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纵横百科 118 0

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一说为前159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县(今陕西城固)人,官至大行令,爵封博望侯。据史书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即性格坚韧不拔、心胸开阔、一诺千金。传见《汉书》卷六一。

在楚汉争霸及汉初,匈奴乘机扩张势力,控制了现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并威胁大汉疆域,经常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汉朝居民。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即位后,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便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欲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

张骞初为郎官,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应募出使西域,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以结约大月氏夹击匈奴。但这时的河西走廊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然后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见当时的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被匈奴羁押十余年,配妻,有子,仍念念不忘使命,持汉节不失。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但这时的月氏已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转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过这时的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的危险已减少,决定在此安居乐业,无意报复匈奴。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在此期间,张骞曾越过妫水南下,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元朔元年(前128年)动身返国。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即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后归汉,避免被匈奴发现,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治下,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趁机和堂邑父逃回长安。

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共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在这趟出使途中,途径的戈壁滩,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并且两次在匈奴匆匆出逃,物资准备都不足。使团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汉武帝以表彰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这次远征,虽未能达到与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成功。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300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以达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但当时的乌孙,正逢其间出现变乱,年老的乌孙昆莫(王)穷于应付,无暇顾及张骞的要求。当时张骞还分别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向汉武帝献马道谢,从此与汉关系友好,先后迎娶汉宗室女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并在汉宣帝时与汉军东西夹击,一举摧垮了匈奴的势力,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张骞的西域,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成为古代中国闻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和旅行家。张骞生活于距今2100多年前的时代,在欧亚大陆上,当时有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东方文化相互辉映。张骞的出使,促进了三大文化的交流,可以说,他是撞击中西文化交流之火的第一人,其丰功伟绩与“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相比,也毫无逊色。张骞的更伟大之处,在于其彻底改变了东、西方人民的世界认识。打破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的东、西方著作中关于对方情况的零星叙说和无不充满色彩的神话。张骞,是第一位有记录的东方大国的官方使者。张骞作为一位强国的外交使者在西域活动,始终贯彻汉朝“以义属之”的和平宗旨,这种和平外交,在古代世界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予以充分的肯定。

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线路图

张骞及其副使的足迹西到咸海、里海,南至印度洋的广大地区。张骞亲自考察了这些地区的人文、地理、物产、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回国后,用这些第一手材料写成《出关记》一书,向汉武帝报告。司马迁根据《出关记》撰写了《史记·大宛列传》,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西域地区的历史资料。《出关记》除准确地记载了西域十几国的地理情况外,着重谈到这些地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物产情况,都是中原地区的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从此,中国人才开始有了对亚洲西部乃至欧洲的科学了解,大开了眼界。张赛将古老黄土地的文明带到西域,又将西方的异域文明带回中国,对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推动。张骞以自己两次出使西域的壮举,向世人陈出了榜样,过去普遍视为遥远而无法征服的中原往西域的道路,共不是无法逾越的绝域。此后,汉朝不断派使者沿着已经畅通了的东费之路前往西域各国,直至与大秦(罗马)交往,一年里有五、大包或十几起,人数多的有几百人,少的也有上百人。西域各国也不家派遣使者到汉朝来。中原的丝、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陈镇术、铁器、灌溉技术、造纸术、桃、梨、杏、姜、桂、茶叶、白矾、砂糖、樟脑等陆续传人西方。当时,遥远的古罗马“富豪贵族的妇女,用中国的锦绣文绣作成衣服,光辉夺目”。以至每磅丝料的价格,竟达12两黄金。西方入从生产工具衣服食物到文化用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西方的毛皮、毛织品、杂技、玻璃、琥珀、良马、狮子、犀牛、孔雀、骆驼、首蓿、胡桃、蚕豆、石榴、芝麻、无花果、菠菜、黄瓜、芫荽、佛教、绘画、艺术、乐曲、弹奏乐器等相继传人中国,成为中国人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伟大先驱的张骞,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

标签: 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