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与人物

纵横百科 61 0

  【历史事件与人物】

  窃见以为历史一直是站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角度,并且普世之格式化思维,对历史事件与人物更加以‘脸谱标签化’,让外行人望洋兴叹或雾里看花。对过去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翻案与反思,随着网络发达获取资料的便利,而成为时髦。但现代史的翻案与反思却是逆鳞违忌的。

  最让我困惑的是有些看似懂历史的网民,一窝蜂潮流般铺天盖地冠以翻案名堂,或漂白或涂黑,比如最近看到有介绍说王阳明有个孙子叫王承恩,就断定他就是那位明末崇祯年间的太监王承恩,对王阳明百般嘲弄之能事,实际上他们不是同一人。我闲来上网考据说了几句,几天之内就迎来超过八百多点击率,看来读者希望看到历史真相或严正评说文章的渴望还是有的。

  (一)王阳明的孙子王承恩,和明末崇祯年间的太监王承恩,是同一个人吗?

  最近很多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或许是看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江山风雨情】,其中涉及明末深得崇祯信任的宦官(官拜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1644年)的故事情节。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他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有记载:“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这位出生于河北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的王承恩,与原籍浙江绍兴-余姚,年龄相差一百多岁的明朝大儒-王阳明(1472`1529)(又名王守仁),根据笔者搜索资料推论,两者之间应该没有亲属关联。 至于引起大家的困扰和误读,是因为网络资料提到王阳明有个孙子也名叫王承恩。前者乃太监没有后人,而后者仍有子裔,而且相关人物的时间点也衔接不上。

历史事件与人物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乃当时红人望族,明史对其宗族门庭有详细的记载。王阳明到了44岁还没孩子,过继了堂弟王守信的八岁儿子王正宪(生于1507年)。直到后来娶妾,于54岁时(1526年)才生了自己的儿子王正聪(又名王正亿)。 王正聪活了51岁(1577年),长子王承勋(有后代王先进,王先达,王先道),次子王承学。庶子王承恩(有后人王先通)。朝廷封册“新建伯“的爵位给长子王承勋承袭,官拜总督掌管漕运长达二十年。 接下来玄孙字辈之间有爵位之争达数十年不决(明史有记载),后由王承恩的儿子王先通获胜,长孙王业泰再继其位,后来降清,死于1644年(明朝末代弘光元年,也即清顺治元年)。

  (二)袁崇焕的故事:

  我在拙作【读史记趣: 急流勇退或兔死狗烹的进退之间】一文第五段,提到历史何其相似,我们看到两个类似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1)宋灭于元之时: 为昏君而亡之南宋抗金的岳飞十二道金牌召回冤死风波亭。 亡命殉国之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身正气誓死不降元朝的文天祥。

  (2) 明灭于清之时: 为昏君而亡之明末袁崇焕被咬惨死。 亡命殉国之史可法血染扬州十日。

  袁崇焕,生于明朝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当时的时局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清兵势如破竹先后大败十万明军,而朝中由魏忠贤当权,残杀异己,政治非常黑暗。袁崇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奔赴边疆的。袁崇焕到位后,立刻加固城墙,整饬军纪。袁崇焕以宁远守兵约一万,大败清兵十三万,打破了清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这样一个忠臣将领却遭到魏忠贤的弹劾,袁崇焕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死后,袁崇焕被召回,这时,在位的皇帝是朱由检,年号崇祯。崇祯是个疑心极重,刚愎自用的人。对朝中的大多数大臣都很不信任。崇祯二年十月,清兵大举从西路入犯,直逼北京,兵十余万,袁崇焕得到消息后,立刻兵分两路来援,一路上,每战每捷,真到北京城下,明清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了八个小时,最终获得胜利。清军退出北京后,崇祯立刻以袁崇焕得胜后,不乘胜追击清军而捕他。(当时袁崇焕的兵力九千,清兵十余万,若战,明军必败。)将他定刑为“夷三族”,即是要将袁全家,母亲全家,妻子全家都满门抄斩,后来改为凌迟。“凌迟”就是“千刀万剐”,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因听信清军就是袁崇焕引来的,都骂袁是汉奸,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就扑上去咬他的肉了,一代抗清名将就这样被咬死了。那年是公元1630年,年46岁。他最后的遗言是:“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去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历史事件与人物

  (三)李陵事件

  李陵(前134年—前74年),西汉将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汉朝夷其三族。史官司马迁撰写史记为其说情,被判宫刑。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后人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

  最近笔者写【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阅读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并说如果只看烽隧遗存的居延风景线,似乎抹杀了它历史的精彩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今天的居延海,湛蓝湖水,芦苇摇曳,翩翩海鸥、白色舟影,有别于狂野沙漠、金色胡杨、血红黑城、怪树林立的另类风景。尤其深秋时节,这里的胡杨林被秋霜染成金黄色,河床之间的烽隧遗存显见。望着经历两千多年的古迹,很容易让人想起了汉匈之间的一场特殊的战役和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那就是二千多年前西汉王朝的骑都尉李陵(名将李广之孙)率领一支五千步兵军团从这里出发,而上演了一场千古悲剧。李陵的部队遇到敌骑十万,陷入重围,虽奋起突击,连战八天,终因粮尽矢绝,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后人对李陵留驻草原,多数认为并非降敌而是迫不得己的,他身处异域始终不忘故国,怀念故土。晚唐诗人胡曾就有诗云:“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塞北章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在许多后人的内心深处之道德文化的天平上,情不自觉地向人性倾斜,在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中,就连传统的价值观似乎也错位了,对李陵身世的叹息,隐喻着对汉武帝们的控诉。在这绵延不绝的悲惋叹息声中,无形中丰富发展乃至放大了李陵的悲剧形象。尤其相比较两汉大臣苏武(前140年—前6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押,正气凛然,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19年的牧羊生活,苏武吞毡啮雪、历尽艰辛。后来,汉皇见到大雁带回苏武的血书,派兵击败匈奴,苏武得以荣归。

历史事件与人物

  我也读到一些有关李陵翻案的历史研究,竟然延伸到其留在草原荒漠的后人,带有匈奴鲜卑血统,和建立唐朝政权的李渊李世民有血缘关系,这就有点颠覆常人对历史的认知了。

  研读文史是寂寞的,难得遇到同道及名师,谨作交流与分享,虽然有点班门弄斧,还请多包涵。

  整理于2016年5月5日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