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几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纵横百科 114 0

  我给你写两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崇祯皇帝

最早接触崇祯是在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在小说中因为历史的原因,对李自成相当美化,但我从来就不喜欢此人,相反对书中的反面人物崇祯皇帝很感兴趣,在小说的一、二卷中对崇祯刻意丑化,三、四、五卷因为历史的原因,文风开放,崇祯才还原了他的本来面目。

  后来我买了几本《李自成》的书,也原为对该人物的喜爱。那时我才刚上初中。

  在历史上崇祯是一个性格相当复杂的皇帝,有人说他刻薄,但他杀的大臣都有充分的理由。他很重视亲情,对母亲的画像流泪,对他哥哥的木匠活叹息,说:此乃精神所系也,然后吩咐手下将它们收好,他的叔叔福王被李自成所杀:“福王遇害,帝闻报大恸,袍袖尽湿。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崇祯的另一面,他为人刻薄,然而“厚道”之处又过于别的帝王。论私,他与他的这个叔父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论公,福王拥厚资而不能养士,事急时又不能散财募兵为国家分忧,转以巨资资敌,像这样的亲藩,死有余辜。而崇祯居然“袍袖尽湿”,居然“辍朝”,并且发内帑银而以皇后、妃嫔、太子的名义,致赠“福藩世子”作慰问金。

  崇祯16年9月,当崇祯审问凤阳巡抚马士英抓住的李自成派往各地的官员8名时,一问下,大多是荆州人,他大为不解:“荆州人何善作贼?”这些人答:“去年12月荆州破,人皆贼矣!”崇祯忙惊问他的亲叔叔 :“惠王何在?”答:“先走,不知所之。”崇祯一听,失声痛哭,推倒玉几回内宫。

  有人说崇祯猜疑,但从对祖大寿投降的处理上,又看不到猜疑的影子,崇祯4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被皇太极包围,为了保命他杀死副将何可纲投降。但他的妻子还在锦州,于是他对皇太极许诺,回锦州后里应外合献锦州城,皇一想祖的儿子侄子都可以做人质,就放祖回去了,谁知祖一去不回,也许是回去没生命危险了后良心发现。

  但从祖大寿营中还跑回去了不少士兵,他们向当时的辽东巡抚邱嘉禾汇报了祖降清的经过,邱因此密奏崇祯皇帝,但崇祯怕祖氏家族真的投降,除了对祖加强监视外,继续用他, 直到崇祯15年 ,祖大寿在锦州被包围1年多后弹尽粮绝被迫向皇太极投降。

  史料上记载崇祯刚愎自用,但从“南迁”与对清“议和”这两件非常重要的决策上看,崇祯被迫向文官集团妥协,以后的事实证明崇祯的想法是正确的。

  他的刚愎自用到哪里去了?

  近年来对崇祯的描述多妖魔化,希望有人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皇帝,我对明末这段历史最感兴趣,崇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皇帝。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我们就学完了第三单元的课文,这里面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蔺相如。

  战国时期,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大夫,有一次,他奉命送和氏璧去秦国,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到了秦国发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于是派人把和氏璧偷偷的送回赵国,看见了秦王,他便大大方方的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如果你有诚意就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也会把和氏璧送来,不然你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守信用的。

  又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于是鼓了一段。蔺相如看秦王如此侮辱赵王心里很气愤,蔺相如便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一再要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和您拼了。

  还有一次,赵国在将军廉颇见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心里不服气,就想方设法的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而蔺相如知道以后就请假不上朝,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和廉颇不和,秦国就一定会趁机来攻。

  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蔺相如,一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