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纵横百科 117 0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鲁县人,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在汉末“建安七子”中是最年长的一位,其“诞傲”的为人和“体气高妙”的文风对后世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孔融共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兄弟几人在吃梨的时候,孔融总是拿其中最小的梨,族人都认为孔融与众不同;十岁时,孔融跟随父亲孔宙到京城,就被当时的名士认为必成大器;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痛欲绝竟不能站立,被大家传为孝行表率;十六岁时,收留被宦官追杀的名士,后主动承担罪责而被世人称道。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在道德层面,孔融可以被称为表率,但是步入仕途后的表现,只能说孔融如果无名士之名,恐怕熬不到曹操杀他,就已经被杀了。看看孔融做官后得罪过的人,我们就会明白孔融性格的“诞傲”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孔融最开始在司徒杨赐府中做事,因为多次检举宦官的亲属贪污而被宦官嫉恨,因为犯了贪污罪行的官员是要被免官的,尚书怕得罪宦官,因而派官吏却责备孔融,孔融则陈其罪恶、义正言辞,不为所惧。要知道,当时宦官权势滔天,十常侍更是权倾朝野,孔融的这种做派无疑于找死。对抗权贵最重要的是策略和手段,而不是空逞口舌之快,那样只会招致悲惨的结局。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得罪了宦官还不够劲儿,接着孔融又把矛头指向了外戚,司徒杨赐派孔融去为刚升迁为大将军的何进道贺,由于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一气之下夺回名刺返回杨赐府,辞官归家了。何进的属官感觉受到的侮辱,便准备派人去刺杀孔融泄愤。门客对何进说:“孔融是天下名士,如果这样对待他,恐怕天下的读书人都会离您而去,不如以礼相待,笼络天下读书人之心。”于是何进招孔融为侍御使,但孔融因为和御史中丞赵舍不合,又辞官归家了。得罪手中握有权柄的外戚大将军,又和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和,孔融确实不太合适做官。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董卓进京后,因孔融是名士,便拜其官爵并委以重任。但每每问到废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的问题时,孔融就用匡扶汉室的理由为托词,来搪塞董卓。因此董卓对孔融十分反感,于是派他去去北海为北海相,当时的北海地区黄巾军肆虐,因此到北海为相可不是什么美差事,只不过是董卓不想背负杀贤的骂名,才想借黄巾军之手将孔融置于死地。在北海区孔融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只不过通过尊重儒学名士得到了一些清名,在面对黄巾军和袁谭的进攻时,表现的没有什么办法。在北海郡被黄巾军围困时,孔融派太史慈去招来平原令刘备,才救了自己一命。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范晔在《后汉书·孔融传》中评价孔融:“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说孔融才干有限但却抱负很大,能力不足以支撑梦想。曹操拥立汉献帝于许都之后,孔融认为曹操是匡扶汉室的大汉忠臣,因此归附于曹操。这个时期他所做的《六言诗三首》中有两首都直接表赞了曹操匡扶汉室的行为,认为曹操是挽大厦之将倾,安大汉离乱世的能臣。另外一首则生动的描绘了汉末乱世、民不聊生的乱局。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百姓惨惨心悲。五句六言将刘氏的衰落,董卓的残暴,百官的无能,百姓的凄惨之情,都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作乱,关东诸侯,各怀鬼胎逐利无义,只有曹操是心怀天下、能够匡扶汉室的可期之人。此时的孔融希望曹操能将汉献帝迎回洛阳,重建汉室江山。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辅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将汉献帝从洛阳迎到许都,曹操为国无私、克己奉公,曹操当时表现出的这些精神,都深深的感染了孔融,因此在提到曹操时,孔融并不吝啬赞美之词。

此时曹操、孔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曹操不仅是政治领袖,也是建安文学的发起者,而孔融坚定的站在曹操的身侧,支持他政治上的主张和文学上的抱负。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和人的关系怎么可能一直不变化呢?随着曹操个人势力的膨胀,他的代汉自立的野心也表露无疑,这个时候的孔融逐渐看清了曹操的真面目。孔融政治上的作为不足以撼动曹操的统治,文学上的成就也不起及三曹,对于这些事,孔融是十分无奈的。曹操前后表现的巨大落差,让孔融看清了权力斗争的真相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于是他辞去官职赋闲在家,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地位和名士的身份,因此家中宾客不断。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几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孔融纵酒无度,不过是麻痹自己,同时也为了发泄愤懑之情。天下归曹只是个时间问题,自己实际上也是曹操篡汉的帮凶,对于自己曾经写的褒赞曹操的文章,孔融既后悔又无奈,于是纵酒无度成了孔融最后的抗争方式。其目的是其才学,不被曹氏所用。

建安七子的诗意人生:体气高妙的孔门之后,刚正不阿的直言之人

曹操没有将孔融忘记,孔北海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他赋闲在家还能高朋满座,这样的人不除掉终归会成为隐患。以前大事未定,自己不敢动这些名人文士,而现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终于不要再隐忍这些人了。出手的人很多,不需要自己去安排,罪证也很多,孔融愿意说话,言多必失,证据很好收集。当孔融被推上刑场前,这位站在建安文学顶端的人,写下来总结自己一生的诗篇《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即将到来时,孔融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仅感叹:言多必失、祸及自身,众口铄金、百口莫辩,忠奸难辨、众心不齐,奸佞陷害、小人相欺,脱身而去、但求自安!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