虽相差十岁之多,但却一见如故,孙中山知道张静江及其家族的实力与影响,若能让张静江参与革命,那必然会给革命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张静江也是一腔热血难以施展,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他在法国的这几年,都让他意识到整个世界最先进的地方是怎样的场景,也让他明白当时的中国必须要进行破釜沉舟的变革才能冲出牢笼。因此张静江自此决定追随这位比他年长11岁的“大哥”闹革命,其志向一生都未曾改变。在日后孙中山诸多艰难日子里,张静江都给予其巨大的资金支持,他甚至将自家在巴黎的商店全数卖掉,将得到的数万元全部捐给孙中山闹革命。孙中山十分感动,亲手为张静江写下“丹心侠骨”四个大字。
张静江故居
二、辛亥元勋1911年7月31日,张静江与陈其美、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并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发动革命。像武昌的孙武、刘英等都十分认同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政策,认为将革命重点由广东等南部沿海城市转移到以长江为主轴的中部地区十分有必要。发生在武昌的辛亥革命,的确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一记铁拳。10月武昌起义爆发,此时张静江身在巴黎,但他立即将革命的消息告知在欧洲各地的革命党人,并立即开始了解各国对于中国革命的态度。
与专心闹革命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相比,出身富商大贾家庭的张静江更看重革命后的经济问题,他深知无论是闹革命还是革命后建立、建设新政权,都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支持。为此张静江在千方百计地思考,如何才能使革命后的新政府拥有充足的建设资金。他开始不断给海外的同盟会成员写信筹款,并在欧洲的各大富商家族间游走,希望能够动员国内外一切力量为国内革命筹款。
陈其美
尽管1912年后的形势远远超乎革命党人的预计,袁世凯顺利成为中华民国的最高执掌者,但孙中山很快便在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并在日本再造革命党,成立“中华革命党”。张静江眼见国内形势越来越糟糕,他想自己究竟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革命后的中国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为此他联合李石曾、蔡元培等革命元老,在上海发起“八不会”和“进德会”运动,提倡革命党人要不吸烟、不饮酒、不做官员、不做议员等,对于张静江来说,革命之所以未成功,就在于社会并未形成相应的风气,说白了也就是教育体系失败了。为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风气,进而消除一切腐败与腐朽的根源。除此之外,张静江选择继续前往欧洲为孙中山筹款,以支持其继续发动革命运动。
袁世凯剧照
张静江也曾遇到过低潮期,当他面临一次次革命的失败,甚至连孙中山都只能在上海闭门著述时,他也只得在上海与故乡南浔之间来回奔走,他将情绪暂且从革命中抽出,低潮但又平稳地度过了几年生活。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国民党改组,并召开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国民党至此脱胎换骨,张静江也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跻身于国民党最高权力核心之列。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三、蒋介石的恩师国民党一大召开之后,孙中山于次年不幸逝世,蒋介石、汪精卫与胡汉民三人也由此展开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争夺战。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蒋介石是实力最小也是地位最低的一位,表面上是最没有希望取得成功的,但我们都知道,后来蒋介石战胜了一个个对手,成功登顶国民党最高领袖的宝座。人们不知道的是,张静江在蒋介石上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介石
早在黄埔军校成立之时,张静江便极力向孙中山推荐蒋介石成为军校校长,张静江给出了三个理由:蒋介石在日本接受过军事教育,他曾被革命元老陈其美推荐进入同盟会,蒋介石具有独特的军事眼光。其实除这些理由之外,张静江之所以推荐蒋介石,也是为自身谋划:蒋介石出身于浙江,他与陈其美都是张静江的老乡,有着同乡情谊,蒋介石也深知这一点,故经常来张静江这边拜访求教,一副谦虚的样子。张静江与陈其美是好友,推荐小辈蒋介石也是理所应当。而令张静江没想到的是,蒋介石正是通过担任校长一职,一跃成为国民党内军事方面的最高领袖,并以武力为后盾在随后的数年里一路高歌,成为国民党党政军的最高统帅。
黄埔军校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眼见蒋、胡、汪三人之间的权力争斗,张静江依旧选择支持蒋介石,要知道孙中山去世后,张静江等国民党元老在党内发挥的作用可谓十分之大,谁想当党内一把手,没有他们这些元老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蒋介石在军事方面威信很高,但在政治资历方面却十分缺乏,张静江的支持正给了蒋介石以巨大的政治资本与支撑。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张静江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跻身于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行列之中。但很快两人的矛盾也开始凸显,蒋介石对胡汉民与汪精卫采取激烈打击,并一直以剿灭中国共产党为重要任务,但张静江却反对这一点,他认为既然政府已经建立,就要将精力放在建设,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上,这是无意义的内部消耗。至1930年代中期,随着蒋介石权力越来越大,张静江逐渐退出政坛,1950年他在纽约因病去世。
张静江
文史君说张静江出身大家族,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但他却走向了随时可能牺牲的革命道路。张静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在1930年之前为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尽管他在之后因种种原因退出政坛,但他依旧保持气节,不投降日寇,是值得尊敬的国民党元老。
参考文献张建智:《蒋介石“导师”张静江传》,团结出版社,2008年。
马丽:《浅析张静江被蒋介石称为“导师”的原因》,《兰台世界》2015年第16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