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与曹参,谁的功劳更大一些?

纵横百科 199 0

韩信与曹参,谁的功劳更大一些?

  在历史上韩信可谓鼎鼎大名。对他的称赞有国士无双,一代兵仙。认为他的军事能力超强。是汉朝罪大的开国功臣。而与韩信并肩作战的曹参,虽也战功赫赫,但却完全被韩信的光芒掩盖住了,成了少为人知的大众化将领。其实曹参的功劳也很大,被评为汉朝第二开国功臣,第一开国功臣是萧何。曹参的官职最高至汉相国。韩信做过汉左丞相,齐王。当然齐王不是刘邦情愿封的,是他强行索取的。最终被废为淮阴侯了,地位在曹参之下。在曹参与韩信并肩作战期间,官职一直低于韩信,这就造成了既使曹参的功劳大过韩信,最终都被算在韩信头上了,韩信灭魏赵齐之功,多半都是曹参的。我们拋开他们的官职高低不说,仅以战绩论,比较一下韩信与曹参,到底谁的功劳更大一些

  1.灭秦之战。

  韩信:在项羽那里做朗中,无战绩。

  曹参:“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击秦司马枿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

  “其後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将杨熊军於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从攻阳武,下轘辕、缑氏,绝河津,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陷陈,取宛,虏齮,尽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 ”——《曹相国世家》

  总结:曹参攻打胡陵、方与,破秦监公军。攻下薛。在薛西击败泗水守军。攻下胡陵,攻打方无、丰。在砀县东击败秦司马枿军。夺取了砀县、狐父和祁县的善置驿。又攻下邑以西章邯的军队。攻下爰戚及亢父,北救东阿,攻陷陈县,追击到濮阳。攻打定陶,夺取临济。他救援雍丘击败李由的军队。在成武南打败东郡尉军。在成阳南,杠里大败王离军。在开封击败赵贲军。向西打败杨熊军於曲遇。从攻下阳武,拿下轘辕、缑氏。在尸北击败赵贲军。攻犨,打败南阳守齮于阳城东,陷陈,取宛,虏齮。跟随沛公向西攻下武关、峣关,在蓝田南击败秦军,又于蓝田北击败秦军。到达咸阳。

  总计34胜。

  2.还定三秦之战。

  韩信:虽为将军,实为参谋,无带兵纪录。

  曹参:“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击章平军於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宁秦。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於废丘。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脩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於黄,程处反於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於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彊,因至荥阳。”

  总结:跟刘邦还定三秦,攻打下辩、故道、雍县、斄县。在好畤的南面打败章平的军队,包围好畤,夺取了壤乡。在壤东和高栎打败三秦军,打下好畤。打败赵贲、内史保军。攻克咸阳。击败章平军。围章邯於废丘。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了河内,拿下脩武,从围津渡过黄河,在定陶打败龙且、项他的军队。向东攻取了砀县、萧县、彭城。汉军彭城大败。曹参向西夺取了雍丘。在外黄打败叛将王武,在燕县打败反叛的程处。打败叛变的柱天侯,夺回了衍氏。在昆阳打败羽婴,追击到叶邑。回军攻打武彊,随即又打到荥阳。

  总计24胜。

  3.灭楚之战。

  韩信:“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鲊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後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亦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 ”

  “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总结:刘邦率众将发起京索会战,韩信也参于了。假装要在临晋渡河,却从夏阳渡河,偷袭安邑,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与张耳北击赵代,在阏与生擒了夏说。在井陉背水一战,大败赵军,在泜水岸边斩成安君生擒了赵王歇。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降服。楚国多次攻击赵国,张耳和韩信保卫赵国。韩信突袭齐国历下的军队,打到临菑。齐王田广逃往高密,韩信东追田广到高密,打败龙且的齐楚联军,齐王广逃跑。追至成阳。在垓下打败项羽。

  总计11胜。

  曹参:“月馀,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於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於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於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还定济北郡,攻著、漯阴、平原、鬲、卢。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於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定齐,凡得七十馀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

  总结:魏王豹反,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别攻东张魏将军孙遫的军队,大败之。进攻安邑,捕获魏将王襄。在曲阳进击魏王,追到武垣,活捉了魏王豹。夺取了平阳,全部平定魏地,共得五十二座城邑。曹参跟随张耳在邬县东面大败夏说的军队,斩杀了夏说。独自在邬县打败戚将军并斩杀了他。率兵到敖仓汉王的营地。韩信做了赵相国,攻打齐国。曹参以汉左丞相的身份击溃了齐国历下的军队,夺取了临菑。回军平定济北郡,攻打著县、漯阴、平原、鬲县、卢县。在上假密大败龙且的军队,平定了齐国七十余县。韩信做了齐王,领兵到了垓下,曹参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总计15胜。

  4.平定诸侯叛乱。

  韩信:无。

  曹参:“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 ”

  总结:曹参打败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黥布反叛,曹参跟从齐悼惠王刘肥率领十二万人马,与高祖合攻大败黥布的军队。向南打到蕲县,又回军平定了竹邑、相县、萧县、留县。

  总计7胜。

  韩信总共取得了11胜。曹参总共取得了80胜。曹参与韩信一起平定了魏赵齐,大的战役参加了围攻安邑,围攻龙且的齐楚联军,没有参加井陉之战。除此曹参还独自领军平定了魏赵齐大部分地盘。论功劳曹参不比韩信差。曹参吃亏在两个地方。其一,韩信吹嘘蒙住了萧何,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破格提拔韩信,使本没有寸功的韩信官职在曹参之上。这样韩信就可以坐享其成,只需象征性的参加几次大会战就行,自己也不用太出力,反正曹参灌婴等将领的能力超强,汉军的战斗力也非常强,对手都是乌合之众,也没有什么有才能的将领,而且也不是以寡之众,取胜很容易。曹参反正官职不如他,就是立再多最终也是算在了他的头上。就像现在领导可以什么也不干,下面的累死累活干出成绩,最后拿奖励的还是领导。其二,司马迁不惜笔墨的重点吹嘘韩信的几个战例,把故事情节编的生动有趣,自然能

  能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曹参的战绩写的像流水账一样枯燥乏味,读者自然不喜欢,就是写再多也没有用。如果也像写曹参一样写韩信,韩信的著名战役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韩信的谋略本来就是吹嘘出来的,实际也没有什么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锦上添花,好看。其实也有人对他的谋略提出了置疑。曾国藩就曾评价韩信战绩,认为其不可信。

  曾国藩曰:“《史记》叙韩信破魏豹,以木罂渡军;其破龙且,以沙囊壅水;窃尝疑之:

  魏以大将柏直当韩信,以骑将冯敬当灌婴,以步将项它当曹参,则两军之数,殆亦各不下万人。木罂之所渡几何?至多不过二三百人,岂足以制胜乎?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壅之使下流竟绝,如其河宽盛涨,则塞之固难决之亦复不易;若其小港微流,易壅易决,则决后未必遂不可涉渡也。二者揆之事理,皆不可信。叙兵事者莫善于《史记》,太史公叙兵莫详于《淮阴传》,而其不足据如此!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之作事,既征诸古籍,诹诸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辨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 ”大概意思是两军隔河对垒,各不下数万人。用木罂渡水一次二三百人,顶个屁用!以沙囊断水,下面露,旁边溢。工程质量要好,工期也会很大。如果水很大,不容易堵住,也不容易扒开。如果水小,扒开后未必不能涉渡。我的分析,这和引水灌城不一样,城不动,慢慢灌。大军是会移动的,水放慢了,人就跑回来了淹不着。放水也是一点点的放大,水随着放随着就流走了,要想水位涨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水很浅,趟着就过来了。所以起的作用很有限。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