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蚂蚁可以绊倒大象,那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

纵横百科 178 0

据说蚂蚁可以绊倒大象,那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

连日来,云南大象北迁引发社会关注,走红国际,而蚂蚁绊倒大象的故事也再次引起了我们无限遐想,如果蚂蚁采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方法,是有可能绊倒大象的,主要得靠谋略。当年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就以3万老弱之兵打败了20万赵军,"绊倒"了强大的赵国,并一举歼灭。

据说蚂蚁可以绊倒大象,那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

井陉之战是韩信一生中非常经典的一次战役。当时赵国主帅陈馀自以为是正义之师拒绝采纳名将李左车的建议,集中赵国所有军队把守井陉口,韩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陈馀恃众轻敌、急于决战的骄躁心理,采取正面列阵诱敌出战与设伏偷袭敌营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大破赵军,在乱军之中杀死了陈馀,活捉赵王歇。当时在兵力上,一边是3万,一边是20万,那韩信是采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据说蚂蚁可以绊倒大象,那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

一、背水列阵。坚定决心是汉军保证胜利的前提,《孙子兵法·九地篇》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为了补充荥阳战线上的兵员损失,汉王刘邦就派人把韩信的精兵全部抽走,只留下老弱病残。为迷惑赵军,韩信派出1万人为前锋,乘着夜深人静赵军未察之际,越过井陉口,背靠河水列阵,将士兵“陷之死地”“置之亡地”,汉军士兵处于前有强敌、后有水阻的绝境,迫使他们各自为战,为自己的生存去玩命,这样就会爆发出同仇敌忾、奋力死战的斗志,从而转死为生、转患为利。

二、主客异位。就是主人给客人交换位置,古代打仗的时候有进攻方和防守方,往往是进攻的时候,军队一定要多,防守的时候军队可以少。而韩信在这次战役中有三个不利条件,一是兵力相差悬殊,二是充当进攻角色,三是地形相对恶劣。韩信先用1万人背水列阵,然后带1万多人主攻,假装战败让撤退的士兵丢弃武器、旗帜、辎重等退到已经预设好的防御阵地,全部进行防守,这样赵军的20多万变成进攻方了,本来自己是进攻一方,现在却让对方成为了进攻方,自己成为防守方,形成主客异位的局面。

三、阵形合一。冷兵器时代布阵最常见的有两种阵法,一种叫方形阵,特点是有利于进攻,弱点是两翼薄弱。另一种叫环形阵,就是把军队布置成一个圆,所有的士兵都把战车围起来,环形阵最大特点是容易防守,可以把分散的薄弱的士兵抱成团进行防守。因为背水列阵的时候,后边是水,不用担心赵军会抄后路,两边是山,也不可能有赵军杀过来。这样后边和左右都不用设防,只防守正面进攻,韩信就利用环形阵的阵法,把所有的军队都放在正面进行死守,两军对峙,果然抵挡住了赵军的凶猛进攻。

四、奇正并用。什么叫奇正?防守为正,偷袭为奇。韩信打仗是奇正并用,先以1万人背水而阵,而后主力渡水与赵军决战,接战后诈败与背水阵会合,作为奇兵的2000轻骑翻山越岭杀出,趁机攻占赵军大营,疲惫的赵军打算回营休息再战,却发现大营已经易帜,感觉被汉军援军两面夹攻,顿时军心涣散,赵军将领们根本拦不住逃跑的士兵,韩信趁机全歼赵军。很显然,这支数量不多的轻骑通过精妙的山地作战才是汉军获胜的关键,如果单纯背水,难免如同马谡一样自困绝地而招致惨败。

井陉之战是韩信军事生涯中的成名之作,丝毫不亚于项羽的巨鹿之战。此战之后,汉军逐步在战略全局上获得优势,后来刘邦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夺得天下,这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说蚂蚁可以绊倒大象,那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用什么谋略以弱胜强?

“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在当前新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只要我们知己知彼,同时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小蚂蚁也能脱颖而出,甚至在某些领域还能够打败大象,成为社会的佼佼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