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天地]香山松蓊郁

纵横百科 96 0

  香山松蓊郁

  韩国强

  这就是我向往的香山。这里没有庐山的秀丽,也没有泰山的瑰伟、黄山的奇诡、武夷的秀逸,然而我对它心仪已久,那是因为它埋葬着我国文坛一个伟大的诗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

  白居易晚年钟情于香山。这里灵秀的琵琶山,澄澈的伊水河,清静的香山寺,极富诱惑力。他晚年被罢去太子少傅,把满腹的悲愤寄情于山林,于是,携全家安居山上,决心终老于此,并索性自号“香山居士”。

  那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沿着河岸的石径来到香山脚下。“白园”二字直扑眼帘,心里蓦然兴奋起来。走进园内,亭堂错落,翠竹摇曳。乐天堂傍山而建,气象肃穆。堂内一尊塑像,目光凝视,拧眉捻须,再现白居易忧国忧民的形象。

  白居易的墓冢安放在峰巅,背负青山,下临伊水,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格外庄严肃穆。墓侧全用石砖铺砌,迎春花覆盖其上。墓碑高立,上书“唐少傅白公墓”六个大字。据《重修白居易墓园记》载:“乐天文行于世,比若造化之功,盖后之学者若群鸟之宗凤凰,百川之汇沧海,洛阳士庶及四方游士,过其墓必以卮酒。”后人对他的顶礼膜拜可见一斑。此后,相继有乐天堂、白公祠等纪念性的建筑物出现。我来到白居易墓园,此刻,苍松挺拔,浓阴蔽日。秋风卷起松涛,呼呼作响,仿佛诗人放声吟唱。我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想起了白居易愤激、苦闷、矛盾的一生。

  白居易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起来的。他进入仕途后,看到官场的龌龊卑鄙,担心国家的命运会败在宦官的手中,便和元稹等人商讨澄清政治的对策,并与贪官污吏进行斗争。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主义的诗篇,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买花》、《观刈麦》等。他的《长恨歌》写出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展示诗人浪漫主义非凡的描写技巧。元和十年(815),他为宰相武元衡之死抱不平,上疏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谪居卧病浔阳城”。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而中国文学是有幸的。白居易在悲愤交加的九江写下了震撼中国文坛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同情,同时抒发自己内心的牢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声强烈的感叹,曾撼动过多少人的心灵。记得我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读着白居易的《琵琶行》,不知何故,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长大后,再读《琵琶行》,却是被它惟妙惟肖的音乐描摹所折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多么美妙的声乐。闭目遐想,仿佛听到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琵琶声,“如听仙乐耳暂明”。算我妄言,也许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对音乐的描写能超越白居易。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脱离现实生活和斗争的倾向。他运用诗歌作载体反映民生疾苦,刻画了“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的农妇人、“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头鬓眉须皆似雪”的折臂翁、“一生遂向空房宿”的向阳人等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鞭笞统治者,揭露他们“芙蓉帐暖度春宵”,“缓歌慢舞凝丝竹”的糜烂生活,和“手把文书口称勒”的“黄衣使者”的丑恶嘴脸。他一生写下三千多首诗,创唐代个人写诗之最。他的讽谕诗《新乐府》和《秦中吟》在神州大地发出发聋振聩的响声。

  老白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白居易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是因为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官吏,光在广庭大众作秀。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总是为老百姓做点好事。有乐天堂中的楹联为证:“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圆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 这副楹联高度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光辉一生。时至今日,我来到洛阳龙门,还听到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白居易捐资修建香山寺和筹款疏通八节滩的动人故事。在下山的路上,我听到有人深情地低吟白居易的《开龙门八节石滩》诗: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复,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白居易已离开尘世一千多年,现实验证了他“我身虽殁心长在”的预言。我抚摸墓碑,思绪泉涌,放眼环顾:香山苍松蓊郁,涛声悦耳……

标签: 香山居士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