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纵横百科 149 0

各位好,今天是2022年1月22日,星期六,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一、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

今天,是郑板桥逝世257年纪念日。

郑板桥(1693.11.-1765.1.22),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成就最为突出。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他的诗文真挚风趣,为大众所喜诵。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郑燮行书《难得糊涂》

郑板桥是举世公认的诗书画俱绝的一代艺术大师。如果现在,谁能得到他的一幅真迹,管保能因之价值连城,而跻身土豪之列。

就在他活着的时候,如果他能够放下一身傲骨,出卖一个艺术家的良知,肯趋炎附势,把作品当做商品待价而沽,肯定也能赚个盆满钵满,购买几处别墅豪宅,做个亿万富翁。

而他偏偏不这样做,偏偏就是那么死心眼,要保持他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保持他的气节正义,放着官不做,放着钱不挣,结果偌大的一个艺术家,却混得一生穷途潦倒。

但他赢得了民心,赢得了一世清名而百年流芳,赢得了我们心里的敬意。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01

两袖清风的郑板桥

毋庸置疑,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

历来,人们喜欢喋喋不休地说郑板桥的“怪”,说他书法怪,题词怪,行为怪,脾气怪等等。这都只是看了表面现象的郑板桥,而没有看到实质上的郑板桥。

郑板桥其实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生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富有正义感,愤世嫉俗,爱憎分明,是非分明的人。用屈原的一句话:“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他追求的并保持的就是一身正气。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郑燮行书《吃亏是福》

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到他时已经家道中落,十分贫困,又屡遭变故,所以常遭人白眼,尝尽辛酸,种下了对社会不平并有着清醒认识的种子。

他虽不断努力探求改变命运,却一再受挫。他生活于康、雍、乾被称为盛世的年代,19岁在康熙时中了秀才,40岁在雍正时中了举人,44岁在乾隆时中了进士。科举之路耗费了他大半生的精力,也饱尝了辛酸和人间冷暖。

50岁时,开始被任命为山东范县的七品县令。唐代高适曾描述县令这个差事:“跪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他偏反其道而行之。对待上司一身傲骨,嬉笑怒骂;对待百姓,体贴有加。遭了灾,他敢私开皇仓放粮,严令豪绅搭棚舍粥,并想方设法以工代赈。听到竹子响,他就想到了百姓的哭泣声一心一意想着人民。可见他并不怪,而是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他到县衙的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将府衙的墙上凿开一个大洞,说是要把以往官府的邪气、歪气、恶气全都放出去。可见他多有个性,多有对封建官僚体制的深恶痛绝。

他先后在范县、潍县做了12年县令,得罪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终于不为腐朽的封建专制所容,被革职。他欣然而去,毫不留恋。实现了他自己写的对联所说:“两袖清风敢碰硬,一身正气能压邪”。

离任时,只有一头毛驴三箱书。老百姓说他:“郑板桥是清官,不爱银子不爱钱”,依依不舍,扶老携幼,夹道欢送。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官,都是难能可贵的。

他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做官不但清廉,而且低调。他出行考察民情,从不让衙役开道,不鸣锣开道,不打“迴避”牌,轻车简从。他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接济百姓。

丢官以后,他卖画为生。照他当时的名气,一个字、一幅画可以说价值千金,但他从来不漫天要价,不要高额地“出场费”。他明码标价,正表明他不哄抬物价,如果这也叫俗,叫怪,他“俗”“怪”得多么可爱,多么可敬!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02

一身正气的郑板桥

郑板桥的一身正气,充分表现在,就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样,他容不得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民间流传着他许多无情鄙视、嘲讽官僚权贵的事迹。

如“四菜一汤”:

他做知县时,知府来巡视,他列了个菜单:“青龙卧沙滩,白皮颜又煽,一清又二白,油炸天鹅蛋。”是为四菜,再加一汤:“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分别是:拌黄瓜,醋粉皮,小葱拌豆腐,炸黄豆与鸡蛋汤。把知府气得有口难言。。这也许就是“四菜一汤”的来历,但如今官场哪个做得到?

如“萝卜大礼”:

钦差大臣来巡查,他送去一盒萝卜,写了四句打油诗:“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今予钦差送厚礼,能驱魔道兼顺气。”把钦差气了半死。试问今天谁敢?

如戏耍豪绅:

一豪绅请他题门匾,他写了四个字“雅闻起敬”。却嘱咐油漆匠漆一半留一半,结果出来成了“牙门走苟”。明明白白说这豪绅就是衙门走狗。令乡里人无不拍手称快。

如此等等。虽然未见于史籍,只流传于民间。但一看其狂傲不羁,诙谐幽默的“怪”,就可断定出自郑板桥无疑。

他的画闻名天下,官僚显贵各各垂涎三尺,恨不能得之。就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登门求画。他却毫不客气拒之门外。他说:“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

可见,他不是为画而画,不是为钱而画,不是为了发家致富,谋取不义之财而画。他的画以及诗和字,蕴含着他的一身正气,他的为人处世原则,他的爱恨情仇。

他对贪官污吏,豪富显贵是如此,但对广大的老百姓却是关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民间不是交口传颂着这样一件事吗?一个卖扇子为生的老太婆,正发愁着无人问津,他就上前给每把扇子上都题了字,并嘱老太太卖一两银子一把,结果瞬间就一买而空。

他在做县官时,听到竹子声响,就会想到民间的疾苦。他在一首诗中深情地写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正是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人。

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怎会不让人肃然起敬!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03

兰竹石里寓高风

郑板桥的一身正气,有机地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融入了他的诗书画当中。

他在诗书画上已臻至艺术创作的巅峰,可谓件件都是传世之宝。他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他的六分半书法独树一帜,很少有人比肩。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创作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的、有机的结合。他不是为画而画,每画必有题诗、题辞,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蕴含和寓意。

他一生笃爱画兰竹石,缘何?因为这三者寓寄了他自己的情操和高风亮节。

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为“四美也”,“有兰有竹有石,有香有节有骨。”

在他看来,兰竹石就是美好品格的象征,象征着人的馥郁芬芳,刚正不阿,刚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很显然,这正是他一生所孜孜追求的。

如果说,诗书画是郑板桥的三绝,兰竹石则是三绝中的三绝。他自己说得好:

“兰花与竹总相关,生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

兰竹石有香有骨有节,这也正是郑板桥本人的写照。

骨气与节操,其实正是每一个正直文人的立生之本。

他的脍炙人口的“竹石”诗,更可谓传世绝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很显然,他所咬定的青山,就是他恪守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就是他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他所抱定的这一人生观,任千磨万击,风吹雨打,都始终坚定不移,他用他坎坷的一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冠盖当世,流芳后世,少有人能够企及的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具体极其高尚品德与情操的伟大的人。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郑板桥身上,正可以照照我们自己,照照当代许多许多的人,我们的才,我们的德,哪一方面能比得上他?从而砥砺奋进,朝着人间正道而前行。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郑板桥正是一个令人钦仰的真君子!

今天讲一讲两袖清风以“怪”出名的郑板桥(2022.1.22)

二、历史上的今天

589年1月22日,陈朝灭亡。

754年1月22日,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703年1月22日,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安禄山出生。

1514年1月22日,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出生。

1909年1月22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开始使用“宣统”年号。

1928年1月22日,方志敏在江西弋阳、横峰发动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接受中共谈判条件。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解放军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

2004年1月22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发布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共26处。

2012年1月22日,动画片《熊出没》正式在央视少儿开播。

2012年1月22日,中央电视台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一号演播大厅现场直播,这是1983年央视春晚创立以来举行的第30届春晚。

2018年1月22日,河北幼儿园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使用,多名幼儿中毒。

2021年1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接到报警称浙医一院6号楼5楼发生一起疑似爆炸物爆燃事件,警方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将嫌疑人控制。该事件造成3名医院工作人员和1名病人受伤。

2021年1月22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件。一名男子持刀致伤7人后,劫持1名学生当人质。该案件造成7人不同程度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好了,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今天所有精选内容,如果感觉不错,欢迎大家订阅、点赞、转发,谢谢!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