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秦汉帝国

纵横百科 189 0

中国文明的历史:秦汉帝国

【编辑推荐】

以法律、谋略、武力为核心的秦王朝在仅仅十余年后就灭亡了,在此期间奠定了后世中国领土和制度的基础。继承秦的汉王朝,维持了前后约四个世纪的安定统治。本书为读者讲述了短命的秦王朝至稳定的汉王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其内容丰富详实、生动有趣,论证严谨客观,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精髓。本书在日本多次再版,畅销不衰,可谓是一本相当精彩的中国秦汉史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记》和《汉书》等史料为基础,结合大量考古发掘和实证研究,对秦汉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叙述和简明扼要的评论。作者不仅介绍了秦汉时期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而且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启发读者对这段历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及详细考证,本书可谓是历久弥新,是普及秦汉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日比野丈夫(1914—2007),日本东洋历史学家、京都大学教授。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历史学科东洋史专业,后进入东方文化研究所。1939 年,作为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特别研究员赴中国留学。参与“ 居庸关”项目的共同研究,获得日本学士院奖。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等。译者简介吴少华,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文学院教授、“遗产教育与解说多语种研究创新团队”成员,主持项目受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资助(16XWA03、17XWZD01)。

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文学翻译。

已出版2 部学术专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 余篇。

【部分内容赏析】

伟大的传统

秦和汉

秦朝是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的中国个庞大帝国,然而它仅维持了短短十五年,取而代之的是汉王朝一统天下。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的统治,尽管其间也出现过短暂的中断。秦、汉两大王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在位)和汉高祖(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以及创造了汉王朝繁荣昌盛时期的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及功绩稍逊一筹的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等人,都是历代君王中广受后世敬仰的代表性人物。秦始皇所描绘的建立统一帝国的大业,终在汉武帝时期得以完成。无论在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的根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代构筑而成的。

说到中国的疆域,其大致轮廓也基本上是在秦王朝的时候形成的。尽管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秦王朝的出现仍然给周边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秦朝灭亡之后,他们仍然习惯称中国为“秦”。这种称呼由西北各民族经中亚传至西方,并且传入印度。所以,今天无论英语中所说的“China”,还是法语的“Chine”,其实都来源于此。可以说,“秦”作为中国统一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支那”一词也是“秦”这一国名通过印度佛经传入日本的。)

然而,在中国的代名词这个问题上,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更为普遍地认为“汉”才是中国的代表。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汉王朝的统治时间超过秦王朝二十多倍,还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汉王朝创造了辉煌的时代,为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汉字、汉文、汉学到汉土、汉民族等,此类词语不胜枚举,意义可见一斑。而且,当今中国人称自己为汉族,以自己是汉文化的继承人为豪。对于热爱历史的中国人来说,汉王朝的确充满了超强的魅力,是他们心灵的乌托邦。

但是,“汉”这个字里所蕴含的并不只是辉煌光荣的历史。人们也常常会说到恶汉、暴汉、无赖汉,甚至痴汉这些词语。这些表示令人生厌之人的说法中也时常出现“汉”这个字,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汉王朝灭亡一百多年后,大约公元四世纪,北方的游牧民族侵占了中国。自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的近三个世纪里,他们视中原人为手下败将,轻蔑地称其为“汉子”(意即“汉 人”,我们很难体会其意,但据说在当时是相当蔑视人的一种说法)。“汉”被当作令人生厌之人的代名词,其用法即源于这段历史。所以说,这个汉字从另一个侧面也隐含着汉人的一段苦难历史。

秦汉王朝与日本

东汉时期的人们了解到在丝绸之路的西端有一个叫大秦的国家,据传,那里拥有与中国相媲美的完整的国家制度,而且那里的人们容貌与中国人十分相似。这个国家在西方历史中被称为东罗马帝国,中国称其为大秦,充分显示了亲近的感觉。

在朝鲜半岛南端的辰韩,也流传着有关秦人的传说。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曾有秦人因不堪苦役而逃亡至辰韩,并在此扎根生活,于是把这里也称为“秦韩”。辰韩即是后来的新罗,我们不能依此简单地认为这里早在秦王朝时期就和中国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过,四五世纪,从新罗来日本归化的朝鲜人中,很多人自称是秦移民的子孙。从朝鲜来日本的移民中,与秦人实力相当的还有汉人,前者被称为“hatahito”,后者被称为“ayahito”。他们的出生地大多不是中国,而是朝鲜的南部。至于其称谓的由来,自古就有很多传说,但其实“hata”是新罗语中大海一词的发音,据说这个词是用来表示来自大海彼岸的人们;而“aya”据说是源于伽罗(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小国的总称,相当于日本史中所说的“任那”)诸国中有实力的安罗国的国名。不管怎样,在日本,借用中国的代表性王朝的名称来称呼这些外来人口为“秦汉人”,这一点颇为有趣。对于这些外来人口来说,这一称谓应该很不错。

秦人和汉人因为掌握新技术而受到重用,逐步巩固了势力。他们的纺织技术尤为突出,织机(hata)、绫罗(aya)等表示纺织技术或纺织品名称的词语均取自对他们的称谓,便足以证明这一点。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中国的特产丝绸称为“sericum”,由此也把中国称为“Serica”。(把中国人称为“Seres”,据说是由汉语丝绸的“丝”的发音而来,英语的“silk”一词也源于此。)而与此相反,日本人则以朝鲜语为媒介把“秦”这个国名读作“hata”,并且把丝绸的织机也叫作“hata”。

于是,秦氏后代和汉氏后代分别把秦始皇和汉朝的各个皇帝视为自己的祖先,认祖归宗,其中,认东汉灵帝为祖的尤为多见。一时间崇拜中国文化之风高涨,秦氏、汉氏以外的其他氏族也纷纷效仿。据说我祖父家的宗谱里,列在代的就是汉高祖刘邦。抛开这样虚构的话题不谈,秦汉王朝的建立对日本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随着疆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以惊人之势影响到周边的各个民族,并通过朝鲜传入日本。日本由此觉醒,并主动经由朝鲜直接与中国交流,这时候正好是公元前后。秦汉帝国为日本提供了首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第二章 秦始皇

质子

战国时期,日本也曾经盛行互换人质。德川家康六岁的时候,作为人质在前往今川义元领地的途中,被敌方俘获并被送往织田家,到十三岁时,他又被今川义元抢回,其间饱尝酸苦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秦始皇(这是他死后人们对他的称呼,但由于它便于理解,所以本书从一开始就采用此称呼)的父亲庄襄王(公元前250—前247年在位)幼年时期曾作为人质前往赵国,居住在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时常哀叹命不如人。当时,弱国为了得到强国的支持,一般要将王子或者重臣作为人质送往强国,这一点自不必说,就连势均力敌的两个国家为了保障安全,也会相互交换人质。即便是强国,为了获得弱国的信任,送人质去往弱国的情况也不少见。当时秦国和赵国的情况,大概要算实力相当。

庄襄王原名为异人。由于其祖父秦昭王(公元前307—前251年在位)仍然健在,所以其父安国君当时还是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子女,而且异人的母亲并非正室,所以异人就被选为质子。一方面,从秦国送来的月供并不充足,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屡次违约侵犯赵国领土,所以,异人在赵国时常遭到冷遇。

然而,一位富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对这位身处逆境的王子给予了诸多照顾。此人名为吕不韦,是韩国阳翟人。(阳翟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已更为禹州市—编者〕,韩国都城,当时作为交通要塞,商业繁盛,是一座相当繁华的城市。)他在各国的大城市都有生意,倒运大量物资积累了无数财产,邯郸也有他的宅邸。他甚至对秦国的内幕也了如指掌,当他偶然遇到这位秦国王子时,便心中窃喜:“此奇货可居。”也就是说,他认为要趁现在的机会对此人投资,若是此人将来登上王位,那他就能获得无限的利益。

此时的秦昭王年事已高,而太子安国君的正室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吕不韦鼓励王子说:“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

异人究竟是否真心相信此话不得而知,但吕不韦已经耗费重金,准备好了稀世珍宝朝西方的秦国出发了。

到达秦国后,他通过自己的门路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并经其引见接近华阳夫人。呈上礼物后,他自然少不了费尽口舌夸赞王子的贤明。不久,吕不韦的费心运作开始奏效,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双双同意,决定将在赵国做质子的王子收为嫡子,并且拜托吕不韦好好照顾王子。据说,王子将名字由异人改为子楚,就是听取了华阳夫人的意见,因为华阳夫人出身楚国。

始皇出世

从此,子楚王子的周围便开始环绕着之前无法想象的光明和希望。有了吕不韦在经济上的资助,子楚总算过上了王子应有的生活,在诸侯之间也开始声名鹊起。他时常前往吕不韦家中赴宴,席间对吕不韦的情人—一位绝色舞女一见倾心,并强烈恳求吕不韦将此女赠送给他。听闻此言,吕不韦立刻怒火中烧,但他不愧是商人,他意识到若是现在为此事生气,那么自己之前的辛苦投资就等于白费,于是他决定将那个舞女献给子楚。非但为此,他这么做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图。事实上,那个舞女当时已经怀有吕不韦的孩子,而他隐瞒了这个消息。一年后,一个男孩出生了。因为孩子出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故取名为“政”。(也称“正”。虽然通常称其为“政”,但因为出生在正月,所以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才是正确的。)此孩子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如此说来,其父不就是吕不韦吗?可是子楚王子对此却一无所知,他迫不及待地将那个舞女扶为正室。

虽然这个故事十分离奇,但是,在距离当时近的汉代,人们似乎坚信事实就是如此。《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几乎毫不怀疑地将此事写得清清楚楚。从政出生的两三年前开始,秦国对赵国的攻势逐渐加大。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将军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军,活埋了四十多万俘虏,给赵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长平位于山西晋城北。赵国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导致终失败,这是战国时期规模的战争之一。)秦国乘势而上,一举逼向赵国都城邯郸,到了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将军王龁对邯郸展开围攻之势。一旦出现糟糕的情况,那么在城内作人质的子楚王子必将遭遇杀身之祸。这使得吕不韦惊慌不已,他急忙花费重金收买了看管王子的人,并趁着夜色偷偷将子楚送出城外。

于是,子楚在秦军的护卫下被送往后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他刚满三岁、天真可爱的儿子政,以及他的夫人则依然留在赵国。六年后,秦昭王结束了长达五十六年的统治,与世长辞。之后自然由太子安国君继位,也就是孝文王,而子楚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太子。听闻此事后,赵国派人从老百姓家里找到了隐姓埋名多年的子楚之妻和九岁的儿子政,并专程将他们护送回了秦国。

然而,第二年(公元前250年),孝文王在举行正式即位礼后的第三天却突然去世,死因不明。子楚便在一片混乱中继位,时年三十二岁,即庄襄王。庄襄王立刻尊养母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自然也立自己的夫人为后,立当时十岁的儿子政为太子。为了报答吕不韦的恩情,庄襄王任命他为宰相,相当于日本的总理大臣,并且封他为文信侯,将洛阳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赏赐与他。吕不韦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得以圆满实现,他成为秦国拥有强实力的人。

吕不韦

对于吕不韦而言,很难说此乃幸抑或不幸。庄襄王在登基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47年)去世,太子政继位,这便是秦始皇。当时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朝廷政务自然交由吕不韦和太后处理,吕不韦因代行父亲之职而被称为“仲父”。太后很自然地再次成为吕不韦的情人。而秦王政是他们的亲生儿子这个秘密,除了他们自己便无人知晓。

吕不韦接手主持政局的时候,秦国的势力已经超过了东边的六个国家。庄襄王在位时,从讨伐东周歼灭天子起,秦国相继从韩、魏、赵三国夺取了广阔的领土。庄襄王临死前,魏国信陵君再也无法忍气吞声下去,他求助于燕、赵、韩、楚四国,组成五国联军,将秦军逼出了函谷关(当时的关口位于今河南灵宝西南,是进入陕西的要道,据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时期才移至现在的新安东北)。但是,秦国丝毫没有放弃入侵东方诸国的企图,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秦国领土的东部边界终于与齐国接壤。秦国将这部分新的疆域命名为“东郡”(今河南省东北部,其中心为濮阳,本是卫国的领土)。这可谓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它使得秦国东部诸国不再可能联合抗秦。次年,赵、韩、魏、燕、楚五国再次组成联军向秦国进发,却轻易败北,联盟抗秦运动就此宣告结束。然而,对吕不韦来说,源于秦国传统法家思想的各项政策让他完全无法认同。自一百年前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打破贵族制度,致力于建立一个百姓与君主直接相关联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国将土地从贵族占有中解放出来,承认自由买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贵族世袭的阶级制度,根据战功授予官爵等等,推行的完全是一种实力至上的政策。以此为基础,秦国将地方改为中央直属的行政组织“县”,由国家派遣官吏实行统治。另外,秦国还极力排斥商人的商业扩张,禁止商人从农民手中获取中间利益。法家政策中强烈主张“抑商”,其原因就在于此。

作为一个大商人,吕不韦势必想要修改这项政策。他早先之所以斥巨资资助庄襄王,就是为了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据说,当时他的生意遍布全国,拥有家僮数万人。这些奴仆有的在吕不韦的手工作坊中从事手工业,有的奔走于全国各地到处经商。吕不韦是个生意人,自然想保全自身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他也想维持宰相应有的体面,于是,他堂而皇之地展开了政策理论斗争。

一直以来,吕不韦非常羡慕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齐国的孟尝君,因为他们能够拥有众多食客,闻名于诸国,广受爱戴。因此,吕不韦也广招天下俊才,不问专业、学派,任人唯贤,号称拥有三千食客。他命令门客辩论各派学说,并将其著书立说,整理成了一部思想巨著。书中巧妙地融合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等学说,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当时在秦国,儒家思想尚不为人所知。

就这样,吕不韦系统地汇集了法家以外各种代表思想的精髓,欲与法家相抗衡。此书名为《吕氏春秋》,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问世,至今完整地留存了下来。所谓“吕氏春秋”,是指此乃吕氏学说之大成的意思。孔子的著作《春秋》作为道德规范、政策原理,在儒家学派中备受推崇。而吕不韦同样取这个名字,足见其野心之大。《吕氏春秋》问世之初,吕不韦命人将此书置于秦都咸阳城中热闹的集市门口,悬赏千金以求批评。告示上写着“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然而,据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的文字加以改动。(比喻文辞精妙之意的“一字千金”就出自此故事。《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是了解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极其珍贵的著作。)于是,《吕氏春秋》得到了百姓的公认,基本上等同于成文法律了。吕不韦将此书作为指导秦国政治的政策原理,并打算进一步将其推崇为统一天下的指导性理论。

标签: 中国历史地理论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