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纵横百科 124 0

崔琰是正人君子,是三国历史上品德最高尚的人,历来倍受推崇。在点评三国人物时,陈寿说: “崔琰高格最优。”易中天说:“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

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实际上,关于崔琰的品格,曹操本人也十分清楚。建安十三年,在任命崔琰为丞相东曹掾时,曹操就曾说过,崔琰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婪的人会因敬仰崔琰而变得清廉,勇猛的人会因崇尚崔琰而更加勉励自己,崔琰的品格足以作为时代的表率。

那么,崔琰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正人君子呢?

1、劝谏袁绍

崔琰体态雄伟,眉目疏朗,言谈举止很有威重,早年喜好耍枪舞剑,直到二十三岁才“弃武从文”,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二十九岁时,崔琰拜儒学大师郑玄为师,但由于黄巾军起义,粮食匮乏,崔琰在郑玄门下只待了一年,便被迫“仗剑走天涯”,游走于青、徐、兖、豫各州郡。四年后,崔琰回到家乡,以弹琴读书自娱。

袁绍占据冀州后,士兵专横暴虐,挖人坟墓,无人敢劝。崔琰于是出面规劝袁绍说:“昔日孙卿(笔者注:孙卿即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况)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如今尸骨露野,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命令各郡县掩埋尸骸,以彰显您为死者伤痛的仁爱之心,追随周文王的仁慈之举。”

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2、劝谏曹操

曹操刚刚占据冀州,难免得意忘形,对身边的臣子们说:“我昨天翻阅户籍,发现可以在冀州征召到三十万兵士,冀州真是个大州啊。”

当时,崔琰刚被曹操任命为冀州别驾从事,虽然地位仅次于曹操,但还不能算是曹操的亲信,不过,崔琰还是回答说:“天下分崩离析,袁氏兄弟自相残杀,致使冀州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尸横遍野而无人掩埋。如今朝廷大军进驻冀州,没有听到有慰问民间疾苦,拯救百姓的举动,反而先计算兵员的数量,唯独将此放在首位,这岂是敝州百姓对您的期望呢!”

在场的所有官员听到崔琰如此回答,全都大惊失色。因为崔琰这番话,直接驳斥了曹操之前关于在冀州大量征兵的言论,很不给曹操面子。所幸曹操当时还算开明,不仅没有盛怒,反而立刻改变态度,并向崔琰道歉。

崔琰丝毫不顾自己才刚被曹操任命为别驾从事,交浅不可言深,也丝毫不顾曹操的面子,立刻驳斥曹操关于可以在冀州大量征兵的言论,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足见其刚正不阿,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3、劝谏曹丕

建安十一年,曹操率军征讨并州,留崔琰辅佐曹丕守邺城。曹丕原本就喜欢打猎,此时父亲不在身边,少了约束,更加肆无忌惮,在留守邺城期间,经常穿着戎服、带着猎具外出打猎,兴趣全在追逐猎物上。

崔琰因此上疏规劝曹丕。在这份规劝疏中,崔琰先是谈到了周文王不敢以打猎为乐、鲁隐公外出观鱼而被讥笑、夏桀无道的过往历史,接着又以袁氏家族为例,指出袁氏家族虽然拥有百万民众,地跨整个河北,现在却落得无立锥之地的原因是“公子宽放,盘游滋侈”(公子放纵游玩作乐,奢侈无度)。

在这份规劝疏中,最为精彩的是下面这段话。

崔琰说:“现今国家衰败,恩惠尚未普遍施与,百姓期盼德政。况且您父亲亲自参与戎马征讨,上上下下操劳辛苦,世子您应当遵循正道,努力使自己行为端正,认真思考治国的最高战略,对内有所鉴戒,对外发扬高远的节操,好好考虑自己的责任,珍视自己的身份。而您却不顾身份,穿着管理山泽园囿者的卑贱的服装,急急地四处奔驰,身临险地,志向只限于猎获野鸡兔子这类小小的娱乐,而忘了国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这实在使有识者痛心啊。希望世子您烧毁猎具,舍弃行旅戎服,以顺应众人的愿望,不让老臣获罪于天。”

这段话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崔琰的言谈十分真诚、恳切,直言不讳,毫无修饰,既是良药,也是诤言,虽然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却体现了他作为正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4、选官以德

曹操任司空、丞相时,崔琰与毛玠担任东曹掾,一起主持选拔官员的工作。在此期间,他们力求以俭朴作风为表率,所推荐任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士,那些在当时虽有盛名而行为虚浮、不务根本的人,始终没有得到引荐任用。

在崔琰和毛玠的共同倡导下,全国士人无不以廉洁的操守自我勉励,即使是宠臣,车马服饰也不敢超越制度。因此,曹操曾感叹说:“用人能做到这样,使天下人自己治理自己,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一心为民,胸襟坦荡,大公无私,五件事读懂正直的崔琰

5、公开支持曹丕

建安十八年,曹操受封魏公,魏国始立。于是,确立魏国太子的事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有机会成为魏国太子的是曹丕和曹植。曹操的长子曹昂去世后,次子曹丕就算是曹操的嫡长子。曹丕能文能武,多才多艺,自小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又有嫡长子的身份,因此得到大部分曹魏老臣的拥护。但曹植也很有才华,且比曹丕更得曹操的欢心。

因此,曹操在确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犹豫不决,便秘密发出信函征求朝中各位大臣的意见。

各位大臣收到曹操的秘密信函,提心吊胆之余又不得不表态,在答复曹操时,恨不得把信函封得严实再严实,唯恐被其他人知道其中内容。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立储从来都是一件性命攸关的大事,一个不小心,不仅自己官职不保,恐怕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难保。

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所以大家都以为崔琰会支持曹植。不料,崔琰却信不封口,公开表示支持曹丕,答复曹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

总之,通过以上五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崔琰确实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是一位始终为民着想的正人君子,是一位胸襟坦荡磊落的正人君子,是一位大公无私的正人君子。可惜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像崔琰这样的正人君子,实在是太少了。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