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四库全书》,未必知道这些幕后故事

纵横百科 197 0

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它与清代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

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收录了从中国先秦到清代乾隆两千多年的重要古籍(甚至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共收书3461种、79039卷、近230万页、约8亿字!

全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并以绿、红、蓝、灰四种颜色加以区分,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它到底有多全多大多丰富呢?有人做个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开始读《四库全书》,每天读10个小时,每小时读3000个字,一天也不间断,一直读到80岁,也未必能够读完。

这样的体量,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样浩如烟海古今难寻的大部头,在历史的长河中,身前身后难免不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儿......

你只知道《四库全书》,未必知道这些幕后故事

一、庄廷鑨----开棺戮尸

庄廷鑨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名字,因为他本来就是浙江湖州一个普普通通的文人。然而,在清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飞来的横祸重重地砸向了他----

有人向朝廷告发他曾召集文人编辑过一本《明史》,书中有大量攻击清朝的语句。在清朝那样对社会舆论草木皆兵的文字狱年代,庄秀才无疑是“no zuo no die”,一下子跌进了荆棘密布的文字狱中。

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还是被挖出来开棺戮尸极尽侮辱,参与编订的人除了许多流放苦寒之地的以外,还有70多人被处死。

庄廷鑨案当时轰动全国,雍正继位之后,文字狱更是变本加厉,汉人学士惶惶不可终日。

你只知道《四库全书》,未必知道这些幕后故事

二、乾隆皇帝----寓禁于征

有了庄廷鑨案这样的高压震慑,清代康雍时期社会上一直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乾隆登上帝位之后,其思虑再三,他觉得光靠镇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统治阶级应该融入中华文化中,所以他秉承“以武开基、右文致治”的治国理念。

为此,他下令征集全国所有的书籍,编纂成集,既可将那些有利于统治的言论和书籍广加传播,又把那些不利的书籍排除在舆论之外,达到“寓禁于征”之目的,一方面借以巩固清朝统治长盛不衰,另一方面则是达到文治武功的光辉成就。

据后人对《四库全书》纂修的研究发现,在编纂《四库全书》中,“全毁的书籍约为《四库全书》的四分之三,抽毁的数目约为总数的八分之一”,这数量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所以,乾隆皇帝组织的此次编纂活动,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也是一次文化领域的灾难。

你只知道《四库全书》,未必知道这些幕后故事

三、纪晓岚----丑萌总编

提到《四库全书》就不得不提到纪晓岚。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今河北献县人。

他的形象随着近几年清代戏的热播而家喻户晓。特别是著名演员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嘴叼大烟袋心生歪计策捉弄奸臣和珅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却与张国立的形象大相径庭,而是“貌寝短视”,且有点儿口吃,说白了就是近视眼结巴舌丑死人的油腻大叔。

但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为你敞开一扇窗。纪晓岚虽然“貌寝短视”,但却是绝顶聪明的,他四岁的时候就因为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

24岁那年在顺天乡试中夺魁,31岁中了进士,一步一步高升成为乾隆年间的文学重臣之一,并被乾隆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

相传盛夏的一天,丑萌总编纪晓岚打着赤膊汗流浃背伏案工作,乾隆驾临,衣衫不整的纪晓岚猝不及防,只得钻到桌案下边躲避,其实皇上已经看见了他。

乾隆示意众人默声继续工作。闷热难当的纪晓岚在桌子下呆了一会儿之后,听到外边没什么动静了,就低声问“老头子走了没有?”在场的乾隆哭笑不得,责令其解释清楚“老头子”是何意,否则就以污蔑君上的罪要了他的脑袋。

众人都为他们的丑萌总编捏了一把汗,却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是万岁,谓之‘老';尊为君王,举国之首,万民仰戴,当之为‘头';‘子'者,陛下乃‘天之骄子',天下只有皇帝配此称呼!”

乾隆一听,龙心大悦,赦其无罪。虽为一传说,但是纪晓岚的才思敏捷机智过人可见一斑。就这样,丑萌总编纪晓岚带领近400人,历时10多年终于编修完成了庞大的《四库全书》,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可想而知。

你只知道《四库全书》,未必知道这些幕后故事

四、鲁迅----力保全书

《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之后,乾隆皇帝命人共抄写了七部,分别放在北京故宫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

然而,随着战火纷飞年代的到来,这七部《四库全书》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未能避免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化为灰烬;扬州文汇阁的《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毁灭无迹;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散落民间,后经整理才基本恢复原貌,现藏于浙江图书馆;北京故宫文渊阁的《四库全书》被运至台湾,现藏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文溯阁的《四库全书》,险些被卖到日本,现藏于甘肃图书馆;承德避暑山庄的《四库全书》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它是现存全书中唯一一部原架、原函、原书保存完整的一套。

而保存这套完璧全书,可谓是困难曲折。1909年,清政府决定将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交由京师图书馆(即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交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四库全书》再也无人过问。1913年热河都统将文津阁的《四库全书》运抵北京,教育部去接书时却被内务部拦截,将全书运往故宫文华殿古物陈列所。

按理《四库全书》为中国古今图书籍之总汇,应收藏于京师图书馆最为妥帖,特别是在那样战乱的年代,放在由军阀看管的古物陈列所,危险系数实在太高了。

当时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工作的鲁迅先生得知后,焦急万分,寝食难安。在他的四处奔走极力争取下,才使这套书收藏在了京师图书馆。现在,文津阁《四库全书》共128架、6144函、36304册,能够完整地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中,鲁迅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

书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载体,文明因书籍的编纂流传而传承和发扬,《四库全书》这部典籍巨著,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文明影响深远。

当我们赞叹它的博大、欣赏它的丰富、诵读它的记述之时,更应该对那些编纂它、保护它的人满怀敬意和感谢......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标签: 清朝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